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农信研究院院长于莹:农信互联公司不烧钱,挑战与机会都来自大数据
金融
   于晓
2017-08-08 09:04:09
[ 导读 ] 农业大数据又是我国农业的难点所在!未来农业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也必将依赖大数据,其中机会和挑战均来自对大数据的掌握与运用。 那么,农信互联在金融、大数据、生态上是如何布局?未来,农业如何利用大数据? 对此,农业行业观察[农业创新创业100+]专访了农信互联研究院院长于莹。

成立于2015年的农信互联,短短2年的时间,已经在农业行业、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3个方面成功布局,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圈。

农信互联定位于做农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也是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其布局如下:

首先,产业互联网平台的2B市场可能是下一个机会。2B的市场有如下特点:规模巨大、理性消费、O2O属性、第一次成交难度大、复购易、重服务。

其次,产业互联网正从商品互联网走向服务互联网,比如最近很时髦的SaaS服务、大数据、管理咨询等。很多行业都会面临变革的挑战,新业态会应运而生。

同时,探索业态新模式。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会有大批互联网+产业企业模式的产生。例如我们在探索如何走出企业的边界,从行业的角度解决互联网如何+管理、+营销、+研发、+财务、+金融等模式,这些探索能够生发出很多新的模式和业态来。

农信互联的使命是“用互联网来改变农业”,目前专注于生猪养殖的猪联网,同时也上线了种植领域的“田联网”、水产领域的“渔联网”、蛋鸡养殖领域的“蛋联网”以及为涉农企业做互联网服务的“企联网”。而农信互联的核心优势,是其“数据+电商+金融”的商业模式,以SaaS服务来积累用户生产过程数据,以电商来积累交易数据并增加粘性,以金融来驱动用户上线同时也为平台带来收益,而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产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下的巨大应用场景,包括物联网应用场景、电商交易场景和金融服务场景。

想要做好金融,必须要建立大数据。

然而,农业大数据又是我国农业的难点所在!未来农业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也必将依赖大数据,其中机会和挑战均来自对大数据的掌握与运用。

那么,农信互联在金融、大数据、生态上是如何布局?未来,农业如何利用大数据?

对此,农业行业观察[农业创新创业100+]专访了农信互联研究院院长于莹。

(于莹)

[人物介绍]:于莹,农学硕士,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农信研究院院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农业互联网联盟秘书长。主编著作《互联网+农业 农业供给侧改革实践》,参与撰写著作多部,如《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报告》等。2016年获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领军人才奖”;2017年受聘为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

以下为专访原文:

农业行业观察:农信互联希望解决行业和用户哪些痛点?

于莹:中国业总体概括起来,大概有三大痛点:一是生产效率低下;二是中间的流通交易过程长、环节多,流通成本高;三是在农村想要拿到金融资源的支持是比较难的,因为在农村做征信非常难。针对这三大痛点,农信互联希望打造的是农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圈,通过SaaS服务解决农业生产过程缺乏数字记录和提醒,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成本等问题;通过B2B电商平台,来解决农业投入品采购及农产品卖出的问题,从而提升农业采购和销售的流通效率;而通过以上生产管理和交易服务,积累了农业生产数据和交易数据,从而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做征信,再为其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理财、结算、支付、保险等,从而为农业生产、流通等环节上各个主体提供农业普惠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

农业行业观察:农信互联现已初步建成“数据+电商+金融”三大核心业务,这些核心业务为用户带来了哪些改变?

