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尝试从“资源困境”中突围。然而,传统零散式、碎片化的开发模式,难以真正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反而常常陷入“投入大、回报小、依赖强”的怪圈。
在这一背景下,“整村运营”作为一种系统性、市场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破解乡村发展困局的关键。它不再局限于单点改造或招商引资,而是将整个村庄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进行整体策划、资源整合与市场化运营,唤醒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产。
下面我们将深入解析整村运营的核心逻辑、实践路径与未来方向,探讨它为何能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
01 整村运营的本质
整村运营是创新型乡村发展范式,以村庄为基本单元,通过整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全要素,实施系统规划、统筹布局与整体运营管理,推动村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度协同发展。区别于简单的招商引资,整村运营强调以市场化手段对乡村资源进行整体性盘活与重构,具体呈现三大特征:
01、空间整体性:告别“头痛医头”的碎片化开发
通过统筹整合农房、土地、山林、文化等全域资源,形成统一的“资源资产包”。例如,上海东厍村引入专业团队对全村农、林、田、水进行统一规划,拒绝“挑肥拣瘦”的开发逻辑,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02、主体协同性:构建“村集体+企业+村民”的命运共同体
不同于传统资本下乡模式,整村运营要求企业、村集体与村民形成协同关系,确保多方共赢。
浙江临安要求运营商必须整村运营,避免资本仅追逐单体项目利润而忽视村民利益,推动形成多方共赢的乡村发展格局。
03、时间延续性:拒绝“赚快钱”,聚焦长效收益
专业运营商与村庄长期绑定发展,整村运营不是“赚快钱”,而是要通过多元化业态组合,实现持续盈利与村庄可持续发展。如“满山乡遇”团队在东厍村投入3000万元进行改造,通过多元业态组合确保可持续回报,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富”。
案例点睛:苏州树山村通过17年持续运营,从普通山村蜕变为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的网红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5万元,其成功关键在于村企共建的“长期主义”逻辑。
02 整村运营的四重变革
整村运营打破传统乡村资源分散孤立状态,推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全要素整合,实现价值转化:
01、资源变资产:闲置浪费走向价值跃升
整村运营打破传统乡村资源分散孤立状态,推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全要素整合,实现价值转化:
产权破冰:浙江衢江区推行宅基地“三权分置”,允许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激活沉睡资产。
全域盘活:奉贤李窑村流转百余栋农宅,由中青旅打造“芳华李窑”文旅品牌,废弃房屋变身高端民宿集群。
数字赋能:绍兴建立“两山银行”云平台,实现资源线上建档、评估、交易,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02、产业生态化:从同质竞争走向多元共生
整村运营推动乡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化、融合型方向升级:
一产提质增效:陕南沔浴河村推广稻-菜轮作和富硒种养,亩产值突破万元;浙江青山村将污染竹林转化为生态研学基地,村民人均收入达3.2万元。
二三产融合创新:江苏周庄香村·祁庄打造“年代秀”主题民宿,客房单价达1200元/晚;昆山计家墩村以轻资产模式吸引50+文创业态,年租金收入超500万元。
IP差异化突围:苏州开弦弓村依托费孝通《江村经济》学术IP打造研学基地,文旅收入年增25%;淄博红叶柿岩借万亩红叶资源,建成综合型旅游区。
产业链条延伸:福建某村将茶叶种植与茶器制作、茶道体验结合,开发伴手礼系列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以上。
03、空间优化:从无序利用走向功能重组
整村运营注重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功能性,推动乡村空间从“低效闲置”走向“高效集约”:
功能分区:明确居住、生产、生态、文化等功能区,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微更新: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保留乡村特色风貌,避免“千村一面”。
基础设施升级:推动道路、供水、排污、网络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产业落地提供支撑。
04、治理协同化:从零和博弈走向利益共享
整村运营推动乡村治理机制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
村民主体激活:临安指南村运营师周静秋开发“打麻糍”体验项目,村民年营收近70万元,实现“体验促销售”的良性循环。
科学分配机制:安徽广德茅田村建立“土地租金+经营分红+就业工资”多元收益渠道,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浙江余杭永安村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水稻亩产值从2000元升至6000元。
决策赋权改革:建立村集体、企业、村民代表组成的运营管委会,保障村民知情权、监督权,避免“替村民做主”。
03 整村运营的进阶路径
尽管整村运营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多重挑战,亟需系统性突破。
01、人才技术断层:培育“乡村运营师”队伍
整村运营需要懂规划、懂运营、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浙江已开设专项培训计划,同时通过“周末工程师”“技术入股”吸引城市人才下沉。
02、产业同质化陷阱:拒绝盲目复制
避免盲目照搬“民宿热”“农家乐热”,应开展资源多维评估(生态/文化/经济价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
03、利益分配失衡: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防止资本侵蚀或平均主义,如余杭区要求运营商签订“对赌协议”,营收达标方可获奖励,确保村集体与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04 未来展望
整村运营的本质,是对城乡要素流动通道的重塑。其终极目标并非打造旅游景点,而是构建自循环的乡村经济系统:
01、从“输血”到“造血”,构建可持续的乡村经济体系
上海青浦岑卜村引入专业公司运营,预计村集体年增收100万元,告别政府单方面投入模式,实现可持续“造血”。
02、从“单体网红”到“全域振兴”,推动乡村发展“全域联动”
苏州计划2027年前打造30个整村运营示范村,推动“单点突破”转向“全域联动”,实现乡村整体面貌提升。
03、从“传统农耕”到“数字生态”,探索智慧乡村新路径
未来应探索“智慧乡村平台+轻量化应用工具”,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市场响应能力,避免脱离实际的技术堆砌。
实践启示:浙江临安洪村村从“四无村”跃升为“百万强村”的核心经验,在于坚持“运营商不能只赚项目的钱,而要让整村活起来”。
05 结 语
整村运营正将乡村振兴推向更深层次的变革——它不仅是空间改造或产业引入,更是对乡村价值生成逻辑的重构。当资源在市场化整合中焕发新生,当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受益者,当千村一面被个性IP取代,乡村才能真正走出符合自身禀赋的振兴之路。
这场静悄悄的变革证明:乡村的出路不在复制城市,而在唤醒沉睡于乡土中的独特生命力。而这把唤醒之钥,正握在整村运营的创新实践中。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深度分析|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及方向..
【成员单位纳新】欢迎加入数农俱乐部,邀请老板&..
家庭农场:中国农业正确的发展出路..
【考证】农业经理人技能证(第21期)10月7月报名..
四种模式十个案例,带你了解生态农场..
【考证】第7期乡村振兴管理师招生火热招生,线上..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模式..
农资店的4个商业模式,哪一个最牛呢..
【农业模式】13种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垂直农业:养活百亿人口的农业黑科技..
政策大趋势!智慧农业5大加速器
【农场模式】农旅融合盘活小型农场的创新路径..
【农资行业】农资“零售”店,如何做大做强?告..
重磅政策!“十五五” 时期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规..
【有机肥行业】2025 年有机肥补贴政策在国家和地..
【人工智能+农业案例】朝一养殖:如何玩转“人工..
聚焦农业科技!第四届“金扁担”农业现代化论坛..
【有机肥行业】2025 年有机肥市场爆发前夜:这三..
“品牌强农”怎么做?六大策略将品牌建设贯穿农..
【预制菜】预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张招商图谱”..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
【预制菜】重磅分析!我国预制菜出海的趋势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