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农业MAP发布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润田”二期全新启航
农资
  
2024-04-12 15:24:37
[ 导读 ] 近日,中化农业MAP迈保丰—保护性耕作丰产增效技术方案正式亮相,为可持续农业的农技与农艺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为进一步推动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示范及推广,4月10日,由先正达集团中国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主办,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研讨及现场观摩活动在河北省衡水市召开,来自黄淮海地区的政府机构代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以及农户共计四百余人出席活动,共同见证“润田”项目二期的全新启航

在活动现场,中化农业MAP迈保丰—保护性耕作丰产增效技术方案正式亮相,为可持续农业的农技与农艺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首款以保护性耕作技术为核心解决方案发布

芳菲四月,田间小麦已经窜出一尺多高。采用了免耕播种方式栽培的小麦,垄距间隔更合理,通风性更好,茎秆挺拔,长势旺盛,具有更好的抗倒伏能力。

“去年底,我一听说中化农业MAP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就决定尝试一下。传统耕种要先旋耕两遍再撒肥、播种,咱这个免耕播种一次就能完成全部作业,每亩地直接节省了六七十块的成本。今年开春以来,我对比了其他地块,发现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小麦长势明显更好,抗冻表现突出。”来自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的农户刘文坡兴奋地告诉大家。

河北省所处的黄淮海地区处于地下水漏斗区,农业灌溉高峰期常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困境,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产量下降,农民收入随之减少。同时,高强度耕作对土壤健康也有诸多不利,例如土壤板结、肥力和生态功能下降、水土流失等,进一步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提升。

为有效缓解黄淮海地区农业用水短缺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化农业MAP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和机构,共同打造了以保护性耕作技术为核心、配合良种良法良机良技的综合解决方案——MAP迈保丰。据中化现代农业河北有限公司总经理未俊歧介绍:“MAP迈保丰技术服务方案具备节本增收、保水保墒、土壤培肥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能够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为农田永续利用贡献力量。”

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小麦叶片更加浓绿,小麦的成穗率和亩穗数更高,抗冻抗旱能力也更强。在降雪时,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土壤保温性好,融雪速度比常规地块快2至3天,增强了小麦的抗冻能力。同时,该技术减少了土壤扰动,使农田土壤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加大保护性耕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推广力度,是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与耕地土壤健康的重要举措。”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表示。

“润田”二期全新启航

本次活动的召开也标志着“润田”项目二期正式拉开帷幕。2020年,先正达集团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润田”项目。此后三年中,“润田”项目一期通过保护性耕作与秸秆科学还田技术的推广,让多地农户尝到了“润田”的甜头。2023年底,“润田”一期正式收官。

据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姜业奎介绍:“‘润田’项目二期将在总结一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再生农业理念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并加以复制推广,同时加大对土壤健康的关注,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高可持续生产能力,帮助农户增强韧性,增加收入,提升生产稳定性。”MAP迈保丰方案的发布正是“润田”项目将再生农业理念与新商业模式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再生农业与传统农业在理念和实践上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农业关注产量的提升,更加依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来满足生产需求。而再生农业更注重可持续性,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相结合,强调通过改善土壤健康、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并提高土壤肥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更有效帮助农户应对环境挑战。“推进再生农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姜业奎表示。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