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生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样态类型、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
  
2023-05-26 14:58:28
[ 导读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

摘  要:基于江西、四川、贵州三省5个村案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分类理论框架,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三产融合样态类型及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样态类型分为传统类、专业类、休闲类与理想类,外部政策资本驱动、内部人力资本驱动资源获取与“政企民”共融共治是产业融合的三条发展路径;不同样态类型下,农村三产融合目标导向、发展策略及面临的实现困境均不同,但各样态类型间并不是分存并立的,其在推进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基于此,提出“固本谋远”打牢农业基础、“赋权增能”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互惠共赢”完善联结机制、“相嵌互作”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样态类型;发展路径

01

引言与文献综述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之一,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农业提质、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早在2014年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这是国家首次提出农村三产融合这一时代课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同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明确提出要推动农村三产交叉深入融合,加快发展植根于农业农村、由农民主办、彰显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振兴。国家一系列战略与政策表明,农村三产融合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推进工作。

所谓农村三产融合,即以农业为基础,以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渗透以打破产业边界,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农村三产融合作为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从多个视阈切入。从融合模式看,学者聚焦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性深挖、行业分类等多个角度对农村三产融合模式有着不同的划分,但无论选择何种融合模式,均为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路径,同时并需要农村综合自身发展导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等进行合理抉择;从产业组织模式看,在产业融合的最初,以农户散种散养的模式较为普遍,随着产业融合进程的推进,公司直接对接农户形成“公司+农户”的模式渐盛,并衍生发展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等模式,各主体间的协作关系也从松散走向紧密,产业链上下游间的交易成本也随之显著降低。产业组织模式越紧密,经营效益越好,三产融合效果也越显著,但无论选择何种产业组织模式推进三产融合,都需要综合考虑参与主体间的角色地位、谈判实力、要素投入等因素。而从农业功能性与产业链看,农业最初仅有生产供给的单一功能,农业产业链“短、窄、薄”,而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物质文化需求的增长,农业休闲旅游、生态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亦被激活,并为农业产业链纵横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可能,而这既有利于丰富农业产业业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农民更多参与分享农村三产融合带来的增值保值收益。

国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农业产业链的增值保值收益更多惠及产地与农民。然而,基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来看,要实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一是农民作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在信息、资本等方面与外来资本存在现实差距,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常位于价值链末端,自身利益易受损害,因此如何让农民更多享受三产融合增值收益亟待重视与解决;二是在有条件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地区的农民收入确实提高了,但并不意味着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机会的增加、参与农村产业融合能力的提升、产业融合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和留给农民;三是具备推动三产融合内生条件的地区不多,尤其在发展条件差异明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因此,基于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产业类型等条件的不同,各地亦进行着不同的三产融合发展探索。

目前,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三产融合呈现何种样态?其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融合探索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是怎样的?其三产融合是否是以农业为主,以农民为本?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效应怎样?显然,厘清上述问题有助于了解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三产融合的类型、发展脉络,并通过吸取其三产融合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其他地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尤其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02

理论分析

农业是集自然、经济、社会于一体的复合系统,这种复合性恰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基础。而随着城镇化进程与农业产业化升级,农业功能性亦从单一的生产供给功能向生态、休闲等多功能性拓展,并逐渐成为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因此,综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基于农业功能性拓展与协作关系紧密程度构建理论框架,将三产融合样态划分为传统类、专业类、休闲类与理想类4类(图1)。

传统类是三产融合的初始阶段,也是相当一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人口、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快速外流的空心村,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仅有单一的传统种植养殖业维系村庄最为原生的农业生产供给功能,农业产业链短且附加值低。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则多以家庭为单位、集生产与消费于一体的小农户为主,其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农业再生产投入能力不足、组织化与协作程度低,整体呈现“小、散、弱”特征,而这也致使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不佳。

从传统类到专业类,则多在农村已有一产基础上(多为初级农产品),引优培强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形成较为紧密的纵向协作,并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发展农产品初深加工(多为初加工),实现一二产业融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建设多属于这类实践。在该样态下,总体上重视农业的生产供给功能,忽略农业其他功能性的开发利用。

从传统类到休闲类,既注重农业经济效用利用,又重视农业生态、休闲等多功能性的拓展,通过农村景观风貌提升、农耕文化挖掘与民俗非遗恢复,原汁原味展现农村古朴自然、原始风貌与乡土气息,将农村生态本底、人文底蕴做成区别于城市生活样态、满足游客乡愁需求的“产品”,以此创造“新看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多为此类。该样态下一产是本底,三产是主角,一般无强大二产支撑,也较少形成类似于二产紧密的协作关系。

