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败在哪里?曾经年销售额破10亿,中国牛肉巨头“全线崩盘”!
养殖
  
2022-10-10 20:58:31
[ 导读 ] 什么一个有着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会走到如今破产清算的地步?这给其他企业带来哪些警示?

从去年3月份被曝出深陷债务危机,仅仅过去1年多的时间,伊赛牛肉全线崩盘了。近日,博爱县人民法院官网一则“关于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选任管理人的公告”,将这个沉寂一年之久的昔日“牛王”再次带入众人视野中。为什么一个有着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会走到如今破产清算的地步?这给其他企业带来哪些警示?

昔日龙头企业破产清算

伊赛牛肉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0年,伊赛牛肉登陆天津交易所;2011年,伊赛牛肉国内最大的肉制品深加工生产线开始兴建,与之相匹配的,年屠宰量10万头的肉牛屠宰基地也同步动工;2015年,伊赛牛肉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2020年4月30日伊赛牛肉公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伊赛牛肉实现营业收入27.17亿元,净利润4290.44万元。截至2019年底,伊赛牛肉已经具备肉牛年屠宰30万头、10万吨肉制品深加工能力。

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其创始人买银胖在202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才放声“未来5年内要建设3000家新零售体验加盟店,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当时的他,或许怎么也想不到,短短两年后,伊赛牛肉便从高峰期年销售额27亿元的“中国牛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进入到破产清算的地步。

9月2日,博爱县人民法院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该院拟受理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决定采取竞争方式选任管理人,报名期限截至9月13日。

公开信息显示,其两任董事长买银胖、皇甫幼宇目前均被限制高消费。其股东丁云、董事丁冲锋同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

其关联公司,包括修武县伊赛牛肉有限公司、内蒙古伊赛牛肉有限公司、郑州伊赛牛肉有限公司、修武县伊赛饲料有限公司、焦作市劲牛养殖有限公司、内蒙古伊赛饲料有限公司、内蒙古伊赛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修武伊赛肉牛养殖公司等8家公司均在失信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行列。

破产背后原因:快速扩张和粗放管理

探究伊赛牛肉破产背后的真实原因,还是企业内部出现了问题。

连年以来,因追求快速规模化和全产业链控制,伊赛牛肉在自身盈利水平始终较低、缺乏长期管理经验和实力积累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推动论”的“发展快车道”,不停投建新厂、新分公司、新专卖店。

由于盲目扩张和资本运营,伊赛牛肉的资金链逐渐难以维系。陷入债务危机之前,伊赛牛肉曾被投资机构广泛看好。

从养殖基地、屠宰场到B端销售,再到后来成立熟食公司、终端专卖店,进军C端,伊赛牛肉四处攻城略地,一路加速扩张。快速扩张和资本运作导致的资金链紧张问题,就在疫情的催化下暴露了出来。

公司2020年半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2.52%;净利润亏损2286.96万元,同比下降158.78%,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达2332.98万元,同比下降160.75%。

此外,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62亿元,主业造血能力已严重不足。

一位熟悉伊赛牛肉的业内人士称,其资金链陷入紧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低质量、低效益运营导致企业看上去很繁荣,实则外强中干,禁不起风吹浪打。“粗放式的管理和运营,导致企业运营中间出现很多跑冒滴漏的现象。管理的企业和资金规模越大,对企业家的能力,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就越高。前几年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很多企业纯粹靠资金的驱动,但是其实他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跟不上。一旦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政策发生变化,很多积攒问题一下就暴露出来了。”

此外,其前期和许多大型B端企业的合作,也是诱发资金链紧张的另一个原因。“这种大型的企业,一般都是企业团购模式,对产品拥有很高的议价权。表面上看销售量上去了,但是其实利润很低。”该业内人士介绍。

启示:养殖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这几年,搞养殖的日子都不好过,回顾众多肉牛养殖屠宰企业似乎发展都不太顺利,科尔沁牛业陷入管理权争夺“大战”,黑龙江恒阳牛业被债权人大连桃源荣盛市场有限公司向齐齐哈尔法院申请破产重整,陕西秦宝牧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这些企业缘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究其原因是这个行业牵涉面广、产业链长、资金需求量大、管理要求高。

这似乎也成了一些农牧企业跳不出去的难题:企业规模太小了、不打造全产业链,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而一旦形成全产业链的规模效应,企业在资产运营、资本运作、贷款融资等方面不好把握平衡,承受不了外界的各种风险。

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该如何前行?

首先是风险和危机意识。企业在发展时,需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扩张。特别是在相关政策较为宽松,融资门槛较低时,更要警惕风险。

其次是在“专”字上下功夫。无论有多少风口,企业都需要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深做透。在本地市场尚未完全“吃透”,人才和管理跟不上时,切忌跨区域经营。例如双汇都在向外界传递“专心做好杀猪卖肉一件事”的信号,牧原则专注于生猪养殖,将一个领域做大做强,做到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一流。

第三是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当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后,一定要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并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方向靠拢。

内容来源:河南商报、餐饮O2O、农业行业观察全网推荐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