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经济】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
  
2023-02-01 15:57:17
[ 导读 ]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是基于各类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服务业在服务观念、服务技术、服务流程、 服务产品、服务方式、专业化程度、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与创新,以更好地将信息、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引入农业行业。

它具有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基础、创新周期短、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形成了共享经济、专业化服务、平台化服务、产业融合服务、服务主体升级等典型服务模式。

各类服务主体的需求,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农业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是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国家政策、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技术进步则构成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外生动力。

互联网带来的主体、技术和资本的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的跨界融合、资源高效配置和新型业态是推动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在机理。

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于经济社会的载体,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表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相关技术持续创新的新环境下,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和消费趋势不断改变,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农业服务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抓住信息化契机,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组织管理上的扁平化、网络化、多元化特征,以及技术应用上的平台化、精准化、集成化模式,创新农业服务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已有研究看,有关农业服务业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农业服务业有哪些新模式、新业态以及作用机制如何等,仍有待深入探讨。

本文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网络环境,论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涵、特征、典型模式、动力机制及其内在机理,从宏观管理与调控视角,结合农业服务业的发展阶段与所需资源,提出了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01

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涵

对于农业服务业,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姜长云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为农业提供中间投入,为科技、信息、资金、人才等有效植入农业产业链提供途径,为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和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性、促进农产品供求衔接、提升农业价值链提供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服务业不断创新,农业服务业涵盖领域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农资农机农技、育种生产销售、金融培训旅游等子领域,在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创新主体、革新模式与实践成果。

本文认为,农业服务业创新指发展到现代农业阶段后,基于各类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服务业在服务观念、服务技术、服务流程、服务产品、服务方式、专业化程度、服务市场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与创新,以更好地将信息、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引入农业行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农业服务业创新的特征

农业服务业创新作为错综复杂的系统创新,具有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基础、创新周期短、发展潜力大等特征。

(1)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基础。信息的低成本、便利性和及时性,以及能够突破时空阻隔、实现信息有序快速扩散等特性为农业服务业创新奠定了基础。基于IT技术的长尾效应和标准化运营模式,农业服务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运行,在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上实现了创新。

(2)创新周期短。一是由于农业服务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属于用户需求导向型,而且农业细分领域众多,在与不同客户进行频繁沟通与不断互动过程中,从客户、界面到模式的创新持续推陈出新;二是农业服务业需要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创新周期也随之缩短。

(3)发展潜力大。相对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广大农民群体,目前农业服务业开发的业务和受众只是少数,行业内大部分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尚未定型。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践,农业服务业将拓展新的产品和更进一步细分市场,具有很强的成长性。

02

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典型模式

(一)共享经济模式

(1)设备共享

农业生产环节的农机设备,如激光平地机、精量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一般具有专用性、大型性、高值性和时令性,与农户的刚性、低频作业需求及购买力低下特征形成矛盾。传统的设备共享是以农机合作社作为基础的,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机设备共享逐步市场化、移动化,并出现了一批第三方农机合作平台。

以农忙网为例,突破了原有的农机服务商与农户的原始田间拦截对接方式,根据农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信息,结合地图功能、土地测量功能及报价功能,让农机服务商与农户流畅对接,目前已有近15家农业服务商入驻农忙网。类似的服务平台还包括农机帮、帮农忙、e田科技等。此外,设备共享还包括运力共享,如“乡村货的”和“云鸟”等手机配货软件,定位于县到村级40~4000斤的零担货运市场,致力于解决农村配货、为车主找货、货主找车的信息服务。

(2)人力共享

由于农业劳作的时令性这一根本原因,针对农闲时期的过剩劳动力,基于“互联网+”的相关应用将劳动力需求方与农民工对接起来,并增加了技能培训等内容,优化了以往粗放接工方式,提高了对接效率和农民收入。人力共享模式最早是由德国社团组织Maschinenring发起的,目前德国55%的农民在Maschinenring社团注册提供人力服务。我国目前类似的人力共享平台包括淘力、农民贡、吉工家等。这些服务平台均着眼于蓝领招工信息对接,整合培训服务与资金流转功能,后续发展以围绕用户群体多维需求进行延伸服务为方向。