从传统类到理想类,是对农村三产融合的美好期许,该样态兼顾专业类与休闲类的特点,既注重推动内外部协作从种养业中延伸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又重视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深挖农村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与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以发展景观农业、休闲采摘、农事体验、健康养生等业态,从而在农村场域中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村的村容村貌、经济实力、影响力也由此得到极大提升,但因条件约束往往只有极少数农村能达到这一样态。

图1 理论分析框架

03

数据来源和案列分析

01、数据来源

课题组于2020年11—12月深入贵州4个县(市、区)48个村、2021年7—8月深入四川3个县(市、区)21个村以及2020年10月与2021年4—9月深入江西7个县(市、区)41个村进行实地调研,累计调研三省14个县(市、区)110个村,通过深入样本村与乡镇干部进行结构与半结构式访谈,走访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农户了解真实情况与数据,重点选取江西J县JN村与W县XMT村,四川G县TX村与C市XF村,贵州L市XZ村5个典型性、代表性案例,其能够展现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在推进三产融合过程中的实践路径及面临的共性问题。

02、案例分析

江西J县JN村,全村1360人,耕地面积82公顷,距县域23.1千米,区位条件良好,2012年该村在村支书带领下发展蜜柚种植,为延伸产业链,2018年与企业合作建成加工车间发展蜜柚香料加工,2019年取得品牌认证增加产品在市场中的识别度、提升农产品竞争力,2020年年末合作社实现销售额4300万元,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未来JN村拟发展休闲采摘以推动本村三产融合,但伴随产业的壮大,其自身对接市场能力不足、缺技术等方面的缺陷亦被不断放大。江西W县XMT村,在产业融合的最初是一个全村仅9户常居的典型农区空心村,2017年在W县大力倡导“全域旅游”背景下,XMT村以此为契机完善村内外基建、推动村庄整治,并引入文旅企业在村庄原有肌底上打造景点、民宿与农家乐,构建农户乡土生活、家庭农场景观与景区现代元素相融的综合体,实现村庄“质”的飞跃,同时还鼓励周边农户自制手工品、小吃等到XMT村销售。

四川G县TX村,全村2988人,距县城40千米,村内人口外流严重、资源匮乏,村内先后种植过玉米、烤烟,产业基础几乎为零,为改变现状,2017年成立合作社发展核桃种植133公顷,但种植“靠天吃饭”致使收益不佳,2018年仅存18公顷核桃,加之地处半高山区、基建滞后,多次招商引资均失败,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未有显著突破,未来该村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以摆脱目前的发展窘境。四川C市XF村,距市区42千米,全村4402人,最初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传统村庄,2005年农户人均收入仅5200元,但该村在善致富、懂经营的村支部书记上任后,坚持走生态文化旅游道路,经过十余年发展,现代花卉、观光度假、医疗康养、民宿餐饮、研学等新产业在该村不断涌现,探索性走出了一条“林水相依、产居一体、富有特色”的三产融合道路,截至2020年年末农户人均收入3.5万元,村集体资产达2.3亿元,并按照“6∶3∶1”的比例用于村庄再发展、村内公益事业与农户分红。

贵州L市XZ村,距离镇域4千米,全村5533人,为改变村内“一穷二白”现状,该村立足本村条件大力发展黄菊与药材种植,为解决产业发展缺资金、缺市场等困境,引入3家龙头企业共建生产基地与加工车间,有效带动本村140人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0到12万元的突破,村庄的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图2 产业融合情况

04

农村三产融合的样态类型与发展路径

01、样态类型

1、传统类

处于产业融合初始阶段的传统类是部分中西部地区资源匮乏、区位条件不佳的农村代表。村内产业基础薄弱,以单一的种养殖业维持村庄的生产供给功能,为推动自身发展只能“硬着头皮,凭着感觉”发展产业,但收效往往不佳。四川G县TX村,从最初的玉米、烤烟分户散种,到核桃的规模化种植,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然初具规模,但因种植“靠天吃饭”、缺技术等原因致使种植失败,农户亦四散而去,“产业抱团”发展又回到原地。

可见传统类农村,其产业融合主要还停留在“苦苦挣扎”如何维持农业生产供给功能的层面,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只能为农村与农户带来为数不多的收益,生产模式主要以“合作社指导+分户种植”与农户完全散种为主,协作关系较为松散。在该样态下,要推进产业融合不仅需要加强组织领导、选好产业,往往还需要投入大量要素补齐基础设施、发展资金、技术、企业家才能、农业发展经验等方面的短板,而这些要素可以通过政府大力的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或外引优质企业等形式注入农村。

