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是急需破解的问题。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农民们把土地托管出去,只等秋收时节,迎接收获,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农二代”不会种地,也不想种地
相比于父辈留守农村勤勤恳恳地耕田种地,中卫乡浍史村35岁的“农二代”李锁菊早就厌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活法。
“外卖点餐连做饭、洗碗都省去了,谁还愿意去种地呢?”李锁菊说,种一亩麦子需要忙活四五个月,刨去成本后纯收入三四百元,还不如自己在镇上饭店打工,一个星期就能赚这么多钱。
李锁菊的丈夫李长军在内蒙古当包工头,见多识广唯独不会种地。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希望通过奋斗,融入精彩的城市。
农机手李玉林活跃在田间,给远程种地的农民们代劳农事。他驾驶自走式喷雾机进入农田,喷雾装置伸展喷雾架后宽幅达15米,可以均匀喷洒农药或液体肥,一台机器一天可以打药400亩,相当于40个人的工作效率 李虎威 摄
年轻的不想种地,年老体弱的种不了地。浍史村总共3400多人,常住人口1500多人,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出不去的”。73岁的马天云前几年动了一次大手术,基本干不了重活。舍不得把4.2亩地荒了,勉强上地播种后,便不管不问,靠天吃饭。
愿意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根本原因在于粮食种植效益低,与农民致富愿望不符。”翼城县农业农村局经服站站长张子峰说。
新兴主体的困惑
有调查发现,玉米价格的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承包的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经营压力加大,土地退租的苗头就随之出现了。河南新乡延津世纪富合作社理事长赵国换说,合作社共流转1800亩地,合同签了10年,虽然还没到期,但预计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土地流转的速度也放缓了许多。
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更加收紧,让新型主体日子更难。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5年都找一家银行贷款,一笔钱要交双份利息,贷完先存回去,再贷出来。但有钱就比没有强,没想到,去年银行听说种粮赔钱,今年不给贷了。”到现在,一说是种地的来贷款,银行几乎都不放贷。
如此一来,合作社运营也步入困境,甚至名存实亡。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土地流转成本涨得太高了。如果是延津县农户间小规模流转,每亩租金600—800元,但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流转,每亩租金要到800—1200元。种地想挣钱?基本不可能。
然而,这些问题和结构调整比起来都不是大问题:小麦收完了种什么?某些方面的补贴政策什么时候才能出台?原本要种的品种如果不能种了,农机成本又如何解决?
问题总是解决了一个,就又来了一个。
足不出户下订单,请来“保姆”把地种
眼下正是农民最忙的春耕时节,但李锁菊很悠闲。躺在炕上往手机里输入地理坐标,再微信支付140元,很快就有附近的农机操作手接单,赶到李锁菊的4亩农田里打药除草。
这种类似“点外卖”的操作背后,是农业生产托管,农民只需要在手机App上下订单或电话预约,就会有职业农民上门干活,耕种防收等农活不再需要自己动手。
翼城县政府建立了管理调度平台,全县600余台农机、200架植保无人机全部安装GPS数据传感器,耕地角度、耕地深度、达标面积等各项卫星监测数据一目了然,既规范农机市场,也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李虎威 摄
农业生产托管既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因为统一经营降低了种地成本。托管机构被农民们叫做“田保姆”,负责种子供应、耕地、播种、施肥、打药、收获、销售等全过程。卖粮后,从售粮收入中扣除托管费用,剩余归农户自己。
“外出打工更安心了,再不用操心种地的事。”村民史学慧在新疆打工,家里2.8亩小麦地一度撂荒。农忙时也想回来种地,但2.8亩麦子的净收入最多1000元,还不够路费、误工费。托管后,种地成本更低,收益更高,到了收获季节,粮食就送到家门口,或者粮款直接进账。
无人机飞手正在田边校准农业数据 李虎威 摄
“从采购种子、化肥,到耕地、浇水,再到收获,我们全都代劳了。”翼城县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新翔丰公司负责人李学峰说,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体、乡镇农业生产托管中心、村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站这“三级体系”共同构成托管机构,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农民稳赚不赔,乡村振兴添动能
“土地流转改变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而托管只是劳务托管,土地经营权还在农民手里。”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柱说,土地流转后进入大户或合作社,什么收入高就种植什么,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附加值。而托管后,土地种什么农民自己说了算。
农业托管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山西省翼城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植保作业人员在田间进行除草作业 李虎威 摄
而且,托管不需要支付土地流转费,目的是解决青壮年劳动力不会种地的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现代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为防止天灾或管理不善引起的减产或绝收,翼城县将引入农业受益险,保证农民收入。即使粮食绝收,农民也能收到每亩400元的保险兜底。投保费由村集体向保险公司支付,每亩地80元保费,政府筹资72元,农民只需缴纳8元保费,稳赚不赔。
农机手接单后,前往农田进行农业劳务服务。图为给自走式喷雾机加注“除草剂” 李虎威 摄
2020年,翼城县有21个行政村的1.3万名农民将8万亩土地做了托管,占全县土地的14%。翼城模式也被列为全国农业生产托管的20个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土地托管面积,给广大农民当好‘田保姆’。靠科学种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安心打工致富,为乡村振兴添动能。”翼城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来源:半月谈、人民日报等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1200亿智慧农业市场爆发,特别是AI+农业,重塑产..
生态农业势在必行!这8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需要知..
【县域产业】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
【政策解读】划重点!2025 年乡村文旅数字化四大..
【乡村振兴案例】河北沧县:以枣为势,打造乡村..
理论研究!培育县域富民产业的主要路径..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模式】乡村振兴:浙江“片区组团”的8..
【农业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7种类型..
【行业报告】预制菜行业大爆发!2026年将达10720..
深耕十一载!丰农控股:推动“AI+农业”走向深水..
【县域农业案例】优质农林产品如何进行电商蝶变..
乡村振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做法及..
政策青睐!数字乡村如何从“盆景”变“风景”(..
【预制菜】2025预制菜趋势预测:聚焦大单品,迈..
农业项目为何难成功?一个价值万金的“铁三角”..
立卓信息携手神农智慧农业亮相第九届国际智慧农..
欢迎报考乡村振兴管理师,非常适合大学生、乡镇..
【证书推荐】农业经理人技能证(第19期)7月4月..
持续4天!第九届中国(南京)国际智慧农业博览会..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