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进农村,下一步路在何方?.
电商
  
2017-04-14 11:44:25
[ 导读 ] 电子商务进农村,下一步该怎么办?

4月10日《焦点访谈》播放了一个《农村电商》系列报道,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点名批评了。节目指出,目前电子商务进农村在工业品下行方面轰轰烈烈,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却提不起精神,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深入挖掘了农产品上行的痛点,值得我们思考。这篇文章其实是3月底在看完汪向东教授主持召开的首届半汤沙龙纪要之后的学习和思考之作,今天就应景推送出来,跟大家交流并请拍砖!

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经济增长点,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就业和民生改善。

农村电子商务从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它促进了农村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带动了城镇化发展;引领了农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为其提供了现实指引;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县域和农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网上销售市场,为传统产业的产品提供了新的销路。自2014年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以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就:一是助力扶贫攻坚作用显著。2014年、2015年贫困县89个,占比34%,老区县占77%,大部分是老区县;二是带动各类企业加速进入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三是吸引返乡创业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电子商务进农村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是电商人才短缺,人才留不住,尤其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二是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尤其缺少农产品上行所需的包装、创意、品牌、营销等服务;三是农产品上行同质化严重,优质不优价、优价缺货;四是现有电商平台上行流量成本过高,本地农村电商市场化造血能力不足;五是农村电商作为“一把手”工程,政府换届,对电商工作的延续造成了一定影响。

然而,农村电商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形成燎原之势之后,农村电商的下一步该怎么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从顶层设计发力。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汪向东教授曾经提出电商扶贫的“十五字诀”——拓通道、建支点、育网军、强体系、优环境,其实也是农村电商这几年发展迅速的主要抓手,从这十五个字可以发现,农村电商的前期发展还是主要靠政府推动。那么,现在农村电商的顶层设计应该已经达到了一个拐点——政府继续“喂奶”还是“断奶”。因此,下一步农村电商的顶层设计要从主要靠政府驱动农村电商发展,转变到主要靠市场驱动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从“牧羊人”过渡到“守夜人”的角色来,将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动力从外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

二是从农产品上行发力。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升级、农民要增收的关键在于农产品上行,而农产品的上行,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出去,从农产品到农商品这么简单的一跃,但是内涵却很丰富,需要涉及到的环节很多。首先是产品的来源,既要保证好农产品质量,又要保障好产品的供应,下一步要做好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其次是农产品的销售形态,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而且在销售中面临食品卫生管理等系列问题,下一步要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再次是农产品的品牌,品牌就是价值,下一步要着力打造名特优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后是农产品的流通运输,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冷链物流成为了最大的瓶颈,未来要进一步夯实物流基础,推动智慧供应链建设。

三是从“三产”融合发力。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仅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部分,未来农村电商还应该与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订单农业等新业态结合起来走“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子。通过农村电商,拉动特色小镇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将农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充分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四是从支撑体系发力。农村电商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下支撑体系是线上交易的载体。支撑体系承载着整个农村电商生态,未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支撑体系在农产品上行的认证、追溯、品牌、品控、流通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二是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让本地人才能留得住、留得下;三是要加强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区域之间联动和市场共享;三是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加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向乡村治理延伸。(来源:新三农)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