2.传统类到专业类

专业类往往是在农村已有农业基础上投入各种要素发展农产品初深加工以推进一二产业融合,农村发展缺项目、资金、技术等,企业发展需要原材料供给,两者利益诉求的互补使得合作成为可能,因此这也是一条常见、相对容易的产业融合道路。贵州L市XZ村,在黄菊与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后,引入龙头企业共建生产基地与加工车间,为解决产业发展缺资金、缺市场的困境,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与村集体经济壮大;而与XZ村不同,江西J县JN村则始终坚持自身的主体性,其在村支书带领下成立合作社发展蜜柚种植,引入加工线发展蜜柚香料加工,同时重视品牌投入以增强产业融合效益。

总体来看,在一二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优势资源嵌入能有效弥补农村要素短板,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使得参与主体在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分工合作更为明确,协作关系更为紧密。因带动主体、合作方式等不同,产业融合强村富农效果也有明显差异,XZ村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协作方式仅聚焦农业生产供给功能的强化,农户仅获得务工与土地流转收入,而JN村以“农村农民利益”为导向的协作方式不仅重视对农业经济价值的开发,还将部分精力投入农村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为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奠定基础,构建的“务工+土地+产业分红”联结方式让农户参与分享更多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并且以合作社为三产融合核心载体的JN村更是将产业融合收益全部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3.传统类到休闲类

从传统类到休闲类,是从“一产为主”到“以三带一,以一促三”的转变。江西W县XMT村就是自然风光优美村庄的代表,以生态本底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村经济。在城郊生态过渡带或未开发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风景好,但关键是如何将绿水青山做成“产品”让城市消费者重拾“乡愁”、不忘“乡情”,而这往往就需要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依托自然风光、田园景观等生态本底,结合农林渔牧生产经营活动、农家生活、农村民俗风情等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东西”。诚然,XMT村一三产业融合为农户提供诸多就业岗位,村庄面貌得到极大改观,但在融合过程中,重自然资源开发、轻文化底蕴挖掘、内容结构单一,与其他古村旅游大同小异,致使客流量不多,项目一直亏损,亦将部分投资、经营旅游的小散农户卷入旅游产业风险中。

总之,休闲类本质是以三产带一产,基于产业融合属性较少有强大的二产,也较少形成如二产那样较为精细化、紧密的协作方式与关系。该样态下,产业融合效益取决于客流量,“一时火难以保证一直火”。因此,农村依托各自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深挖人文自然元素,凸显乡味、野味与农味,拓展延伸融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显得尤为关键。

4.传统类到理想类

四川C市XF村是最接近理想类的案例,该村最初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庄,通过激活农业多功能性,延伸农业产业链,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该村不断涌现,是目前中西部少有的农村三产融合成功践行者。

该村三产融合兴于花木种植、家庭农场、川派盆景园艺文化为本底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三产的火热进一步“倒逼”花木种植规模化、田园建设景观化,并带动一批食品、花木初深加工,目前其已成为“售卖”农村生活的集精品农养、餐饮民宿、食品加工、研学实践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在产业融合初期,该村通过从农村基层选拔政治素质高、懂经营、善治理的关键能人作为“领头雁”,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密切其与各参与主体的关系,夯实发展基层基础。在发展的每一阶段,既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自建议事会、自管会、公司等载体,集中民智民意,实现“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又注重与专业旅游公司、社会企业、规划单位等合作,通过“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的协作方式向农村注入资金、提高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新业态、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在该样态下,兼顾专业类与休闲类的优势,既强化农业生产供给功能,又兼顾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产业融合增值收益也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目前,XF村已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各地竞相来学习的标杆。

表1 案例村产业融合现状

02、发展路径

1.外部政策资本驱动

外部政策资本驱动路径在XMT、XZ村得以有力印证,在其他案例村均有一定体现。上级政府的规划编制、财政资金、政策支持或外部组织的技术、资金、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的投入都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外生”动力源泉,在此条件下,即使某地区的资源禀赋严重匮乏,仍然可以通过外部资本驱动来发展产业,活跃农村经济。在该路径下,常见的发展路径为政府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资金扶持弥补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等条件的不足,后引入综合实力强的企业补齐农村在资金、技术、经验等要素“短板”,并以合作社为载体组织农民、平衡企业与村集体、农户间的利益关系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在产业融合的启动阶段,尤其是发展要素不完备地区,政府前期的规划、投资、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当要素完备且产业融合发展有一定基础后,政府有序退出,从主导者逐渐转变为规范者、协调者角色。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尤其是专业类农村与企业的协作中,当农村与企业之间力量悬殊过大,企业在决策、参与、收益权等方面占主导地位时,可能致使农村仅为企业的原材料基地,如在XZ村农户只获得务工收入与土地流转费用,而农产品加工增值收益全部归于企业,并且需要注意和防范单一核心企业经营风险在整个产业链的传导,因此农村三产融合需要立足于自主经营与创新。

