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架农业无人机如何重塑全球农业?揭秘未来十年新风口

智慧农业7小时前

[ 导读 ] 大疆农业与农民日报在北京联合举办《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农业行业观察对《白皮书》做了6点行业解读~

农业无人机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已成为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低空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并列,强调了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场景的拓展,特别是低空无人机在农业监测和管理中的应用,也正式标志着农业无人机成为国家战略级的“新农具”。

据联合国预测,2050 年全球将达到 97亿人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人类将面临食物、能源、水等方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变得愈发迫切,旨在实现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

近日,大疆农业与农民日报在北京联合举办《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自2022年起发布,2025年发布的版本特别对行业最新发展、新应用场景、最佳实践进行了全景式呈现。

农业行业观察结合本次《白皮书》提供了六条产业解读,细数一下农业无人机的机会与前景。

解读一、政策层面:全球政策重视与扶持,低空经济火爆全球

2024年以来,全球农业无人机应用版图持续扩大,多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行业步入规范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比如,有些国家的法规从“仅允许试验性使用”到“开放大面积喷洒作业”;有些国家从“仅允许特定作物作业”到“开放所有场景应用”。这些变革的背后,蕴含着各国对农业无人机技术的广泛认可,以及对新技术驱动农业发展潜力的深切肯定。

在中国层面,民航管理、农业管理以及低空经济等得到大力扶持或规范管理,尤其是在低空经济方面发布了支持政策。根据《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到2030年,通用航空产业将形成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 + 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以及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

在政策与市场助推下,大疆农业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从最初的植保作业单一领域出发,逐步延伸至播撒、吊运、果树飞防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了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全方位覆盖。

解读二、技术层面:AI技术赋能,无人机飘移预测模型已诞生

众所周知,无人机喷洒农药漂移事关全生态,甚至操作人员生命。尤其是,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时,药液漂移会对邻近敏感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导致叶片枯黄、生长受阻乃至死亡,经济损失巨大且补救困难。

对此,早在2022年,大疆农业发布《2021农业无人机白皮书》率先提出“农业无人机行业不仅关注提高农业效率,也更多关注环境保护”的行业理念。

《白皮书》显示,大疆农业联合全球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对不同机型也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无人机施药的飘移显著低于传统载人飞机。《白皮书》也指出,随着农业无人机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雾滴沉积与飘移的模拟已成为预测喷洒性能的重要工具,可显著降低田间试验成本和时间。通过计算无人机旋翼运动产生的下洗流场,求解离散相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预测雾滴的沉积和漂移模式。此外,基于AI大模型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发出针对果树冠层的精准喷洒算法,实现施药量降低近48%,这意味着无人机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无人机飘移操作效果将会迎来更大突破和更大的稳定性。

解读三、头部诞生:大疆农业无人机居于世界头部

根据《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6月,全球农业无人机的保有量已超过50万架,累计节约水资源约3.3亿吨,并且减少了4258万吨的碳排放。

早在去年,大疆农业曾对外宣布:截至2024年6月,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3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突破75亿亩次,覆盖中国1/3农业土地。

另外,自2017年正式出海以来,大疆农业的产品在全球已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开拓美洲、日韩、东南亚、非洲等农业核心区域,包括巴西、墨西哥、美国、泰国、越南、日本、韩国、南非等市场。

与此同时,农业行业观察调研发现,2024年国内农用无人机在册量达25.1万架,全年防控作业26.7亿亩次,同比增幅约25%,规模持续居全球首位。截至2024年10月,大疆农业无人机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4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亿亩次。

从各项披露数据来看,大疆农业无人机在全球农业无人机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并持续引领该领域新一轮实践探索与技术革新。

解读四、人才利好:市场+政策助推,女性飞手比例也稳步提升

行业职业化,催生了无人机飞手需求,社会需求或将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无人机持证飞手数量将激增至20万至30万,但是行业人才缺口将突破百万。

《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青年选择返乡创业,女性飞手比例更是持续上升,目前已有超过12000 名女性加入植保行业。

农业行业观察透视发现,女飞手比例提升,除了市场需求之外,还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国家民航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航人才多元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30年,女性飞行员的比例将提升至8%以上,这一目标的提出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这一政策导向反映了行业对多元化发展的重视,也是应对飞行员短缺问题的必要举措。

解读五、飞手培训:一站式服务成为主流趋势

飞手人才需求迎来井喷,也进一步助推飞手培训。从多个层面来看,未来飞手培训的主流趋势正悄然转变,从技术单一的培训模式迈向集技术与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培训体系。

比如,大疆农业多次携手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及合作伙伴举办“全国百县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和技能,持续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药使用减施增效。

据不完全统计,大疆农业已在全球累计培训达50万飞手。2024年,大疆在培训方面进行了团队和内容整合,结合作物解决方案,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进阶培训,涵盖销售人员的专业售前指导、技术人员的精细工程师交付训练以及专项果树管理培训等,使合作伙伴获得全方位的产品和行业教育与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行业与用户。

当然,飞手培训除了促进无人机行业发展之外,也帮助无人机企业抢占飞手资源和销售无人机产品带来积极效果。

解读六、行业跃迁:迎来新场景、新生意

随着农业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深化迭代,其应用场景从传统植保延伸至农林牧渔全领域,从单一作业升级为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农业无人机正扮演着‘新质生产力’的角色,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26亿亩次,形成约130亿元的飞防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大爆发,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无人机功能和业务的升级。如今,无人机已超越简单的喷洒工具范畴,进化成为集作物监测、精准施药、产量预估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先进农业生产平台。同时,农业无人机正不断突破环境与地形限制,为复杂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生态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比如,《白皮书》还深度剖析了大疆农业无人机的新场景实践案例,2024年,大疆农业无人机成功实施了多项创新应用,诸如助力秭归橙子远销外地、通过‘红旗’系统调度无人机进行物资吊运、探索沙漠治理新路径、在造纸业中吊运竹子材料、以及在绿化工程中吊运树苗。同时还开启了玉米、苹果等农产品的全流程作业案例。

2024年以来,大疆农业发布多款新品持续实现应用场景深化,构建从单点作业到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跃迁,其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植保作业扩展至农林牧渔各领域,从单一的作业模式升级为全流程管理体系,标志着农业新生态的崛起,不仅限于喷洒、播撒,更拓展到了农业无人机的吊运作业。农业无人机正以“新质生产力” 的姿态,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共同描绘农业的新蓝图。

结语

农业无人机的战场,不在实验室,而在每一片需要突破的农田、每一座等待治理的沙漠、每一个渴望改变的乡村。当政策、技术、人才形成共振,下一个十年,属于中国的“天空农场”时代就会到来。(文/南风)


相关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