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氏、牧原、双汇、新希望……这 13 家农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强!
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在国内生鲜市场中,农产品是主要商品之一,消费者对购买的农产品新鲜程度十分重视。在这其中,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变得至关重要。农产品运输要求高,冷链物流成为主要方式。但目前,国内农产品运输在物流市场中占比并不大,利用冷链物流体系进行配送的更是少。
未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超4万亿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已达3.03万亿元,到了2017年中国农产物物流总额增长至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8%。截止至2018年底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了3.9万亿元,增长3.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预测2019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达3.86万亿元,2020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突破4万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将达到了4.53万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08%。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将近4万亿元,而整体社会物流总额达252.8万亿元,占比近1.6%。市场空间还很大。未来农产品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扩,同时也将为冷链物流市场打开更多需求。预测2018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将突破4万亿元,达到43642.1亿元左右。
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1、农产品冷链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善。据调查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系统不完善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价值至少为100亿美元;冷链应用率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0.05立方米,占比7%,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国有冷库中近一半已使用30年以上;区域分布不平衡,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严重短缺,承担全国70%以上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
2、整体信息化水平低
在我国,农村物流企业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作业方式落后,如RFID、GPS、GPRS、GIS(地理信息技术)等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在农产品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设备简陋,缺少必要的产后预冷处理,损耗率较高;大多数冷链物流运输尚未配备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尚未大范围普及;冷链物流企业缺乏覆盖冷链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手段,缺少“断链”监管。
3、标准化程度低
我国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偏低,仍然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流,这种方式制约了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进程。与上下游产业对冷链物流的实际需求以及产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冷链物流各环节和市场主体的标准规范体系还不完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标准存在执行不到位等现象,部分领域的标准规范仍然空缺。农产品无标准化,难以形成规模流通,从而抑制了因运销模式创新带来的冷链物流需求。
4、现有的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小
农作物的初始产品价值非常低,其市场价值的很大部分产生在离开生产领域之后。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基本上是农产品的搬运工,农产品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经过批发市场还是零售市场,还是到达零售终端,走的路径几乎相同,在整个流通过程中除了极少数经过加工外,大都是原始包装和产品原貌,产品的二次加工和包装缺失,附加值较低。
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农产品冷链物流政策加码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商务部发布《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重点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近年来,我国冷链标准不断出台,产地冷库建设增多,冷藏库、保鲜库、气调库体量将有所增加。冷链物流体系也将逐步走向第三方服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条令逐渐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对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共审查修改了1,293项标准,发布了1,22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冷链新技术、新模式助推行业升级
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有:产后商品处理技术、屠宰加工环节实现低温控制技术、包装规模化技术、一体化冷链技术、温度监测技术、食品追溯技术、HACCP技术、3S技术、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技术、上下游企业冷链对接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食品追溯技术等。在供应链模式上的创新有“智能整合型”模式、“共同体”模式、“托管式”模式、“闭环形”模式、“即时即控”模式、供应链“并联型”模式等。京东通过自营物流体系建设,建设覆盖了300多个城市的冷链物流网络,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菜鸟通过平台整合冷链物流资源,提供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
3、健康理念增强,高品质农产品需求扩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进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持续演进。对食品质量和种类有更高的标准,有机食品、进口食品和精致饮食受到追捧。生鲜作为居民日常饮食必需品,消费零售总额十分庞大。2016年我国生鲜产品零售总量3.24亿吨,零售总额4.57万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9.30%,其中蔬菜类与水果类销量占比均超过3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23万亿元,按此计算生鲜零售总额在社零总额中的占比高达13.8%。
4、市场和资本共同推动行业格局渐变
一是部分零售企业和生产商自建冷链业务。如以生鲜电商起家的易果集团就成立冷链物流平台安鲜达。二是快递物流企业纷纷开辟冷链战场。申通快递去年设立申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冷藏、冷冻仓储和冷链当日配、次日配等供应链服务;顺丰控股近日宣布和美国冷链物流公司夏晖成立合资企业。三是第三方冷链企业迎来爆发期。由于全程冷链的需要,冷链供应链涉及大量的资源整合,复杂性较高,给专业的第三方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来源:环球工程信息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周报|先正达、巨星农牧、大北农、金龙鱼..
【智慧农业】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战..
【未来农业】美国科学院透露:未来农业的五大方..
未来已来!生鲜新零售已突破4千亿元..
乡村振兴23个领域(重点收藏)
博创联动创始人兼CEO陶伟:用科技把农业服务业武..
【大佬】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农业品牌建设..
硬刚!美国、德国、日本都在拼种业,中国绝不示..
【海外农业】日本农业:为什么走在世界农业的前..
下一站!农村电商+产业模式
「佳盛源」“11841”生产经营体系助力县域乡村振..
中国数字农业的发展概况
万字雄文!我国农产品加工战略研究:挑战与机遇..
中国智慧农业迎来大爆发(附政策及国外案例)..
2021年,“卖菜”还能成为热门生意吗,一位农业..
【乡村振兴】乡村品牌打造与运营:把资源变成商..
【政策解读】国土资源部发布养殖用地新规定,建..
重磅!“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收藏+转发)..
【数字农业】中国数字农业的发展概况(转发+收藏..
三农日报|我国严禁用宅基地建别墅和会馆;农药细..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农业..
首届建德大学生“农创日”:推动青年人才建功乡村..
【深度剖析】绿色农业是什么?
零售企业上半年没完成的KPI,下半年如何追回来?..
重磅雄文!“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亮相:把蓝图..
农业“新基建”意义重大,腾讯AI种番茄加速成果..
三农日报|我国生鲜农产品存量市场待尽;全球农业..
【深度分析】什么是生态农业?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案例】盒马鲜生:“O2O+LBS”的运营模式..
农业产业周报|正大食品、网易严选、好想你、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