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人农场还处于探索期,未来如何突破与升级
农场
  
2023-08-23 16:15:03
[ 导读 ] 我国无人农场未来如何突破与升级?

从靠人、到依赖机械、再到无人化,农业一直在跃迁!

近些年,面对“年轻人不愿干农业”、“农业没人干”的客观现状,中国农业迎来“十字路口”。“如何变”、“如何改”...其办法就是“机器替代人”,“让机器来种地”。

说到“机器替代人”最成功的落地模式,一定是“无人农场”。近些年,无人农场已经成为资本、政府、企业“热捧”的新业态、新布局,还成为未来农业的典型业态,必将会影响中国农业未来30年的发展格局。

PART1

无人农场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无人农场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的农场。它通过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俗来讲,无人农场就是人工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无人农场的本质是实现机器换人。

无人农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生产

无人农场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完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如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割等。通过自动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2、智能化管理

无人农场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分析和决策,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管理。

3、数据驱动决策

无人农场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决策。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节约资源

无人农场通过精确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使用。同时,无人农场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生产方式,无人农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室内垂直农场

利用垂直层叠的种植架,通过LED灯提供光照,实现在室内环境下的农作物种植。室内垂直农场可以实现全年无季节限制的生产,适合种植蔬菜、水果等高价值农产品。

2、温室农场

利用温室结构,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实现农作物的生产。温室农场可以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质量,适合种植花卉、蔬菜等作物。

3、水培农场

利用水培技术,将农作物的根部浸泡在营养液中,通过供氧和供养分,实现农作物的生长。水培农场可以减少土壤传播的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适合种植叶菜类、草莓等作物。

4、粮食农场

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完成粮食的种植、收割和加工等过程,实现粮食的高效生产。粮食农场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适合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

总之,无人农场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PART2

无人农场解决哪些问题及发展难题

无人农场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和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农业生产的创新模式。它通过无人机、机器人、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了许多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

01、人力成本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无人农场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02、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无人农场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并根据数据进行精确的施肥、浇水和灌溉,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03、节约资源和环保

传统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往往过量,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无人农场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施肥系统,可以准确判断农作物的需求,避免了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环保。

04、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无人农场通过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了农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同时,无人农场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然而,无人农场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难题:

1)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无人农场所依赖的技术包括无人机、机器人、传感器等,这些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设备的故障率、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确保无人农场的正常运行。

2)技术投入和成本:无人农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包括设备购置、系统开发和维护等。这些投入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负担,需要政府和企业提供支持和补贴,以降低农民的经济压力。

3)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无人农场涉及到农业生产、飞行安全、数据隐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目前,对于无人农场的监管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空白,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

4) 农民培训和接受度:无人农场的建设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但目前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接受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对无人农场的认知和接受度。

总之,无人农场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解决了传统农业面临的人力成本、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资源浪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然而,技术成熟度、技术投入、法律法规和农民培训等方面仍然是无人农场发展面临的难题。

PART3

无人农场的模式及发展趋势

无人农场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它通过无人机、机器人、传感器等设备,对农田进行监测、施肥、浇水、除草等操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无人农场的模式及发展趋势:

1、模式:

01、垂直农场

利用多层架构,将农作物在垂直空间上种植,以节省土地和水资源,并提高产量。

02、智能温室

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监测和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实现农作物的优化生长。

03、水培农场

利用水培技术,将农作物根系悬浮在水中,通过添加适当的营养液,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04、精准农业

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农田进行精确监测和管理,实现农作物的精准施肥、灌溉等操作。

2、发展趋势:

1)自动化程度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农场将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2)数据驱动决策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无人农场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农田的环境数据,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生态友好型

无人农场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型的种植方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4)供应链整合

无人农场将与物流、零售等环节进行整合,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总之,无人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精准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无人农场有望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行业观察认为,我国无人农场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有一些落地案例,但受制于技术及商业创新,无人农场需要迭代与升级,更需要时间。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