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案例】4年赔光3000万!3个案例说出了农业的真相!
种植
  
2021-05-12 22:18:25
[ 导读 ] 农业赔钱的根源是什么?

最近几年农业的火爆,引来了多数人的目光,很多企业纷纷摄入农业这块蛋糕,虽然农业看似门槛低,实则水深险急,有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人却赔的倾家荡产,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赔钱的根源就是因为自己太贪了。

扩大规模种植赔的底朝天

老徐之前是家具厂的老板,公司营业额超过2亿,然而整个中小制造业越来越不景气,老徐开始想转型,非常看好农业领域,于是准备从种植业开始,在老家承包了土地。为了避免风险,一开始只是试种了几十亩蔬菜,没想到特顺,菜价特好,几十亩就赚了十几万。

 

老徐认为既然成功了那就全面开花吧,又承包了1500亩全部搞基础建设和种植。没想到,几十亩的销售难度和上千亩的销售难度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卖不出去,没办法。1500亩的蔬菜,要么低价贱卖,要么送人,要么烂在地里,一下子损失惨重,几百万就不见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努力。

4年后,3000万积蓄全部花完,老徐的基地不得已转让给了朋友。

套政府补贴结果套了自己

小宋原来是城市的白领,受政策感召返乡创业,在家乡承包了30多亩地,种上了四季豆。不懂农业的他,刚开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前期购买农具上就花了上万元,犁地的人工加育苗种植就请了400多个工人(一半以上是浪费的),费用大概花了5万多元。然后四季豆需要上木条或者竹条插杆,这又花了接近3万元。好在承包土地的租金不多1万元不到,他想着还能再撑撑,到了政府发补贴的时候就好了。

  

没想到,后来他一分钱都没拿到,因为承包土地立项需要300亩以上,否则是不能立项的。其实有很多种植户种地十几年了,到目前为止一分补贴都没拿过,因为亩数不够,根本拿不到补贴。

想挣快钱却没跑过市场

河南有位种植户承包了300多亩地,2018年底信心十足的投入近200万,可到了2019年只销售了30万,年底就宣布破产了。

这位种植户的失败也是因为贪,他贪在什么地方呢?

2018年贝贝南瓜比较红火,一亩地利润能超10000元,他看到有钱可赚,立马在2019年种了300亩,直接奔着上百万利润跑步前进。

但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属于阴晴不定,在2019年贝贝南瓜收购价格不到4毛钱一斤,工人采摘的成本也比收购价格高,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赔了几百万。

做农业,不确定因素太多。尤其是市场、政策变化,如果不了解就不要轻易入农,因为“贪”是农业里的大忌,一旦沾边,动辄亏损上万元,严重的直接破产。

蔬菜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做“加法”非常困难

纵观现在的蔬菜种植基地,不管发展顺利或不顺利,似乎只有一个思路,那就是做“加法”。做得顺利的希望增加多点业务赚得更多,不顺利的希望增加多点业务,总能赚点。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这与农业本身的特点是相矛盾的。

专业性强,产业链长,回报周期慢,自然条件影响大是农业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我们盲目扩张与发展,以为自己是在一个行业里,实际自己是进入一个全新且陌生的行业。就算是简单的增加一个品种,都会面临专业技术上的不足,甚至包括人才的问题、专业的问题、销售的问题。所以做蔬菜行业“加”起来的方式,往往让自己走得更累,前路越走越难。

 

蔬菜进入新时代,“减法”符合未来的方向

品质化、专业化、商品化、合作化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机会,只有做得更专更精更强才行。要想达到“专、精、强”其实不在于多,而在于少,所以我们面对未来发展的困惑,思考的方向就不只是“加法”,而应该是“减法”了。

对于蔬菜基地的发展,一直以来的建议就是:

第一减品种,做好几个已经是厉害了。

第二减规模,力所能及别充大头虾,否则管理不过来损失更大。

第三减环节,别想自己又种又批又销又送,所有业务自己都做齐。

只有减得越多,专注度就越好,专业度就越高,蔬菜品质就越好,自然合作伙伴就越多,发展扩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去赌去博。

 

现在一个词非常热,叫“聚焦”,放在农业之中,就是要求大家做到专注,说到底就是做“减法”。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我们农业经营中容易遇见的现实问题——贪大求全。

自古有“儿多不养家”之说,在农业领域其实也是一样。所以贪大求全要不得,专注、聚焦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寿光蔬菜哥、真甜农业、长江蔬菜等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