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专家会客厅,随着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为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传统的生猪养殖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生猪市场需求。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养殖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方向。针对新时代“我国智能化养猪发展与趋势”,我们今天就为大家请到了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畜牧所研究员王树华老师。王老师您好。
嘉宾: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王老师,请您谈谈什么是智能化养猪技术。
嘉宾:智能化养猪技术是指以智能装备、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要素,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猪只环境和生长过程信息采集,使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决策和控制,实现猪只养殖信息全面感知、环境精准调控、精准饲喂、自动清粪与智能监管等功能,以逐步实现无人化养猪的下一代新型养殖管理技术。
主持人:接下来,请您谈谈智能化养猪的现状是如何的。
嘉宾:智能猪舍是根据猪只生活习惯结合智能化猪只养殖技术,以只需个别养殖管理人员或者无人化养殖为目标,进行设计的规模化猪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设计智能化楼房进行养猪的概念,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因为楼房养猪具有占地面积小、管理效率高和疾病防控效率高等优点,所以目前不少公司都在准备着建楼房进行养猪。
主持人:王老师,那这个环境监控可以使用智能化设备吗?
嘉宾:可以。环境监控以各种传感器进行环境监控,当环境发生异常时,使用自动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环境调控,让猪只一直处于舒适的生活环境中,环境调控基本实现。通过环境调控保持猪舍环境的卫生整洁,不仅有利于猪只育肥,还能防止疾病在猪只之间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猪舍正逐渐实现通过智能设备实现湿度调控、温度调控、空气质量调控、光照调控和排泄物清理等功能,并且我国环境调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相关的研究也较多。
主持人:看来我们的猪舍设计以及环境监测都可以用到智能化的手段了,那在饲喂方面我们该怎么做呢?
嘉宾:智能饲喂也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视觉、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根据猪只生长需求进行分析,实现猪只自动化精准饲喂。目前,我国小规模养殖场大部分依赖人工饲喂模式,而大、中规模养殖场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饲喂和半自动化饲喂。虽然精准饲喂和精准调控由于成本仍然较高难以推广,但是目前可以通过限喂式自动喂料技术达到精准饲喂水平。
主持人:那目前还有一些什么样的装备,可以让我们的养猪业更加的智能化呢?
嘉宾:巡检机器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辅助,代替人的双脚进行猪场巡逻,对猪场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理。巡检机器人是智能化养猪技术中研究成本和制造难度最大的装备,也是智能化养猪实现无人养猪厂的必备装备。巡检机器人目前分为轨道机器人和走地机器人两种。轨道机器人主要通过在猪场上方设计轨道,实现机器人定时巡检。
主持人:王老师,那新时代智能化养猪更多的是智能化的管理。接下来,请您谈谈智能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嘉宾:智能管理技术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能体现。
01、智能检测
智能检测主要是通过彩色摄像头、红外线摄像头、3D摄像头和耳标等进行数据采集,然后使用算法对猪只进行行为监测、体温监测、体尺测量和体重估算等操作。智能检测算法是智能化猪场的眼睛,为智能化猪场分析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02、智能分析
在获取猪只信息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云存储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结构化存储、数据备份和数据分析等操作,其中数据分析包括体温分析、行为分析、运动量分析、体重预估和背膘分析等。我国正处于对上述数据积累向大数据健康监测研究的过渡阶段。
03、智能决策
智能决策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物联网等多种技术,对产业和市场进行及时地分析、判断和行动。进行智能决策是企业和国家发展智能养殖的源动力,是企业和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利润和企业竞争力,可以帮助国家实现宏观调控和产业布局目标。
企业通常是通过构建自己企业级的物联网系统、生产管控系统、溯源系统和全链条大数据平台等,实现养殖环境和生长过程信息的全面感知、精准决策和溯源服务,进行智能化调控,从而使企业的生产利润最大化。
主持人:那您刚刚说到的这个智能化、信息化的养猪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养猪来说的话有什么优势呢?
