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不是一门好生意,未来还得靠产业,否则没戏
有机农业
  
2019-12-02 10:11:41
[ 导读 ] 有机农业能否成为中国农业的领导者?

作者:方大师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我国有机农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中国有机食品出口额约5.5亿元。同时,中国国内有机食品消费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可以肯定:有机农业逐渐成为共识。但因面对高成本、无市场、缺资金、盈利难的现状,中国有机农业困难重重。

有机农业不是一门好生意!

实际上,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做有机农业困难重重,基本90%以上的农场都在亏损,余下的10%可能刚刚维持收支平衡。

从有数据记载来看:2010年-2019年,至少有10家有机农业企业遭遇亏损、倒闭或破产。比如,太青山有机食品遭遇清算、田园牧歌倒闭、尚作农业遭遇关店、君晖农场倒闭、一号农场持续亏损、万达投资有机农业一直未盈利、沱沱工社或已经迷失...

其中缘由,我们暂且不说,但我们不得不说有机农业的经营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认为,有机农业产业存在3大经营模式。

1、会员制模式

当下,90%以上的有机农场都采用会员制模式,以稳定销售,并实现持续购买,从而获得利润。

但,会员制也是一把双刃剑,该模式导致有机农场不能规模化发展,只能用订制的方式满足用户,从而制约有机农场的发展。

2、全渠道模式

小玩家做会员制,大玩家做全渠道销售,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获得渠道流量,从而实现销售量的突破。

然而,该模式需要有机农场的规模化,还会要求有机农场对供应链的把控力,否则全渠道销售模式会导致有机农场疲于供应链建设。

3、产业链模式

其实,我们看好的就是有机餐厅。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从而解决物流问题、销售问题、信任问题等。

当然,有机农业产业链模式还有一个突破口就是有机+的概念也值得研究。比如,有机+休闲农业、有机+会所、有机+互联网、有机+肥料等等新业态。

李剑还认为,有机农业是一个重产业、大投资的行业,玩家们应该具有产业意识和跨界思维,如此才能跳出有机而做有机农业。

3个失败案例 核心:资金跟不上

投资与回报的不对等之外,很多有机农业经营者失败可能是来自经营管理的失败或者资金链的断链。接下来,我们分析3个案例

案例一、君源有机农场:败于资金压力

有河南媒体报道:近日,君源有机农场大面积荒芜,企业被告拖欠工资。

2019年7月29日,君源有机农场官微发布《致客户的一封信》,信中坦言,因自身经营管理,有机农业自身难以突破的瓶颈等问题,以及君源荥阳工业园区的基建投入,导致对资金的过度占压的最根本原因,导致员工薪资发放困难,供应商货款结算周期拉长,进而影响到会员的正常有序配送。决定面向线上会员消费和线下门店经营,全面暂停服务三个月,开启全面而彻底的重组整顿工作。

据了解,君源有机农场官方资料显示,河南君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10年,总投资2.1亿元,主要从事蔬果、杂粮、生态肉、禽、蛋的生产、销售及配送。

君源有机农场是河南君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生态农业产业之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建有6大生产基地。

追求其遭遇困境的原因,就是资金链压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君源荥阳工业园区的基建投入,导致对资金的过度占压,同时银行抽断贷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导致员工薪资发放困难,供应商货款结算周期拉长,进而影响到会员的正常有序配送。

案例二、君晖农场:回报抵不上成本

2009年,君晖农场创始人崔大有崔大有花费千万元补偿款与人合伙流转了位于邹平城郊西董镇的1000亩山坡地,山东君晖绿色有机循环农牧业有限公司成立。

8年之后,君晖农场创始人崔大有已经亏了近2000万元,陆续卖掉了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多处房产填补越来越大的亏损。

据了解,农场成立之初,崔大有便致力于推动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养猪等畜牧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在蔬菜生产上,而园区的200多亩大田种玉米也是休一年种一年,种出的玉米被当作养猪等的饲料。此外,还设置了大型饲料仓库、大型青储池、储存地窖,基本上形成了一个闭环链条。

尽管,在2011年,崔大有的农场经营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当年的销售额加上政府补贴在600万元以上,农场开始逐步盈利。

随后,由于崔大有一开始的销售渠道是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等单位的团购和福利,2012年底政策调整后特供市场繁荣不再,君晖农场进入到真正的市场竞争中。原来的单位客户纷纷取消了团购蔬菜和肉品,农场年销售额从四五百万元一下子降到了几十万元。

有机农业投入成本高,但回报跟不上投入。“从公司成立,每年园区的运营费用就在300万元左右:土地租金190万元,工人工资70万元,设施维护、维修20万元,运营费用20万元,还不算先期征地补偿款的资金成本。”崔大有说,成本确实太高。

案例三、朝日绿源农场:败于时代

朝日绿源农场位于山东莱阳市沐浴店镇,于2006年由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73%)、住友化学(17%)、伊藤忠商事(10%)三家公司合资。租地1500亩,租期20年,用来养殖奶牛,种植玉米、小麦、草莓等。

根据当时报道,朝日绿源采取循环农业模式,投资300万人民币建造了堆肥工厂,利用农场奶牛的粪便和有机物生产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从而提高农作物质量,探索"循环型农业生产"。此外,朝日绿源还花200万引进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设备,为办公楼和农场解决能源问题。

10年后,日本朝日集团将投资多年、未能扭亏为盈的两家公司出售给了中国新希望集团。

朝日绿源农场从宠儿变成弃儿,探究其原因:1)日本经营模式在中国的水土不服;2)成本与回报的不对等;3)、公众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尤其是有机农产品的价格。

比如,朝日绿源农场的产品问世之初走进在一线城市的商超。其主要产品的价位是:草莓320元/斤,甜玉米8元/个,牛奶每升价格超过20元,以上价格均是国内最高端产品价格的数倍。

但不管何种原因导致有机农场的失败,核心是有机农业的整体商业环境和产业环境不成熟。

没有巨头,行业还处在红利期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全球有机产品市场规模达到900亿欧元(一年前为800亿欧元)。有机农业的最大市场是400亿欧元,德国--100亿欧元,法国--79亿欧元,中国--76亿欧元。

有研究指出,未来十年,中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2300万亩,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十足的潜力。

同时,有机农业领域依然还没有出现巨头型企业,85%以上的有机农场主规模和产业都比较小。继来者无论在规模化、业态上、产业上都有机会可以做强做大。

比如,法国的有机农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根据有机农业发展推广局数据,6成法国人每个月都会购买有机食品,甚至10%的人每天吃,仅有12%的人声称自己从没吃过,由此可见有机食品对法国人而言已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法国的有机产业很强。

我们发现,法国有机农业注重产业发展,这样加强单产的产业化,尤其是有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透过有机农产品变成有机食品或其他产品,就提高了有机农产品的溢价空间。比如:法国的葡萄酒、法国的奶粉、甚至法国的香水等等都是有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未来,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除了在认证、诚信发力之外,在有机产业上也需要创新与突破。

如此种种,或许,下面这个预言能实现:未来10年有机农业会领导中国农业市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