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养猪不易!牧原、双汇、温氏纷纷抱团取暖,2022年或会更难
养殖
  
2022-01-07 22:03:53
[ 导读 ] 2021年难,2022年更难!养猪巨头纷纷抱团,养猪行业何去何从?

作者:老猫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产业●科技●商业)

养猪行业越来越难,不仅仅是价格跌跌不休;更要命的是:行业竞争力的比拼除了价格之外,科技、效率、领导力等综合能力成为企业的新武器...

如此,养殖行业才会进入一个健康有序的大环境,行业才会更加进步!

目前,养殖行业在提升效率方面,资源整合或重组成为企业比较热衷的一种战略形态。不管是企业内部亦或是企业外部,通过资源整合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产业协同正成为趋势,在某种情况下,资源整合的方式也成为拯救企业的颓势的主要方式。

从行业发展来看,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已经成为养猪行业的新形态。目前,中国的养猪大佬、养猪巨头、养猪上市公司正加速抱团与整合...

这是行业进步亦或是企业的无奈!

一、猪王与肉王的抱团:身体在一起,心或不在一起

新年刚始,也是各大企业布局已经拉开序幕...

2022年1月1日,河南农业界两大龙头搞起了大动作——双汇发展与牧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签约仪式在漯河举行,双汇发展总裁马相杰、牧原集团副总裁秦牧原分别讲话。

根据公告显示,双方合作内容主要涉及生猪采购方面,强调点对点的直销方式。公告显示:“甲方(双汇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天 24 小时、优先收购乙方(牧原股份)直供生猪;双方约定供应量、价格、运输方式等,实现点对点直供。当生猪价格低迷时,甲方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对乙方的生猪采购力度,有权享受乙方所有相关的生猪销售优惠政策。当市场价格高涨时,乙方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对甲方的生猪供应力度。”

对于上述合作模式,牧原股份认为,以往公司销售生猪给双汇发展的方式有通过经销商销售、点对点直接合作,此次战略合作旨在探索加强点对点直接合作,减少中间商,降低双方成本,这对于双方都将有利。

对于双方的合作,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承启也指出,双汇深耕屠宰加工,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牧原深耕生猪养殖,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企业发展里程碑上重要的一页。

其实,作为河南的两家头部肉食产业链企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业务发展上,双方都想将触角延伸至上下游,一直被视为对方“主要的竞争对手”。

一份报道显示,2011年瘦肉精事件爆发后,牧原股份曾经找过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提出双方在生猪养殖上合作,被万隆拒绝。此后,由于猪企希望削弱“猪周期”的负面影响,屠企希望保证稳定供应,增强核心竞争力。一个向上,一个向下,都瞄向“全产业布局”,逐渐也产生了竞争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意指“全产业链”的两家巨头,此次战略合作或只是短暂过渡。根据协议公告,双方合作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为期三年,差不多只是一个4年的“猪周期”长度。

透视过全行业的案例,强者的合作都很难“以心换心”,只有资源互补或两者地位不平等者才能走的更加紧密。任何2个强势的人或实力相当的人在一起很难迸发出“爱的火花”。

牧原股份与双汇发展的合作成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二、温氏股份与象屿集团签订战略:无奈之举

其实,除了牧原与双汇的合作,作为养猪行业曾经的大佬——温氏股份也加速抱团步伐。

2021年12月29日,温氏股份总裁助理孙芬一行拜访象屿股份,象屿股份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承扬等热情接待。双方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粮源供应、物流运输等达成合作共识,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交流、延伸合作广度。

座谈会上,双方深度总结了近年的合作情况,并互相分享运营管理创新经验。

目前,象屿股份与温氏股份的合作产品日益丰富,孙芬总裁助理高度肯定了双方合作成效,并建议可将温氏股份在产品配方、技术研发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象屿股份在物流运输、粮源产区等方面的核心优势相结合,共建区域合作生态圈。象屿股份范承扬副总经理表示象屿股份在产品供应方面与温氏原料需求高度吻合,未来在技术研发、行业研究领域能进行更深入的对接,进一步加强战略协同。

农业行业观察认为,温氏股份这次合作是希望深耕区域合作伙伴,借助技术与产品优势补强自己的弱势,实现企业低成本的发展。

其实,对于温氏股份来说,2021年是困难之年,亏损等负面信息伴随了一年...

