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但是随着传统农业被现代农业摒弃,我国的农业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有很多人不解,5000年的中国农业为何不如200多年的美国农业?而6.7亿的中国农业人口,生产力抵不过仅284万的美国农业人口。
美国用不到300万农业人口,准确的数字为2846389农业人口,制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制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国家;
而中国6亿人种粮,用比美国多出200多倍的人种田,仍不能解决自己的吃粮问题。
我们到底差在哪里?
1、农业从来都不是低技术的行业
说“236个中国农民不抵1个美国农民”,这话让我们很有些挫败感。
当然,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的客观因素。
比如说美国地广人稀,而我们人多地少。
我们也可以说美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广袤的平原,而我们有各种丘陵山地。

这些当然都是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这些。
也许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看起来平平淡淡的播种收割,看起来没啥技术含量的农业,其实是一个高科技行业。
这个行业涉及到化学、生物学、物理、市场营销等等。而且还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没有物理学和工程学,就只能靠天吃饭。
不下雨旱死,下雨太多涝死。
借助风车和水车以及沟渠,才可能做到“旱涝保收”。
遗憾的是,古中国在这方面一直是个短板:
我们的都江堰的确全世界独一无二;但用水车提水浇灌用风车排涝……
这在鄙视奇技淫巧的中国,它们一直不成气候。
大工程在行,小机械弱鸡。加加减减,古中国还算是一个主流水平的农业国。
但是,当拖拉机之类真正改变农业格局的机械出现后,中国和国外的差距就大的没法看了。

再来说说化学和生物学。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在过去,我们的确知道使用粪便给地上肥,也知道粪便需要先经过腐熟处理才能当肥料;还知道草木灰是好东西……
但是,我们错过了工业时代。
国外可以一边平地一边测出土地每一块的营养状况,然后对症施肥;
国内嘛……邻居用啥我用啥。

然后,就是良种选育问题。
早期是有意识的留品相优良的做种,从而慢慢改良物种;
之后的杂交时代我们虽然迟到,但拜袁隆平老爷子所赐,总算没有错过;
之后的转基因时代也不算太过落伍……
在这一块,我们做的可以算是及格。
如今,农药、化肥、种子,我们都学过来了,但我们的产量依然不高。
这又是为什么呢?
2、小农经济是一道过不去的坎
5000年的积累,说白了就是历法、良种和时令,很容易就能被人学了去;就好像近现代的化肥、农药和杂交育种理论很容易就被我们学会了一样。
这些方面并不容易拉开差距。
而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工业,基础是能源。
在这一方面,我们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稍微留心的人应该都知道,今年,河南很多地方,高粱、小麦、玉米歉收,为什么呢?
太干旱了。很多农民的庄家没种上,种上的也给旱死了。
这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面积。

尽管你一年辛苦到头劳作,有没有饭吃,还是要看老天爷。
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也不是。
我们还拿美国农业举例,这是卫星拍到的美国耕地。

大家可能很奇怪,为啥都是圆形,这样种其实是为了方便浇水。
每块地的中间都是一个小水井,接上水管就可以浇一圈。
这样干旱的问题就解决了。

再加上大型机械化耕种,美国平均每个农民可以管理上千亩土地。
美国2%的人从事农业,养活了其余98%的人口,甚至还成了世界粮仓。
而在我们国家,你想这么浇地吗?别说那些设备你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一不小心就会浇到别人家的地里。
机械化耕种吗?地块太小了,大的机械都进不去。
在这里,我并非要鼓吹美国,我也知道,我们的农业落后美国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我们人多地少,我们的地不好。
但一个核心原因是,小农经济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农业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需要规模化经营,更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来从事。
于是,农业经理人这个新兴职业,应运而生。
3、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农业的未来
什么样的人会去当农业经理人呢?
采访过很多农场才发现,大多数农业经理人,并不是种田能手,很多甚至对农业一无所知。
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白领、媒体人、大学毕业生。
但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农业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并不是谁都能做。
之前的一个学员,刚接触农业的时候,连一棵树要怎么种都不知道。
后来,参加各大农业培训;看到农业技师,她就抓着农业技师问;认识同行,她就找同行问。

很多新方法,她就在自己的园区先试,老百姓看她都在自己园区搞了,慢慢就有样学样。
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让农民看见实实在在的效益,他们才肯跟着你干。
如今带领的林地股份合作社,有万余亩土地,里面种有樱花、银杏、红叶桃等等。

他们用现代科学的方式统一管理:用微耕机翻地,用无人机施肥、灭虫,用先进的技术培育新品种。
以往人工做不均匀,而且几亩地都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但现在,一台无人机一天都可以打上200亩。

大家的生活一点点好了起来。
人们常说:“冬住三亚,夏住三郎。”
春天的时候,两万亩樱花基地,还会搞一场盛大的樱花节,有近10万人去观花。
既然来了,吃喝住一样都不能少吧。于是,搞起了民宿,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国家要现代化,农业也得现代化。
农民也不想做拖后腿的人。
网上有个网友如此说道,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说三农问题,其实,我们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不是三农有问题,而是,我们在现代化的路上,把农业抛下了。
几十年来,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我们的工业和科技,很多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由于种种原因,唯独我们的农业还停留在几十,甚至几百几千年前。
我们似乎忘记了,它原本可以成为国家经济的强劲动力,像我们的现代化工业一样光鲜亮丽。
而这其实是全国所有人民的期望,也包括田间地头的农民。
看着这些忙碌在农田里,干劲十足的年轻CEO们,我突然意识到,这迟到的一天,似乎正在万众瞩目中,姗姗而来。
内容来源:谈农业讲智慧、农业行业观察全网推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从农机补贴数据看市场:大疆农业无人机以近90%占..
中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开启“加速度”!..
【未来农业】谭正平:智慧无人农场——未来农业..
第8期乡村振兴管理师火热报名中,欢迎农业老板、..
【政策解读】14个农业重点项目申报指南..
【预制菜】专家预测:90%的预制菜企业将会被淘汰..
【政策通知】《畜禽规模养殖场减污降碳技术指导..
从传统到智能:数字农业的颠覆性革命..
站在未来思考当下,生态农业模式如何赢未来(附8..
【农业政策】2026年养鸡政策补贴有哪些?申请条..
十五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智慧农业管理成熟度认证..
【智慧农业】赵春江院士:农业大模型与知识服务..
【考证】第7期乡村振兴管理师招生火热招生,线上..
干货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农业品牌?附6个切入点..
【县域农业】湖南省:运用“四大法则” 加快湖南..
乡村振兴新范式:整村运营,不只是网红村的流量..
【数字农业案例】数字农场如何打造?天府见山农..
深度分析|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及方向..
【农业模式】做农业,这几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你..
【成员单位纳新】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欢迎老板..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
【预制菜】重磅分析!我国预制菜出海的趋势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