2.内部人力资本驱动资源获取

内部人力资源驱动资源获取路径在JN村得以明显体现。该路径下村内善致富、懂经营、有技术的致富带头人、能人等“内生”力量(包括村支书)依托村集体组织或以其拥有的团队为基础,根据发展需要获取、整合与利用农村社会网络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而在聚合各类要素的过程中,以信任、互惠等为代表的认知社会资本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是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或“担保”,村内优良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动员组织农民、培育或吸引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领域,规范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促使其更有信心的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要素投入,这对农业产业链、功能的延伸拓展至关重要。

伴随农业产业的壮大,农村易获得上级政府的关注与扶持,促使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倾斜,从而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该路径下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致富带头人、能人的经验、对接市场的能力以及其能利用内外部资源的多与少。

3.“政企民”共融共治发展

“政企民”共融共治发展路径在四川C市XF村中得以清晰印证。该路径下既有上级政府财政资金与政策、企业市场化要素为代表的外部政策资本的驱动,又有“农民集中智慧”“农民主动参与”等内部人力资本驱动助力。在XF村的案例中,以尊重民意、发挥民智为基础,政府、企业优势要素支持与村内优良社会资本共同发挥作用,农村三产融合取得飞跃式发展。与外部资本、内部人力资本驱动这两条路径相比,“政企民”共融共治是农村三产融合最为理想的一条路径,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组织、企业、农民等的作用,政府作为“引导者”通过协调沟通机制在各参与主体间之间“牵线搭桥”,从而构建三产融合发展的合作生态网络与利益共同体,各主体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其意见建议被尊重、参与发展的积极性被调动、分化的利益得以整合与平衡,实现内外部主体与要素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融合。

0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01、主要结论

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实现产业兴旺,是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因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生产能力等不同,各地亦进行不同的三产融合探索。基于此,从农业功能性与协作关系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将农村三产融合的样态分为传统类、专业类、休闲类与理想类4类,提炼出外部政策资本驱动、内部人力资本驱动资源获取与“政企民”共融共治三条发展路径,其中“政企民”共融共治农村三产融合是最为理想的一条路径。通过对5个代表性、典型性案例村的深入剖析,认为农村三产融合不同样态之间并非分存并立的,因各项条件的互异,部分农村产业融合走在前,一些农村走在后,但其产业融合在推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传统类农村还“苦”维持最原生的农业生产供给功能,并亟待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选好产业等举措打牢农业基础;专业类则多在已有一产基础上以加工业引领产业融合,破解农产品销售困难、附加值低等问题;休闲类产业融合成功关键在于客流量的“吸”与“留”,而这就需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深挖农村生态资源、风土人情、农耕文化等人文自然元素,凸显乡味、野味与农味,跳出无差异项目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的“怪圈”;而当休闲类与专业类相结合时则有望迈向理想类样态。

02、政策建议

为推动三产融合,实现农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固本谋远”打牢农业基础。农村要基于资源禀赋与区位条件,按照市场地域性与优势农产品生产,强化特色农业产业选择与农产品生产能力,从而在固农业之本基础上推动农业向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融合,把强化与拓展农业多功性放在更显著位置。第二,“赋权增能”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利用理事会、监事会、自管会等内部沟通协商平台,集中民智民意,并通过加强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农民知识与能力素养,使广大农民主动、有能力承担更多三产融合主体责任。第三,“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配强支部书记,建强村党组织,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社会网络为纽带,密切其与各参与主体间的关系,推动党建引领农村三产融合的路径化、载体化,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第四,“互惠共赢”完善联结机制。以探索构建能最底限度保持农村“主体性”又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农村三产融合积极性的管理机制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更多分享三产融合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明确农户、村集体、企业等主体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份额与环节,推进农户利益链、企业产业链与合作共赢链相融合。第五,“相嵌互作”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农村三产融合要素不完备,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当要素完备且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后,政府有序退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对政府的取代,而是政府与市场的“相嵌互作”。

原载于:《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年第21期,第95-102页。

作者简介:刘建生,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发展、乡村振兴与绩效评估研究。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