(3)土地共享

在土地流转被放开、规模化与集约化农业发展提上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成为农业共享经济的重要板块。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在一些东部沿海地区,流转比例已经超过1/2。目前国内土地流转方面的服务平台较多,涉及土地流转的规模电商平台有土流网、土地资源网、地合网、地呱呱、聚土网等10家左右,这类平台的核心是提供交易平台,发布土地流转信息等,但在具体的交易模式和服务模式上略有不同。

类似任何组织和行业的发展,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通都需要关键资源与要素的支撑,且农业产业链条长,涉及主体多,各类需求更多。为满足这些需求,共享经济由于能让物、人变得全面流通,把沉积资源带动起来满足多方需求,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尽管当前在农业设备、人力与土地方面进行了一些共享的探索,但尚有大片空白需要填补。

(二)专业化服务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农业专业服务逐步兴起,如激光平地机、商品化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植保、全程托管等,这些专业服务结合移动互联,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以激光平地机为例,其通过传感和控制系统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土地平整,大大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劳作效率。又如无人机植保,通过在飞行平台上集成导航飞控与精准喷洒技术,改善了植保机械和人工作业进地难、效果差等不足,提升了植保作业效率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同时,信息技术创新和网络海量资源对接,为农业服务企业开展精准专业服务奠定了基础。如江苏省如皋市宏远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资统购配送、机耕机播、育秧插秧、植保和肥水的统一管理;互联网企业农田管家服务平台以打造无人机喷洒农药服务垂直应用生态圈为切入点,专注于为农户提供植保飞防服务,促进农产品的安全流通。此外,海量互联网订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专业飞防队作业周期短、跨省作业成本高、全年收入少等问题。

(三)平台化服务模式

由于多方原因,我国农技推广在基层和农户层面的服务水平仍较低,农技服务不够“接地气”,农技服务人员缺口仍然较大。农业服务企业针对这一难题,以农民技术需求为切入点,以对接需求为己任,汇集专家资源,推出各类具有一定用户粘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如绿云格、云种养、农医生、农保姆、农管家等,实现农业服务的平台化服务。其中,“绿云格”平台是一个以设施物联网接入、农技问诊、生产经营系统化管理为核心的服务平台,其整合工厂化智能育苗数据、高产栽培相关数据、病虫害防控诊断、质量安全追溯数据等生产经营数据并依据农业模型作出种养决策。此外,具有数据共享性质的种质资源平台也是平台化服务模式的典型应用。如金种子服务平台,实现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融合创新,在系统平台上提供种质资源管理、试验规划、性状采集APP、品种选育、品种区试、系谱管理、数据分析、全程追溯等服务,帮助各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实现商业化育种,并在隆平高科、山东圣丰种业等种业企业得到成功应用。

(四)产业融合的服务模式

农业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创新服务模式指“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树立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服务业各子领域的全面融合,以融合促进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提供产业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其典型应用是“农业金融服务+互联网”和“农业休闲旅游+互联网”。

“农业金融服务业+互联网”起源于2015年提出的“互联网+”金融行动计划,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以众筹、P2P网贷、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抵押物创新等策略革新传统农业金融服务揽收吸储、担保征信、贷款发放等业务板块。由于具有资金需求强烈、盈利模式明晰的特点,“农业金融服务+互联网”这一模式不仅涌现了大量如翼龙贷、云联牧场、农金圈、麻布袋、乐钱网、91金融、PPmoney等网贷平台,更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为首的电商巨头以及大北农、新希望等农业龙头企业的介入,以市场化的方式提高了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渗透率和覆盖度。

“农业休闲旅游+互联网”则指以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如去农庄、花儿农场、住两天等APP将“互联网+”融入休闲农业的生产、经营、宣传推广各个环节,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平台、技术和资源,改造传统休闲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实时性、在线化和交互化的运营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休闲农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五)服务主体升级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双创理念的双重支撑下,“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服务主体进一步泛化,以农业生产经营、流通、服务为职业,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与技术知识,运用互联网思维,拥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新农人及其他涉农电商从业者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商业经营模式、消费体验模式也随之不断升级创新。以新农人为例,在各级政府举办的创业培训、创业大赛等服务内容支持下,基于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有近200万新农人电商企业以个体经营型、合作经营型或企业经营型等形式存在,采用社区支持农业、农产品O2O电商等经营模式使农产品供给更加契合消费需求。如耕客ICSA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社区支持农业实践:在打造供需对接平台、连通根据订单提供绿色健康优质农产品的CSA农场与追求经济适用高品质生活的消费社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用户拓展,如线上的社群的运营,线下的社区活动推广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目前个人用户已达9000多人。

