合作社背后的利益动机到底在哪?
合作社
农合网    马云华
2016-09-28 09:14:25
[ 导读 ] 大家争相开办合作社,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到底在哪?这些动力是否具有持久性?合作社怎样才能成为具有运营活力和独立市场竞争体的经济组织?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已经突破150万家,如火如荼的形势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美国在2006年时合作社数量达到2675个,社员数量260万。在国土面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国接近一百万家的合作社到底能发挥出多大的规模效应,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到底有多大的竞争力,这一切都还是一个问号。大家争相开办合作社,其背后的利益动机到底在哪?这些动力是否具有持久性?合作社怎样才能成为具有运营活力和独立市场竞争体的经济组织?我们来聊一聊这一个话题。

我国合作社法规定,五个农民就可以发起成立一个合作社,从注册登记方面,合作社的门槛非常低,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立法时考虑到了鼓励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目的,但是七年的时间,当初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策的东风下,五个人组成的微小合作社遍布神州大地,既令人欣慰,又使人担忧,这样的合作社实在不能担负起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从发起人的类型来看,政府主导型、村集体发起型、公司发起型、大户发起型、能人带动发起型等等,类别众多,形式多样。不同的发起背景决定了合作社运行的组织特性也不同,政府和村集体发起成立的,一般动员能力强,在很多时间就能发展大量社员,但是经营能力较弱,合作社的产业盈利水平一般。公司发起的合作社,一般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地位基本属于生产车间的性质,为公司组织生产农产品和原材料,这类合作社一般技术和销售渠道都不成问题,社员的收入也有所提高,但发展潜力受到限制,基于压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公司不会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产品收购价格,合作社持续提高收入的能力有限。大户和能人带动型合作社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合作社类型,这类合作社依托发起人的产业、资金和社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一般具有很强的自生能力,但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缺乏资金,缺乏宣传动员能力,缺少好项目等等。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公司发起和能人带动型的合作社,是合作社发展的主流。政府和村集体由于自身的行政色彩,缺乏市场主体的基本素质,不适合担当经济主体的角色。公司发起的合作社一般容易沦为公司产业链的附庸,使合作经济组织失去决策和发展的独立性,长期来看必然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各种因素比较下来,能人发起的合作社往往更具有发展潜力,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却具备基本的市场主体要素,比如企业家精神、市场经营意识、扩大社员规模的动力等。

从能人带动的动机来看,一般都会有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关系。农资经销商是一种典型的案例。在合作社发展的大潮中,农资市场面临着重新洗牌,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将会成为普遍情况,传统的农资经销商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农资经销商纷纷转型成立合作社,希望通过组织变革保住自己的饭碗,甚至可以实现惊天大逆转。这种思维指导下,理事长立场没有发生根本扭转,不是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人,而主要考虑自己农资的经销生意。合作社成为一个主营农资生意的“小卖部”,社员加入合作社虽然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但业务种类的单一使合作社缺乏吸引和留住社员的能力。

能人带动型的合作社,如果真正要拴住社员,就不能老是“三句不离本行”,做合作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他的目标是带动农民真正赚钱致富,如果你的合作社提供的价值离着这个目标还很远,那么不好意思,农民不会总是跟着你,有机会的话,他会加入更有希望帮助他们的合作社。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