于莹:具体来说,我们现在的核心产品是猪联网,因此我们先从猪的产业入手,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做了一些改变,包括养猪过程管理、采购和销售交易以及金融服务上的改变。最开始猪联网是帮助猪场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通过猪场将养殖的生产过程在手机端智农通APP或电脑端做了数字化的记录,将其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记录下来,变自动形成了猪联网的全程可追溯记录,同时还可以得到实时的养殖操作提醒。

以前传统的猪场,技术人员会将实际的操作记录在本子上,但这并没有形成数字化的产品,现在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养殖管理方式,将其记录上手机或者电脑上,猪场老板或者猪场的技术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看到猪场的生产绩效,并且得到手机发出的生产操作提醒,比如母猪到了发情期,提醒可以去做配种,做了配种怀孕后,什么时候关注母猪生产等,这种实时的提醒使得原来完全凭经验式的养殖方式,变成了现在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科学养殖,而猪联网所做的这个改变,经过近两年的验证,帮助万家猪场的平均PSY(猪场的主要生产效率指标,即每头母猪年产的断奶仔猪数)提升了2头,说明猪联网对我国养猪产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改变了生猪的交易流通方式,原先卖猪是要通过层层的猪贩子或者猪经纪,他们要先去屠宰场了解行情,然后去各个养猪户那里收猪,基本上猪的价格都是猪贩子说了算,农户没有还价的余地。

现在,我们有“国家生猪市场”这个网上生猪交易平台,这也是唯一农业部指定的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通过这个平台,养猪户可以把将要出售的猪的信息发出来:给猪拍个照片,写上猪的品种、均重、出栏时间、出售价格等,像发朋友圈一样就把待售生猪信息发到了平台;收猪的人可以打开手机进行地图找猪,类似于滴滴打车的界面,打开就能看到周边有多少头猪在出售,点击进去还可以看到这个猪场的详情,包括猪场实景视频和照片等;双方在线沟通购买信息,并达成交易。

如果是用猪联网养的猪,就能看到它整个养殖过程的生产记录,什么品种的猪、什么时间做了生产、转舍,有无生病,生病的时候用了什么兽药疫苗等等,这样就自动形成了一个养猪的全程可追溯。在买卖过程中,双方通过网上查询信息,双方先打保证金到平台,然后再去交易,生猪进行跨省调运,在买家收到生猪后点击交易完成,尾款才会打到卖家那里,最后还可以进行互评;如果猪场评价好,未来猪的议价空间就更高,这样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帮助好猪卖一个好价钱,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现在我们还进一步要求,让交易的主体,把生猪的检验检疫单据在交易时同时上传到平台,这样使得平台上交易的猪也是有“证”可依,有“据”可溯的。

使用了上诉的“猪服务”和“猪交易”平台这些后,用户自动积累了自身的数据,得到了农信平台对其的征信,自动就可以享受到农信的金融服务。以前农村的人想要得到金融服务是非常难的,去银行若没有可抵押的东西很难拿到贷款。但现在如果使用了猪联网,或者用了猪交易平台一定时间以后,会自动在后台通过大数据为其做征信,比如养了多少头猪,交易了多少头猪,交易了多少金额,自动会为每个用户生成一定的授信额度,在这个额度范围内,用户可以随时以贷款的方式在平台上去做支付,如养猪贷、猪贷

所以说,农信互联的出现也改变了原有的金融服务方式,以前金融只能一手交钱,一手交猪来支付;你拿抵押,我才能给你贷款等。现在不需要任何抵押担保,基本上是自动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金融服务,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在农业领域的一个创新应用。

农业行业观察:农信互联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如何形成壁垒?

于莹: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数据+电商+金融”这三大基础平台,通过他们来打造一个农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圈。商业模式本身也是一种盈利模式,我们的“数据+电商”主要是做产业服务,通过服务带来流量,电商增加用户黏性,金融是目前我们主要的盈利渠道;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商的增值服务、通过大数据精准指导生产经营的专家式服务带来收益,即在大数据、电商、金融三方面,形成农业产业综合性服务的高壁垒。

从电商的角度来说,如果说1.0版本的电商是搜索式电商,如淘宝、京东这一类;2.0版本的电商就像滴滴打车的指定式电商;那么或许我们做的电商就是3.0版本的,即产业大数据指导下的“专家式电商”,如猪联网,可能用户自己也不清楚猪有没有生病,需要吃什么饲料,用什么样兽药,要不要用疫苗……这个要通过专家式的服务才能够指导其进行购买。如我们有一个在线的猪病问诊服务,叫“猪病通”,可以在网上给猪看病,明确判断出猪的真实情况,可能猪并没有生病,那用户就不需要采购疫苗,这样也能节约成本,也避免了抗生素等的乱用,这是专家式电商的最大贡献,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我们可能也形成了较高的电商壁垒。

农业行业观察:目前有很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线下。那么,农信互联如何启动线下战略?以及线下的步骤?