03

互联网助推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机制

1.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各类服务主体的需求是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合作社是农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各级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农业服务的主导者,针对政务服务面临的服务意识不强、协调管理难、服务效率低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将大大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改善农业服务产品的研发成本、提高客户体验,最终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在科研机构层面,农业科研服务与政府、农业企业等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将大大增强农业科研服务的辐射示范推广力度。对于农业合作社来说,大多面临农户分散、规模参差不齐、经营不规范、承担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也迫切需要创新驱动来引导、培训、扶持,扩大其经营范围,提高其加工、销售、流通能力,提升农业合作社运行效率和效益。

二是农业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农业领域的细分化,农业服务业逐步向精细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亟需通过创新提高服务效率。首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会导致中间服务和服务产品的层次增多,参与农业服务业的主、客体都会产生新的需求来维持中间服务的正常运转,从而为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创造了空间。其次,随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参与农业服务业的主客体都会对农业服务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预期,从而衍生出对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最后,随着农业服务业分工的细化,必然会增加中间服务的交易成本和监管成本,这就促使其产生创新需求以保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提高交易效率。

三是农业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面临以研发、设计、金融、物流、营销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5%左右,大大低于先进制造业强国德国45%~50%的水平,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面对当前由生产型制造为主向服务型制造为主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我国农业服务业必须要加快结构调整,加强与农机、信息软硬件等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服务业产值规模。

2.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外生动力

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外生动力主要包括政策、外部环境和技术进步。

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国在促进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良好的外部环境。2012年至今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关注了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均强调要“加强公共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能力”,对农业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前瞻了农业服务创新的发展重点,瞄准薄弱、关键环节补足“短板”,具体指导不同类型服务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引导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生产性服务协调发展。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农业服务业创新的良性干预,为农业服务业创新提供了直接的外部推动力。

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农业服务业创新来实现其共享、创新与合作。在由发展中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我国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正逐步发生着变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的共享、创新与合作需求进一步加大。首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打破城乡间分割壁垒,统筹城乡规划和功能分区定位,提高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利用水平。城乡生产要素将会在空间上不断地聚集和扩散,以保证区域内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供给,实现区域规模效应,在这过程中为农业服务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外部发展空间。其次,面对农业发展内外部条件深刻变化和长期粗放经营累计的深层次矛盾,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农业劳动力充分就业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出路之一,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农业服务业创新力度,以第一产业为融合的起点,加快二三产业的增值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变革为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首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农业服务业供需双方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农业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避免了由此可能导致的农业服务业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农业服务业的交易成本,推动了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其次,以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服务产业迅速兴起,延伸了产业链,重构了供需双方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发展动力。

(二)互联网推动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内在机理

1.互联网带来了主体、技术和资本的升级和改造,创新农业服务模式

互联网变革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造就了一批有文化的新农人。互联网对参与农业服务业主客体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发挥自身的特性,缩短了信息的传递距离和传递时间,减少信息传递成本和传递损失,激发了参与农业服务业的主客体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沟通方式。加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智能手机、电脑补贴政策,在政策的惠及下,农民逐步学会了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查看农情灾害、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的方法,便捷地汲取了科学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其次,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培训体系的提升,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产生了农民大讲堂、在线课堂、互动课堂等一系列新型教育平台,变革了传统的培训教育地点、环境和方式,加强了对农业服务业参与主客体的培训力度,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新农人。