嘉宾:人工智能在养猪方面的优势,从几个方面可以体现。
01、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调控
通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生猪养殖中来,对猪场可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控制。以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为例,首先,是实现自动供料。系统通过储料塔,实现从自动下料、自动识别到自动控制供料量的全自动控制。其次,是实现自动管理。通过设定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完成猪舍内温湿度、采光、通风、卷帘开闭及母猪发情鉴定等生产要素的全自动管理。再次,是实现数据自动传输。猪只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可以实时传输并显示在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个人手机终端。
02、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解决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深度拓展和降本增效问题,还能够形成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一是可减少猪场饲养管理人员,降低人工成本,并且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两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存栏500头母猪的种母猪场。二是减轻了猪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如使用了母猪智能饲喂系统的猪舍,猪舍内饲养管理人员进行配种、转群、观察及处理等操作将不超过1小时。三是能够提高猪场的PSY和MSY,即每头母猪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和出栏肥猪数。采用智能化养猪技术,能够破解配种难题。传统的配种计划大都是靠人工经验来定制的,而利用人工智能科技能够挖掘掌握任意一头种母猪的历史数据,可动态匹配最适合的公猪与其配种,以便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
四是降低了猪只发病率。智能化养猪可以减少饲料在运输和饲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减少饲养人员进入猪舍的次数,减少饲养人员与猪只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母猪群暴发疾病的风险。五是养殖整体经济效益好。通过对猪场实施高度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了对猪群母猪的个体差异化管理,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对养猪生产造成的影响,养殖整体经济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03、人工智能饲养过程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的要求
人工智能饲喂系统遵循了动物生命活动规律,提高了动物福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猪场全面放弃使用定位栏,采用大群养殖模式,让每头母猪的活动面积有所扩大,让母猪能够随意运动。母猪活动范围的增加使其肢蹄病减少,利用年限增加,同时还可以减少死胎率,提高产仔数。二是群内母猪实行随意组合、自由分群,降低了猪只的应激反应,能够在大群饲养模式下精确定制个性化供料时间,从而实现对母猪个体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在母猪智能饲喂管理系统中,能够自动实现特殊猪只的识别及隔离。通过对母猪个体特定行为学特征的自动监控,辅以特殊的个体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母猪发情、返情、流产、发病等特殊个体的自动隔离,可大大减少人工观察的工作量及主观原因产生的误差。4.实现生产数据的高度智能化
使用猪场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化饲喂系统的猪场,能够自动完成对猪只体重、采食情况等生产所需数据的监控,为猪场管理人员提供精确的管理数据。这些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中心控制电脑完成对猪群每一个阶段生产数据的辅助分析,并制出各种生产数据报表、分析报表,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04、有利于提高猪肉质量并实现安全可追溯
通过猪生产质量可追溯信息系统记录猪肉食品各个环节,保证食品安全。
主持人:人工智能技术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有没有一些劣势呢?比如说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难题呢?
嘉宾:有。
01、人工智能养猪陆地存在的技术难题
智能化养猪大多数技术没有正式落地,还处于“概念”层面或研究层面,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如猪脸识别不准确,后面的所有操作及其数据都不具备任何意义。在猪脸识别技术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足是:猪生长周期短,外貌变化快,识别难度高,而且猪总是要动,很少能正对镜头,导致数据采集难度高,对于大型猪场现阶段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如何实现猪与猪之间的精准识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02、人工智能养猪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一是适应人工智能养猪需要的人才匮乏。从2008年开始,国内一些规模猪场相继采用妊娠母猪大群电子饲喂站,由于设备复杂,需要员工素质较高等原因,在国内目前猪场员工素质条件下,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生产效益,甚至出现管理混乱,猪场生产成绩反而下降等情况。