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2021中国冷链产业报告:8万亿大市场,全民冷链需求爆发
物流
  
2021-09-03 22:05:04
[ 导读 ] 2021中国冷链产业报告。

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冷链物流行业呈增长大势,特别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冷链作为重要的运载保存方式,受到政府及市场的极大重视,一定程度上新冠疫情对冷链产业发展打了一剂“催化剂”。

自2019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针对冷链物流、商贸服务等领域提出了多项指导性意见,并对冷链物流行业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菜市场、农批市场基础设施升级、冷链运输载具标准提升到食品安全流通、再到产业互联网数智化赋能,冷链产业发展在疫后热度大增,热钱不断涌入冷链市场,使得国内的冷链产业发展一片“热火朝天”。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冷链物流行业在我国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 萌芽阶段(1998-2007)

冷链行业处于刚刚萌芽阶段,很多企业没有“冷链”物流的概念,冷链资源匮乏,主要聚集在国营企业,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普遍缺失和落后,冷链物流发展处于资源短缺阶段。1992年夏晖物流进入国内市场,冷链企业逐渐发展起来。

● 起步发展阶段(2008-2017)

随着中国冷冻食品产品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开始逐步兴起,全球知名的美冷、普菲斯、太古等外资冷链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外运、招商局等央企开始布局冷链,双汇、光明等上流食品企业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京东、天猫等开始尝试水生鲜电商,探索新的发展机遇,涉足冷链市场,带动国内冷链仓配网络建设逐步完善。

● 迅速发展阶段(2018-至今)

2018年开始国内冷链市场进一步发展,全民冷链需求爆发,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新技术对产业驱动强劲,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此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环境升级、冷链意识升级、技术装备升级、管理模式升级、经营理念升级等方面。

冷链行业发展迎来政策利好

截止2021年3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有关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主要聚焦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新规新标准将快速催生行业迭代,为行业的快速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从国家发布政策法规频率可以看出,自17年开始中央政府对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攀升,对冷链行业的快速发展保持高度地关注。2020-2021年,国家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冷链运输在量上的提升,同时更加注重对冷链运输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和监督,仅20年就有8个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发布,全面对冷链市场进行规范,冷链物流行业迎来提档提质的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频发、新冠病毒不断敲打市场的背景下,冷链行业面临着新业态与传统市场之间的碰撞、从业人员新老交替、数智化转型迫在眉睫等机遇与问题。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及市场需求量双攀升

2016-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量逐年上升,排除2020年疫情特殊情况,冷链物流市场增速也保持着高速度的发展。2020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729亿元,同比增长9.97%。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117亿元。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量为2.65亿吨,受疫情影响仍与2019年同比增长12.77%,预计2021年总需求量将可达3.02亿吨,增速超13.9%。

●政策猝火冷链市场增速将再提升

至2020年中国冷库总量约为6665万吨,同比增长10.11%。自2020年3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冷库建设政策利好明显,冷链市场迎来风口红利,行业内一片景气。预计到2021年及未来冷库的总量仍将保持喜人的增势,增速预计将超过15%。冷藏车作为冷链物流运输的重要工具,近年市场保有量也一直逐年攀升,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2020年我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27.5万辆,比2019年的21.47万辆增长28.1%。2020年市场保有量及同比增量均刷新历史记录。

与此同时,2021年第一季度发改委正式引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且财政部及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提出:重点抓住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补齐农产品流通设施短板,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完善产区“最初一公里”初加工设施设备,提升农贸市场、菜市场“最后一公里”惠民功能,畅通农产品流通“微循环”的发展思路。一系列的政策及指导意见促使冷链物流服务不再局限于大型城市和销地市场,还深入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升级,补充产地第一公里的预冷环境短板,使得冷链物流服务下沉县域,发展前景巨大。

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得世界经济受到强烈冲击,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在中央领导下,我国成为最早恢复经济秩序并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在与新冠病毒保持长期战斗的同时,对疫情的防治防控催生出新生的商业业态和交易习惯,这使得冷链行业迎来一轮重大的“洗牌”,问题与机遇共存。

● 行业缺失

(1) 冷链流通环节众多,食品安全保障较低,虽然目前已提出各类流通标准,但在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情况下,投机取巧普遍存在,使得产品品质难以得到保证;

(2)在冷链物流体系不够健全情况下,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中转环节较多、损耗较高,这就更需要全面系统的运输网络布局以及信息系统作为支撑。目前,我国冷链供应链尚不成体系,市场中各类服务商各自为阵、集中度较低,还尚未出现如美国Sysco这类具备强大市场服务能力的寡头供应商,因此打通从产地第一公里至销地最后一公里的全供应链服务体系将是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重大命题;

(3)目前我国在冷链行业人才图谱较为单薄,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冷链作为专业细分领域,操作、流通、仓储等各个环节没有受到重视。自新冠疫情后,冷库中频繁出现“物传人、人传人”等现象,均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目前受监管要求,冷链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加消杀、核酸检测、食品溯源等操作过程,是的操作难度增大、效率降低,因此专业化培训和人才体系的建设也是需要受到市场重视的。

● 面临的机遇

(1)新冠肺炎疫情促使生鲜宅配需求爆发,加速了冷链物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冷链的重要性。同时,在快速的生活工作节奏中,主流消费群体的食品结构发生改变,速冻、即食食品的需求量大幅上涨,社区团购、线上买菜的采购方式逐渐普及,从而使得中央厨房、冷链城配及其配套等迎来发展机遇;