在猪周期下行之际,温氏业绩差强人意。今年一季度,温氏股份公司还能实现盈利,二季度则为大幅亏损。

温氏股份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34亿元,去年同期为359.68亿元,同比减少53.34亿元,下降幅度为14.83%。其实现的净利润为-24.98亿元,去年同期为41.53亿元,同比减少66.51亿元,下降幅度达160.14%。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31.52亿元,同比下降174.75%。这是2015年以来温氏股份首次半年度亏损,也是其迄今为止最大一次亏损。

农业行业观察记者发现,温氏股份被同行“割了韭菜”。温氏公司高价向外采购猪仔,导致养殖成本较高,遇上饲料价格上涨、肉猪价格下跌,导致其经营亏损。为了应对风险,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债务增加约180亿元。

在利润高压之下,温氏也逐渐把重点发力屠宰与食品加工,打造全产业链条,以此平抑猪周期的影响。

温氏股份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梅锦方媒体采访中表示,从2018、2019年起就逐步布局生猪屠宰业务,作为延伸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发展方向。

透视发现,未来温氏将按照“82 ”比例进行布局屠宰业务,“五五”期内计划竣工设计产能1250万头/年。预计今明两年拟新竣工产能约400万头,至“五五”期末屠宰加工产能达1400万头/年。同时,温氏已组建了专业团队,在国内中心城市布局分销中心,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扩展销售渠道。

术业有专攻!每一家企业战略布局一定要在自己的“术业”上,否则,输是必然的。近些年,温氏股份从TOB转向TOC的业务布局似乎不太成功,比如,温氏生鲜成为温氏股份的“鸡肋”。

或许,温氏股份打通产业上游下游,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

三、抱团搞产业链,是企业的救命稻草吗?

近些年,农业产业链成为政策的香馍馍。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发文表示,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

比如,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的农业“链主企业”,打造一批全产业链价值超百亿的典型县。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长全介绍,农业全产业链就是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环节,各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认为,目前,农业产业链推进基本上由政府依托政策推动,以此破解一二三产业资源联动和资源短缺难题。尤其是,借助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但是,企业的产业链创新与推进最需要依托自身优势的技术或者产业;否则,重资产的产业链布局会导致企业资金与资源的困局。

比如,雏鹰农牧就是受产业链布局之累,陷入申请破产重整的泥潭。

透视多个案例发现,很多大的企业巨头,在打造全产业链的过程中,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作为龙头企业的中粮集团,如今其多项业务发展遭遇困局,其全产业链之路已经遇到不少的麻烦。

联众智达咨询集团创始人何慕也表示:近些年来,全产业链经营被当成不少企业的发展战略,除了极个别企业,因抢占资源而占了些便宜的,好像并没哪个企业能取得成功。

目前,双汇和牧原都在发展上下游产业链,以此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产业协调,同样有希望也有困境。

近期,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对媒体表示:2022年,肉类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猪周期拐点,按照既定的‘十四五’规划,企业将继续向上游完善产业链,加快屠宰业升级改造,向规模化、自动化、信息化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产业链布局上,牧原股正在借助生猪成本优势及规模一体化经营,打造生猪完整产业链。

牧原股份董事长、总经理秦英林也表示,一体化的产业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有效避免了市场上饲料、种猪等需求不均衡波动对公司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可控,增强了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众所周知,发展产业链核心是资金与资源的投入,资金的跟不上,产业链必将是“一场春梦”而已。

双汇发展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双汇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58亿元,同比下降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34.53亿元,同比下降30.08%。除此之外,双汇还深陷经营困局,产业链的优势又到底在哪里呢?

牧原股份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牧原股份子公司商票逾期事件持续发酵,导致股价震荡。2021年12月份,牧原股份大幅低开,全天低位震荡,收盘放量下跌逾5%,换手率逾3%。根据公告显示,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的养殖成本在15-16元/公斤左右,自今年6月以来养殖业务处于亏损状态,还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资金链紧张的担忧。

总体来看,除了受困于经营、行业的不利情况,牧原股份、双汇发展双双抱团取暖的意味也十分之重。

2021年刚刚结束,但是2022年养猪行业及产业困境依然凶险;或许,抱团是最好的出路吧。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