还有这些智能化养猪设施设备对厂家售后服务要求高,对猪场员工素质要求高,要懂电脑,会软件,所以在中国目前猪场人力资源条件下基本上无法使用。二是智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我国养殖设备智能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智能化进程,设备稳定性和精准度较差,故障率较高,投放市场前缺乏严格的质量检测鉴定,后续服务也不到位。三是人工智能养猪成本高。目前,无论是智能化大数据平台还是智能化设施设备,对于中小型猪场来讲价格仍然偏高,进口设备的价格更高,导致推行困难。四是人工智能养猪存在风险。在智能化养猪过程中,一个数据或一个程序的错误,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 出现问题后,责任很难界定,处理的成本也比较高。
03、人工智能养猪共享资源不足
人工智能养猪在国内起步较晚,尚需要发展时间,资源也不充足,猪场之间共享的平台或大数据缺乏。因此,特别需要打通养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多的跨行业、跨环节的合作。令人欣喜的是京东云、农信互联、天兆猪业等企业去年成立了一个智慧养猪联盟,在智能养猪上协同并进,共同发展。阿里也与华西希望特驱集团、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签署AI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对阿里云ET农业大脑进行针对性训练与研发。通过各方联合,进行信息共享,共同完成智能猪场的开发与训练,共同推动国内养猪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好的,王老师,我们了解了人工智能养猪的优势、劣势。那接下来请您谈谈智能化养殖需要攻克的一些技术难关是什么。
嘉宾:智能化养殖过程中,急需攻克的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智能化养殖猪舍禽舍的关键技术研发
(低碳畜禽舍建筑方法、标准与设计软件,虚拟畜禽与数字孪生系统,规模畜禽舍智能建造技术,现代畜禽舍智能化系统与配置技术等。)
2.畜禽舍场景自适应智能环控系统的研发
(多元环境参数采集智能节点/设备系统,智能喷淋装备、靶向通风系统、节能高效智能风机等智能环控系统与装备,自适应智能环控器等。)
3.现代畜禽场物联网系统装备的研发
(多元环境+畜禽全体/个体信息物联网,精准饲喂物联网,产品追溯物联网等。)
4.畜禽养殖自主作业机器人的研发
(智能配料、送料、推料机器人,灵巧智能作业机械臂及其机器人系统,断喙免疫一体机,多机协同作业技术等。)
5.畜禽智能饲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装备的研发
(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畜禽精准饲喂与精准补饲装备,病死动物绿色高效无害化处理装备等。)
6.畜禽疫病智能诊断与工程防控技术装备的研发
(疫病智能诊断与预警系统,空气过滤、净化与尾气处理系统,“舍-场-区”智能消毒系统、智能“洗-消-烘”系统,智能免疫系统等。)
7.畜禽健康养殖先进传感器与传感系统的研发
(适应畜禽舍场景的温度+气体+粉尘+VOC专用传感器,奶流量+体细胞+乳脂+乳蛋白传感器,畜禽体温、心率、呼吸率等生理监测传感器,环境微生物传感器等。)
8.畜禽表型与健康感知技术系统的研发
(个体标识,体尺体重与行为生理智能感知装备,健康智能感知装备,智能穿戴式系统装备,自学习智慧管控平台等。)
9.畜禽粪污资源化高效利用装备的研发
(高性能固液分离机、智能计量装备、卧床垫料可再生装备、粪污还田罐车、覆膜堆肥系统等。)
10.畜禽场智能化解决方案大语言模型的研发
(智能化案例调研,标准化智库数据池,需求响应及方案评估模型,大语言模型应用平台等。)
11.畜禽场碳足迹追踪与碳排放核算大数据平台的研发
(畜禽场关键碳排放环节全覆盖监测系统,碳排放实时核算系统等。)
12.畜禽福利化养殖工艺及配套装备的研发
(不同畜种和生理阶段畜禽福利化养殖工艺优化配置技术、福利化养殖配套装备及评价软件等。)
主持人:我们今天以新时代我国智能化养猪发展与趋势为目标,从智能装备和智能管理两大方面,分析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进而指导未来智能养猪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养猪智能技术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非常感谢王老师的精彩讲解,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来源:省农广校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电商分析】202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现状与发展..
【温室大棚】什么是智能温室?与传统的温室大棚有..
解锁乡村振兴新姿势:10大运营模式大盘点..
“公益+市场”模式兴起!公益搭台链接供需 “乡..
建议收藏!一文讲透“农村三产融合”..
【农资行业】2025 年有机肥市场爆发前夜:这三大..
70%利润归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正在助..
第5期乡村振兴管理师即将封班,线上学习线上考试..
乡村全面振兴,23种乡村产业模式
【县域经济】探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多元路径..
政策青睐!数字乡村如何从“盆景”变“风景”(..
1200亿智慧农业市场爆发,特别是AI+农业,重塑产..
【证书推荐】农业经理人技能证(第19期)7月4月..
生态农业势在必行!这8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需要知..
拆解苹果共享农庄:一个让果园变“金矿”的神奇..
【县域产业】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
【数字乡村】尹西明:数字新农人通过兴趣电商创..
【预制菜】国外预制菜成功密码之一:精细化供应..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案例】河北沧县:以枣为势,打造乡村..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