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解读如何打造中国农业“芯片”
种植
  
2022-09-01 22:00:06
[ 导读 ] 解读如何打造中国农业“芯片”?

8月26日,

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系列节目

《餐桌内外看变化》。

节目聚焦中国种子都来自哪里?

优质品种是怎么培育的?

又该如何保障好中国人的粮食安全等话题,

聚焦报道了杨凌农高区的育种团队

通过生物育种培育抗虫新品种、

打造中国农业“芯片”的故事。

草地贪夜蛾是来自美洲的玉米天敌,两年前开始迁徙到亚洲,已经成了中国南方玉米种植最大的虫害。远在陕西杨凌的育种团队仔细观看他发回的视频。

以往,面对农作物虫害,大多只能通过喷洒农药应对,但这样不仅容易增加农药残留,而且害虫耐药后防虫效果也会不断降低,如果能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虫子不喜欢吃”的玉米,既能减少农药带来的副作用,害虫的耐药性也能有所减缓。

然而,不论用什么方法育种,在试验阶段,育种专家们都要面临成千上万粒性状不同的种子,怎么能从这上万粒种子中,找到最抗虫的那一粒呢?

在陕西杨凌高新技术区,企业专门建设了一个现代育种工厂,在这里,通过生物育种得到的种子都要先在这个检测设备中做一个扫描,育种专家解读种子的遗传信息后,留下最可能发挥抗虫作用的种子种入试验田里。

中国中化种业玉米研发团队负责人徐加新说:“育种就是一个预测的科学,从大海里面捞鱼,要抓到最好的一条,一般第一步会保留35%,其他的就可以淘汰,这样在下地之前就可以虚拟预测了,一般的育种可能需要3年的时间,现在因为有数据依据,有这些技术,缩短1到2年的时间。”

在这个育种工厂,每年可以检测二三十万份种子,加上单倍体技术快速育种,两年不到的时间内,企业就培育出了几个虫子不喜欢吃产量又高的品种,在温室种植后表现很好。

不过,抗虫新品种究竟是否有用,还要经过大田里的测试。在海南育种的滕文涛,也把这个新的玉米品种在测试大田里的表现及时反馈了回来。

在培育这个种子的过程中,从抗病虫性状的寻找到新品种的培育,背后是成百上千名种子科学家的努力,每一步都由创新技术来驱动。

十年来,国内科研院所育种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我国每年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不断增加。

一粒玉米种子,外表看去并不起眼,却汇集了诸多创新。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从种子入手,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上不断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让种业装上更多“中国芯”,我们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牢、更好。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