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雄文!“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亮相:把蓝图变现实
乡村振兴
  
2021-02-18 20:04:59
[ 导读 ] 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乡村振兴扑面而来...

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2021年第4期发表“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的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文章从十一个方面总结了通过精准扶贫“攻克千年难题”的中国经验,从八个方面概述了“彪炳人类减贫史册”的中国贡献。

署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经成立。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国家乡村振兴局”为何而来?

把蓝图变现实

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关键是保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平稳。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5年过渡期”里,“国家乡村振兴局”很有可能就是机制、政策和工作衔接的第一部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怎样落实这一重要要求?就此,《人民日报》近期也刊发了一系列评论,探讨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核心内容

  2. 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3.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4. 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平稳

  5. 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6. 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7.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7篇评论的关键词囊括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重要保障和核心内容、改革、步伐、衔接、善治、粮食、生态。这也是蓝图变现实的几大重点。

再来回看12月28日至29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国家乡村振兴局”正是有效的衔接保障。

虽然“国家乡村振兴局”尚未挂牌,但是有行业专家推测,“国家乡村振兴局”将由原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扶贫办”)将改组而成,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聚焦脱贫后的巩固脱贫成果。

转重点开新局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提醒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不能因为脱贫攻坚取得成功就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思想,而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乡村振兴要振兴什么?这就是新局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来,乡村振兴内涵里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三年多来,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我们从几个方面看新局面里有哪些新成果。

  • 收入:中国农民收入连年增长,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 农村新基建:通信设施改善。目前,4G网络已覆盖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98%的行政村,下一步新基建、5G也要向农村延伸,硬件设施的改善将对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很大支撑。物流条件提高。依托逐步完善的农村物流网络,现如今,鲜活农产品,甚至边远地区“小而精”的特色产品,都可以通过电商网络快速直接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 农村电商上下行: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接近4000亿元,直播电商迅速兴起,许多农民通过短视频或直播销售自家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网上购买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

  • 创新创业农村创新创业更加活跃。很多农民工返乡和科技人员入乡创业,目前农村创业创新人员已突破1000万,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科技应用:手机变身“新农具” 。农民能力提升发展迅速,用手机学习、问专家成了新潮流。

此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顺利,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多元化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业产业类型和产品品种丰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观光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制度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在脱贫攻坚结束后仅仅几个月,“国家乡村振兴局”火速亮相,足以判断它将支持三农重点工作转移的落地,又将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为远景重当下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提出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处于什么阶段?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加快推进?

2021年1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等出席发布会。

关于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记者进行了提问: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提出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处于什么阶段?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加快推进?

我们从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的刘焕鑫的回答可以看出远景实现的几个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①设施水平稳步提升。

②科技支撑明显增强。

③绿色发展实现关键转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加快三个体系的建设:

①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乡村产业,重点是建设“三链”,即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贯通供应链,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提升价值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②加强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加快生产体系现代化。重点推进“四化”,即推进设施化,切实改善田间生产条件;推进机械化,研发推广实用高效农机;推进绿色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数字化,着力打造智慧农业。

③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经营体系现代化。重点培育四类经营主体: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高规模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三个现代化背后都需要“现代的农业人”。

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人才振兴成为了重要的胜负手。尽管象征着未来乡村人才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已基本形成,但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体系,特别是培训主体、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尚未完善,导致乡村振兴“缺人”现象仍比较严重。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已达2000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300万。

从“现代的农业人”的需求来看,当下最重要的仍然是解决农业人才留在农村的问题,一是培育能使用现代化技术的本土人才,二是引进能留下来的农业人才。

长远来看,乡村人口流向城市是必然。农村人口减少,人均耕种面积上升将对种植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谁来种地,谁能种好地,成为了乡村振兴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国家乡村振兴局”将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如何培育人才以支撑2035年的农业现代化达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国家乡村振兴局”给了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上的保障与信心。

内容来源:求是、南方都市报、每日电讯、农业行业观察全网推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