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农业案例】朝一养殖:如何玩转“人工智能+”
养殖
  
23小时前
[ 导读 ] 如何玩转“人工智能+养殖”?

01

基本情况

南浔区朝一养殖(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一养殖”)成立于2020年,位于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公司基地占地101.18亩,蛋鸡常年存栏量达45万羽,以“可生食、可溯源”为核心,打造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蛋鸡养殖模式,获评“浙江省美丽牧场”。

02

科技赋能:构建全链条智能化养殖体系

养殖场自有智能管理平台,每幢鸡舍内均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人流、物流、车流,以及粪污处理各环节等全程视频监控,各类型传感器及数字化智能调控设备,将环境控制、自动喂料、光照控制、生产管理等数据归集到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远程数字化管理。

(一)保证饲喂科学精准。基地7栋鸡舍均配备南非进口TS链式自动喂料系统,精准控制“定时、定量”投喂;乳头式自动饮水系统加装过滤、反冲洗与报警功能,既保障鸡只饮水安全,又实时记录饮水量,实现“科学供给不浪费”。

(二)实现蛋品处理机械化。由电梯集蛋装置将鸡蛋输送至蛋品库后,纵向集蛋机、自动分拣流水线、全自动鸡蛋分级包装生产线依次启动,每枚鸡蛋需经过“两段清洗、三段烘干、紫外线灭菌、保护膜喷涂、裂纹检测、称重分级、喷码标识”7道工序,实现了鸡蛋的可溯源。

(三)搭建自动管理平台。鸡舍采用全封闭负压通风系统,控制舍内温湿度,每栋鸡舍配备16台风机及湿帘,夏天舍外高温时,自动开启湿帘与风机,跟随外界温度变化实施降温措施;冬天舍外低温时,自动开启通风换气设备,依据舍内环境空气质量实施换气并保留鸡只自产辐射热量。

(四)打造种养循环新模式。基地采用“层间履带式清粪+贯穿式输送”模式,每日自动清粪并通过输送带直送2400平方米异位生物发酵槽,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养殖粪污—有机肥—种植业”的资源循环。

03

示范辐射:激活乡村振兴“乘数效应”

(一)推动产业升级,擦亮“浙产蛋品”品牌。聚焦蛋鸡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引进美国海兰高产蛋鸡品种,推广全封闭笼养、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实现产品100%可追溯。同时,抓住商业流通格局转变机遇,与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连锁超市深度合作,在上海、江浙等地建立销售网点,“朝一”可生食鸡蛋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稳居全国同业前列,带动全省蛋鸡产业设施水平与产品品质双提升。

(二)带动就业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基地运营以来,直接提供固定就业岗位11个,临时用工若干,每年发放工资性收入180万元,让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自2020年起,每年支付土地租赁及管理费19万元,惠及周边32户农户,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稳定支撑。此外,企业通过延伸“饲料加工—蛋品生产—有机肥加工—果蔬种植”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引导周边农户参与配套产业,共享发展红利。

(三)输出生态经验,构建立体农业体系。朝一养殖探索的“种养结合、资源循环”模式,为现代畜禽养殖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方案”。通过因地制宜配置绿色种植业、有机肥生产等配套产业,企业构建起“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高效、无污染”的立体农业体系,为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来源:农机数字化处、南浔区农业农村局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