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困惑:农资经销商深陷“迷魂阵”!
农资
火爆农资大讲堂    叶明春
2017-02-16 10:30:40
[ 导读 ] 农资经销商面临哪些困惑?


笔者对全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华中地区等地的农资经销商、零售商、农户和执法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期间,我们深入各地农村,深入到田间地头,采用360度调研法,从多个对象、多个维度、多个要素统计分析了农资经销商的经营现状,总结出了中国农资市场的五大现状:即执法很猖狂,厂家很混乱,经销商很势力,终端很软弱,农民很辛苦。以下是对当前中国农资经销商存在的六大困惑的分析,希望给农资经销商朋友们一点启发。

困惑一:执法诈

当前,农药执法人员被经销商朋友比喻为农药区域市场销售高速路上的“交通警察”。在农药执法实践中,存在着办证难、案件处罚难、罚没农药销毁难等问题,农药生产经营行为仍不够规范。

与此同时,农资市场大都分布在乡镇、村,加之有些经营单位经营人员素质较低,自律和守法经营意识差,存在“卖药不懂药,违法不知法”的现象,给某些“执法”人员有机可乘。此外,广告宣传不规范,夸大药效,误导农民,致使假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屡有发生。

笔者到全国多个农药批发市场调研过,发现很多农药批发市场前边是农药店,后面就是执法机构,每年第一件事情是交“保护费”,过年过节还要交“慰问费”,估计这也是当今中国农资市场独有的“中国特色”吧。

困惑二:价格诈

广西柳城有一个经销商说,零售商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现实合作中,不少厂家与经销商、零售商的交易成为了一锤子买卖关系,存在着严重的短期利益行为。部分厂家缺乏诚信,不按规则办事,或者是厂家的政策定好了,业务员在操作时却严重偏轨。

零售商在销售产品时,你便宜5毛,我便宜1块,尤其是今年湖北荆州的草甘膦市场,为了走量和赢得客户,零售商朋友们干脆来一个亏本大甩卖,买一送一,结果最后导致了多输的局面。

困惑三:产品赊

赊、赊、赊,厂家赊给经销商,经销商赊给零售商,零售商赊给农户。

部分厂家因为产品赊销问题搞得现金流告急,现在的商家是老大,不赊还不行,你不赊别人赊;你赊,他还送积分卡,送洗衣粉;你赊欠3个月,他赊欠半年;你赊欠半年,他赊欠一年,年底收钱。更严重者几年收不回钱,成了一笔十足的坏帐或死帐。

现在商家选择厂家,也是看谁给的赊销额度大就代理谁的产品。产品铺货和欠款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导致厂家和经销商资金链出现问题,轻则补货不及时,重则现金流中断,欠款问题成为了厂家和经销商朋友最头疼的问题。

困惑四:产品窜

产品“窜、窜、窜”,东家窜,西家窜;本县窜,邻县窜;窜到乡,窜到县;网上窜,地下窜;空中窜,地面窜,窜到最后都完蛋。

这是笔者在做农资市场调研时听到的顺口溜,也是中国农药区域市场的真实写照。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农资企业不会系统策划与推广,产品布局不合理,靠自然卖货,导致市场窜货满天飞。

调研时,笔者发现不少农资市场较为混乱,许多经销商想做,但本地区域经理和业务员没有一个对本区域市场开发的规划,搞到哪里算哪里,市级经销商抢下面的县及乡镇一级的网络,每个经销商几乎都辐射到各个县,这样的网络怎么会不冲突?

困惑五:求客户

求、求、求,厂家求业务员,业务员求经销商,经销商求零售商,零售商求农户,只为销售自己的产品。

产品严重同质化的年代,一个个业务精英都变成了“笨小孩”。许多业务人员为了销售产品,不得不在经销商那里卑躬曲膝,低声下气,陪吃陪喝陪玩;有些业务员不会制定区域规划,销售没有章法,以产品销售导向,没有市场营销理念。

公司对业务员压指标压得业务员喘不过气来,去年800万元,今年1000万元。怎么办?目标如何分解,如果争取公司政策?心中的一块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明天的我,要怎么办?只有不停不停的努力努力再努力。

有些业务员在求客户时,为达到目的,“五拍”功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是决策时拍脑门,主观臆断;二是指挥时拍胸脯,胡乱指挥;三是失误时拍大腿,后悔不已;四是问责时拍桌子,责怪下属;五是追查时拍屁股,赶紧走人。区域市场规划拍脑袋决策,对于公司产品拍胸脯打保票,拍桌子签合同,拍大腿解决质量问题,最后解决不了问题拍屁股走人。

遇到这样的市场操作人员,经销商怎能不困惑?

困惑六:炒老板

炒、炒、炒,厂家炒业务员,业务员炒经销商,经销商炒零售商;或者零售商炒经销商,经销商炒业务员,业务员炒厂家。

大家相互炒鱿鱼,最后炒出了“感觉”,有些公司出现集体跳槽事件,使厂家蒙受了巨大损失,给厂家老总无尽的创伤;有的经销商或零售商集体“跳槽”,与另外的厂家合作;有的业务员跳槽后自己开公司,结果时运不好,经济形势也不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没有一样属于自己,搞不了半年破产了,发财梦一下破灭,最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沉重的阴影;有的公司也明白要渠道下沉,便不知道如何下沉,便采取一些粗暴作法,直接砍掉市级经销商,或者直接去挖经销商下面的渠道,给经销商朋友一种过河拆桥的感觉,以致最后商家奋起抗争,摧毁了原有的合作局面。

就中国农资市场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农村、中国式农资厂家和销售链条、农村从业主体的“386160部队”等情况仍会存在,除非真正是70、80后成为农村土地的真正经营者,他们才不会轻易被那么多人忽悠。

所以,每次调研回来笔者都感到心情压抑,常想起艾青所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作为农民的儿子,笔者希望所有的农民都能够真正觉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市场消费者。

同时,作为一个职业顾问,我感觉自己有责任呼吁农资市场上的厂商,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用品质成就企业的生存,用品牌成就企业的发展,勇敢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如是方能基业长青,迎来一个真正成熟的中国农资市场!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