于莹:农信互联的农信云、农信商城、农信金融,相当于我们的“天网”;我们同时在全国建立了18个事业部,差不多地面团队有近500人,是我们的“地网”,也就是线下布局;今年我们又和县级的一些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农信运营中心”,和农牧类的核心企业,建立了“互联网+”的深度合作,将农信互联的猪联网的线上服务(大数据+电商+金融)、行业资源的整合能力、政府资源等,附能给这些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做“互联网+”,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2016年我们重点建设了“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帮助猪场把猪卖出去;随着农信互联在今年上半年开启的A轮融资,农信已经逐步变成了一个农业互联网行业的第三方平台,2017年,我们将重点建设“畜牧市场”,包括饲料、兽药、耗材、疫苗、设备等投入品的电商平台,帮助猪场在大数据的指导下,以集采的方式采购到合适的投入品。

农业行业观察:在农村金融方面,京东、阿里、苏宁都有布局。农信互联网切入金融的差异化策略是什么?

于莹:事实上,互联网公司在农村的布局多数关注在农村的消费大市场,它把农户当做消费用户来看待;而我们把农村市场看做一个大农业的市场,每一个农户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小B(business), 他就像一个小企业,需要采购投入品和卖出产出品,需要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这是我们切入点的不同;我们做的不是消费互联网,而是农业产业互联网,我们专注的是农业产业,瞄准的是产业领域内用户的痛点和需求。

在金融方面,我们依靠积累农业生产、交易的大数据,提供产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这方面或许与互联网公司有类似;但目前互联网公司,积累的多数是交易上的数据,如农产品、农资类在平台上的交易数据,而农信平台上拥有产业更加完整和可靠的生产过程数据,以及在其指导下产生的投入品买入和产出品卖出的场景,因此做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话,相对来说,场景更多,风控更可靠一点。

农业行业观察:我们看到农信互联搭建很多产业互联网平台,比如:猪联网、田联网、联网、蛋联网、企联网等农业行业生态圈。我们想知道,农信互联如何运营这些生态圈以及如何确保用户价值得到体现?

于莹:我们最核心的是猪联网,这是我们自己全程打造的一个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是其他农业产业联网的标杆和样板。在猪联网的基础上,我们陆续和其他农业产业领域的核心企业,共同组建了田联网、渔联网、蛋联网等平台。这个契机也是来自于猪联网的相对成功,农业其他产业领域的一些合作伙伴,他们觉得农信互联在猪联网上淌出来了一条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成功之路,所以想跟我们共同合作互联网+的平台。通过合作,我们共同组建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内类似于猪联网的第三方平台,为这个产业领域的主体提供“大数据+电商+金融”的互联网+综合服务。

农业行业观察:未来,农信互联的机会与挑战有哪些?

于莹:未来农信互联的机遇,其实也是中国农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做转型、互联网公司探索农业农村的蓝海市场、互联网金融和科技金融渗透到农业农村、大数据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巨大机遇。

而挑战的话,便是农业互联网平台、农业农村的普惠金融、大数据在农业上的积累和应用等等,都处于无人区,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农业企业转型做互联网的公司,大家都处在探索的路上。未来,或许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各个产业领域可能都会有类似于今天的BAT出现。

农业行业观察:请您送给养殖创业者一句话?

于莹:我想借农信互联董事长薛素文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养殖创业者朋友们:“加入一个平台,成就一番事业”。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