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电商进农村,可以有效农民发挥本地特色产品的优势,打造县域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城乡融合,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2020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三农”工作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好新阶段的“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并进一步提到“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农村电商助力打造县域农业全产业链,能够有效促进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等地方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符合乡村振兴大战略的需要。
首先,电商进农村助力农产品上行,增加农业收益。电子商务赋能农业部门的突出表现:一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进而增加农业收益;二是汇集消费需求大数据,使个体的农户生产符合广阔的市场需求。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县域电商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2693.1亿元,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农村电商有效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在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创新有助于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交易环节繁多、产业链整合度不高的问题,加速打通农产品供应链、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低成本对接,进而提高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解决乡村振兴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其次,电商进农村能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创造就业机会。电子商务创新了农村的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农村电商发展的催化之下,农业、包装业、物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关联产业易于结合,电商服务、休闲旅游、特色农产品、观光农业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一方面,直接带动了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得以向农村地区倾斜;另一方面,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旺,从而为农村地区创造了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就业创业机会,拓宽了农村居民的增收渠道,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从而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能。
再者,电商进农村有助于打造县域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城乡融合。通过电子商务,农村居民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城市居民获得新鲜实惠的农产品,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差距大大缩小,城乡现代生活条件差距的缩小势必会推动城乡生活一体化,进而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流动与融合。从农田到餐桌,从偏僻乡村到繁华都市,电商把城乡距离缩短到一个订单的长度,特别是依托于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商能够高效连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顺畅城乡之间生产与消费的对接,让农民更多的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最后,电商进农村激发农村消费市场,满足消费需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9年,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0332亿元,增长9.0%,增速快于城镇1.1个百分点;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乡村消费市场增速仍高于城镇,表现出较强韧性。2021年一号文件提到,要“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基于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的发展方向,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其开发对于推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的形成意义重大。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完善农村电商的商品下行功能,为农村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激发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释放出巨大的农村消费空间。
自2014年开始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八年提到电子商务,从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到“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成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未来随着国家推动“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物流设施的配套,“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产业链发展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搭建,以及“实施数字乡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农业现代化推进意见的指导,电商进农村一定会持续发挥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内容更为丰富的作用,不断助力县域农业全产业链的打造。
*作者林海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雅淇系中国农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生,已经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3-02。
内容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林海 胡雅淇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村电商】2025农村电商全景洞察:政策赋能、..
竞争惨烈!农资行业7条创新之路,引爆未来农资..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
【创业】事关创业!人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重磅意..
农产品电商五大模式大决战,供应链决定生死局!..
乡村产业振兴 21 种模式,构建文化旅游生态圈,..
【政策解读】标准|休闲农庄建设规范(农业行业标..
【精准农业】精准农业下的智慧农机:农业机器人..
案例剖析!“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方法可..
【农业机器人】这款农业机器人亮相央视!1台顶6..
2025农业迈入AI元年,或将引爆农业新一轮变革..
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模式与对策..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农村电商:进入3.0时代,不是建群而是建网!..
【农场经营】休闲农场和村集体,如何打破“单打..
【世界农业案例】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产学研用新范式: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
【县域经济】2025年壮大县域经济怎么干..
乡村振兴多元产业发展23种模式与实施建议..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