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耗高达30%,零售生鲜供应链减损提效如何破
生鲜
   伊妮
2017-06-28 18:12:14
[ 导读 ] 目前,国内连锁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着上游生鲜物流配送效率低、损耗高的现状,但只有少数优秀的零售企业系统地建设、引进了现代化、标准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记得一家生鲜自营、直采规模与水平在国内领先的上市零售企业的物流中心负责人说过,由于载具不统一,蔬果等生鲜商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损耗大概在20%-30%之间,每倒一次筐的损耗率在4%-5%之间,而运用标准生鲜周转筐的损耗率可以控制在3%-4%左右。


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国内单元化物流载具循环共用的领军企业招商路凯在京发布的《中国零售业生鲜周转筐应用调查报告》也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在物流配送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7%-5%。

可以说,国内连锁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着上游生鲜物流配送效率低、损耗高的现状,但只有少数优秀的零售企业系统地建设、引进了现代化、标准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原因在哪里?对此,上述报告也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探索着相应的解决方案。


痛在哪里


近几年来,随着生鲜直采、自营在经营战略中不断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通过向上游供应链的延伸来把控品质、降低成本、提升商品竞争力。在加强供应链建设中,一些直接关系到商品品质保证与损耗的因素就凸显出来。


目前在国内,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还是以纸箱、泡沫箱等一次性包装为主,如此导致的果蔬等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率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中国纸制品包装箱成本占农产品总成本的15%-20%。在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果蔬标准化周转筐的使用占比达到40%以上,而使用标准周转筐包装果蔬,每筐的使用费只占到农产品成本的5%,相比纸箱优势显著,呈逐年递增趋势。


根据2010年相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周转筐保有量15亿~20亿个(租赁比例在75%左右),相当于人均占有7个左右;日本的周转筐保有量约为10亿个,相当于人均4个左右;中国的周转筐保有量约为2亿个,相当于人均0.2个。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彭建真介绍,与一次性包装相比,生鲜周转筐的优点明显,比如对生鲜产品更好保护,专门为冷链环境设计,有助于延长货架期,提高供应商的包装效率,零售DC作业效率以及门店补货效率,节省一次性包装成本,1000公里远距离范围内对比纸箱可以节省2-3元。


“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生鲜供应链在包装作业模式、物流模式与流通渠道处在多么原始的阶段,人民消费的生鲜产品的品质新鲜程度与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是多么的不匹配。”在对比了国内外生鲜供应链发展现状和生鲜产品品质差异后,可循环集装单元载具运作(RPH)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招商路凯(大中华区)总经理戴正楠感叹道。


不过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电商、专业生鲜零售品牌开始入侵生鲜领域,生鲜部门在传统零售商中的地位正越来越从吸引人气的从属地位升级为核心业态,生鲜业者开始愿意在生鲜供应链的优化中投入更多资源。


如何减损提效


报告显示,国内果蔬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损耗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次性包装的大量使用。参考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以标准化生鲜周转筐作为果蔬产品的储运单元,可有效解决果蔬产品流通中的诸多问题。


“生鲜周转筐之所以越来越受到连锁零售企业的关注,主要就是基于改善解决这方面的几个痛点。”戴正楠认为:


一是伴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高端蔬果、食品的品质更加关注,在生鲜流通渠道的现代化运营体系中,尤其随着冷链运输的快速普及,标准生鲜筐的严格选料、透气性等专业设计,特别适合果蔬的冷链运输。


二是标准生鲜周转筐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甚至避免了商品在运输周转过程中的“倒筐”、降低了损耗,更适用于冷链配送环境下对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的品质保证,从而实现从田间地头直至零售货架的一触式包装作业模式;


三是在零售门店租金、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环境下,零售企业更注重门店员工的效率提升,标准生鲜周转筐的应用可以尽可能做到简化门店员工的工作环节,节省门店后仓的操作空间,其运输与陈列一体化的设计能够使商品更便捷地陈列在卖场。


“标准化和一贯化将带来效率的提高,一个筐可能只需要几十块,但由此带来的成本节省每年可以达到几百块。无论是托盘还是生鲜筐的循环共用,都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以外更多地通过实现载具在供应链上下游标准化流转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与货损成本,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载具和包装物本身的价值。此外,标准生鲜筐在蔬果供应链中的共用流转模式进一步解决了包装物循环使用的问题,可折叠可清洗的生鲜周转筐大量取代纸箱本身就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戴正楠说道。


但是,与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成熟的周转筐循环共用体系及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我国的周转筐循环共用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企业多以自购周转筐为主,有些甚至是一次性的低品质胶筐,其用料来源不明,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而且采购的周转筐规格不统一,结构及材质不一致,使用及管理运营水平也良莠不齐。


如此模式,零售商就会出现在淡旺季生鲜周转筐利用效率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夏季或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生鲜周转筐的需求是平时的两倍甚至更多,但对于自购生鲜周转筐的零售商而言,一方面会按照最大用筐数量采购生鲜周转筐,以免高峰期无筐可用造成损失,但这必然加大了企业负担,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周转筐的推广使用。


另一方面,淡季时生鲜周转筐又会出现大量闲置,不仅利用率低,还增加了生鲜周转筐的管理成本及风险。


对于果蔬种植业者来说,这种淡旺季利用率低的影响就更为明显。果蔬产品的季节性明显、上市周期短,通常只有一到三个月的时间,而不同地域的果蔬上市周期不同,利用标准化生鲜周转筐对多品类果蔬进行跨地域循环共用,可以互相填补淡季空档,能够很好地改善生鲜周转筐淡旺季利用率问题。


所谓标准化生鲜周转筐循环共用模式,就是指在果蔬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各个主体(如:产地、批发商、运输商、零售商等)之间,使用规格统一的标准化生鲜周转筐,实现在产地-运输-仓储-配送-零售门店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生鲜周转筐循环共用。


“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变零售企业大量自购为循环共用模式。”彭建真认为,循环共用模式是成熟市场生鲜供应链单元化载具应用的主流模式。(来源:龙商网)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