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农业服务业的技术瓶颈,推动了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普适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特别是农业传感器、农业航空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等前沿技术的推广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农业服务业技术瓶颈,农业物联网智能服务系统能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长势监测、灾害预警、远程决策控制等服务,实现农业服务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此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农业服务客体的个性化信息,根据其种植类型和种植习惯定时、定量推送相关服务和信息,实现农业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资本运营方式,创新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传统的农业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当前农业资本的需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农业资信体系不健全。互联网根据其自身的特性,有效地消除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传统的农业金融服务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首先,互联网拓宽了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的柜台式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逐步被手机银行、网络金融、网上理财等模式所替代。其次,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资本运营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金融借贷平台的发展, P2P借贷和众筹融资等新型金融服务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市场主体贷款难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最后,互联网还颠覆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在支付宝、余额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持下,农业服务的供需双方通过手机、电脑就能为农产品交易付费,提升了农业服务效率。

2.互联网带来了产业跨界融合、资源高效配置和新型业态,创新农业服务内涵

互联网打破了行业壁垒,实现了农业一二三产业间的跨界融合。互联网作为一种能够跨越时空的服务型工具,为农业服务业的分工协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渗透,农业一二三产业在部分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联网与一二三产业间的跨界深度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丰富了现有的农业服务业体系。以农机服务为例,传统的农机服务是由农机服务站等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排灌、植保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以及农机维修、供应、中介、租赁等有偿服务。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诞生了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这种新型农机服务模式,该平台能够实现农机的定位跟踪、作业监管、远程调度、决策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全程物联云服务,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互联网提升了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互联网的链接下,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资源等得到了有机的整合,冲破了传统的城乡间地域限制,以多样化的形式为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其次,互联网加快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纵向整合,形成了集三流于一体的农业服务业全产业链模式,拓展了农业服务业的门类范围,推动了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跨区域创新。

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农业服务新业态。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以及嫁接信息及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与休闲观光农业、会展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私人订制等相互作用形成了现代农业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首先,互联网降低了农业服务业的运营成本。随着线上线下的交易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整合,价值链上各环节得到优化集成,供应链上的中间环节得到压缩简化,农业服务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其次,互联网提升了农业服务产品品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合、积累和挖掘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市场的交易风险,掌握了客户的内在需求,为客户量身制定适合其特性的发展规划,最终为农业服务业市场提供满足需要的高品质服务和产品,猪联网、云农场等一系列新型服务业态应运而生,大大激发了现代农业创新活力,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04

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展望

(一)正视农业服务业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

农业服务业对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业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水平将是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前期政府从农业科技转化、农业培训进修与农业金融保险等农业服务业的关键节点入手,为后续农业服务业奠定了创新的基础与氛围。在下一步工作中,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在充分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管住“看得见的手”的前提下,加快把农业服务业创新提到战略高度,重视互联网环境对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催化发酵作用,做好监管与宏观调控职能。

(二)出台农业服务业产业政策,加强对农业服务业创新的规划与引导

根据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订农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多层多功能、高覆盖率的农业服务网络,并以农业服务业创新业态为切入点,提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服务业创新支持体系框架。此外,应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与比较优势,个性化定制当地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扶持重点及保障措施,从而制定出有特色、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体系。

(三)加大财政投入,并优化农业服务业的税收优惠与资金补贴政策

加大对类似信息等基础技术、物流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避免因市场失灵导致的研究与投入不足,提升农业服务业创新的整体保障环境;二是进行税收优惠或资金补贴,帮助农业服务业企业规避部分风险,完善农业服务业创新的引导支持政策。如合理解决农业服务业企业在物流外包时的重复纳税问题,以税费优惠、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业服务业企业的创新与成长,以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优势企业的创新行为。

(四)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机制

一是金融服务手段多元化,通过众筹、P2P网贷、抵押物创新等金融服务方式,配合贴息、担保与再担保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向农业服务业,对农业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二是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育风险投资、农业保险、融资租赁、信用担保等多元金融服务主体,对现有金融服务主体进行改革,加速金融服务主体在农业服务业领域的集聚,推动农业服务业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机制。

(五)强化人力资本支持,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服务业创新水平

一是综合利用高校院所、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集中培养、强化培训农业服务业创新所需的各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加强科研人员对农业服务业的引智作用,结合股权激励、技术入股等具体方法,鼓励科研人员识别市场机会,并对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创新与不断转化;三是统筹现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平台,形成包括人力配置、交流培训、薪酬管理、高端论坛、权益保障在内的农业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流动与增值。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可持续发展”栏目

作者简介:李瑾,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现代农业、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