(2)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将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下沉市场也是拉动“内循环”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期间县域将成为农村商业的切入点,乡镇发挥重要节点功效,县城将作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多家电商巨头宣布将在农产品核心产区布局物流中心,让更多的县域物流中心具备农产品上行的物流服务能力。冷链下沉至县域也将是大势所趋。

(3)信息化、数智化浪潮使得各个行业值得重新做一遍,冷链行业更是如此。目前,冷链行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落后,特别是大宗流通阶段,交易及物流信息碎片化,“四流”中的信息流仍停留在传统的信息流通模式。随着数字经济的传播,冷链行业的信息价值将逐渐凸显,从海外上游订单集采形成价格优势、冷链干线物流高效调配、冷链园区网络合理布局,再到冷链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供应链金融仓单标准化等等,它将渗透至供应链环节的方方面面。冷链产业互联网或将带动整个行业发生巨变。

当前存在的困难

●软硬件设备普遍落后

冷链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过去广泛适用的冷藏设备及运输车辆已无法满足现在的仓运要求,“裹棉被”的保温形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严重阻碍行业发展,运载具和冷藏设备急需更新换代。与此同时,随着冷链食品安全重要性的提升,冷链溯源体系的建设对食品的运输及仓储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园区平台建设也在近年有着爆发式的需求。

● 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冷链货运量逐年提升、冷链物流企业数量也逐年攀升,但是整体而言冷链物流成本并未见降低。由于冷链食品需全程持续性打冷以保持食品新鲜度,打冷费用及冷藏费用给物流运营商、仓储运营商带来了较高的运营成本,从而迫使各类运营商为维持盈利采取间歇性的打冷方式,保证自己的收益,从而进一步导致腐蚀率无法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 冷库市场分布不均或形成资源浪费

目前大量热钱进入冷链市场,大量资金盲目跟风投资新建冷链产业园区存在,许多非业内的玩家进入市场后并不懂得冷链运营也不懂得冷链供应链,导致部分地区冷库供过于求,长期闲置;而部分地区冷库长期爆满,一库难求。究其原因在于冷链市场较为分散,冷链供应链体系缺少全国性的网络布局统筹,项目定位不清晰导致基础设施功能配套无法满足商户需求,进而导致冷链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 冷库供应链运营模式变革

新业态和新经济衍生出了电商生鲜、网络带货、跨境电商等各式各样的商业形态,各类商业形态背后都需要相应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去满足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对于冷链行业而言,新生态的崛起对传统模式冲击是巨大的。“叮咚买菜”“美菜网”“多多买菜”等团购模式的兴起,导致现有的冷链运营模式无法相适应,过去简单的“店家”模式将无法适应未来市场的竞争。同样,对于供应链服务商而言,满足复合性多渠道的运营服务能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未来冷链产业发展方向预测

● 群雄逐鹿“运营”空白

全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浪潮推进了我国冷链产业升级,新冠肺炎疫情促进农产品食品流通监管趋严,使得全国冷链园区建设提速、传统农批市场改扩建需求增多、城镇“农改超”普及度扩大,近年冷库建设全国多点开花,而与之相匹配的运营能力需求在未来2-3年内或将迎来增长。现阶段冷链产业运营能力普遍偏弱,在监管和市场需求背景下,“运营”成了各方物流企业、平台服务商、软件开发商等相互竞争的重点领域。

“运营”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是过去单一业务运营或者一个单体项目的运营,而是整个产业链条的运营能力,包含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统筹、对冷链综合供应链上下游及服务商的资源整合、以及冷链物流运输网络中各个环节的调度调配。从顶层设计出发,产业运营到各个供应链环节的运营,再到业务运营的信息交互将是关键,找准自身运营能力核心能力将是企业持续发展、实现商业价值的根本。

● “数智”化重塑行业

产业互联网、SaaS平台、区块链技术、IOT物联网技术乃至智慧农业、智慧园区等话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市场,背后除了资本的驱动外,也反应出“数智化”是时代提出的新法则。数智化的前提条件是数字化。疫情冲击下,冷链食品溯源加速了行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对信息化、数字化的渴求,从货主企业、物流运输企业到仓储企业,只要是产业链条上的参与者都必将接受信息化的重塑,每个企业和每个供应链环节都将值得重新做一遍。数字化转型、业务上线、交易上线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时代的车轮还将向“数智化”、“智能化”乃至“无人化”绵绵不绝地行驶下去。

● 打造“生态”促成全国冷链网络一盘棋

目前我国冷链产业分布不均,冷链设施和企业呈现“东多西少”的现状,热钱也更加倾向于涌入沿海城市和一线城市,使得供需关系进一步拉大差异。而真正实现为提升冷链供应链效率、实现降本增效需要全国冷链物流网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城市、乡镇、农村等各个物流节点的实际功能,联通公路、航空、水路、铁路等运输条件,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中转环节、提升物流效率。全国冷链网络一盘棋并非一家独大,市场化合作、平台化协作、打造“全供应链生态”,使得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行业形成良性的成长图谱是我国未来冷链产业发展提质的前提条件。

 

前言

冷链物流一般指为保证产品品质和效能以及减少运输损耗,使货物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包括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及消费等环节,其对象产品分为一般产品和特殊产品,一般产品指农产品、畜禽肉类、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酒品饮料等,而特殊产品包括药品(疫苗、血液、生物制品)、化工品等。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仅仅是延长食品储存时间的需求,到网购、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开始受到消费者青睐,受益于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内冷链市场发展迅速。

参考文献:马莉,浙商证券冷链行业研究报告,202107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