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案例】没资源、没产业、没人?幸福公社如何成为人人向往的乡村田园康养项目?
休闲农业
  
2021-05-26 21:15:16
[ 导读 ] 分水村到底经历了什么?

幸福公社所在的分水村,原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普通,产业空心化,人口外流严重,尽管生态环境优越,又地处川西旅游环线要冲,但仍显得冷冷清清,人气低迷。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分水村却成为了幸福公社,成为了深受城里人喜爱的乡村田园康养项目?

分水村到底经历了什么?

1、幸福公社如何幸福?

幸福公社位于成都西50公里大邑县青霞镇,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是川西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周边环绕几十公里的森林浅丘,是一个集“康养+文创+农创+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田园康养项目!

公社二期

2、幸福公社生活之美?

康养之美

2、引来年轻人

(1)确定乡村核心产业

通过推进乡村农创、文创社区建设,建立了成都文创中心、成都农业创客中心、乡村人才培育载体三大“筑巢引凤”平台,加速聚集各类乡村人才,打造乡村美学空间站、农业品牌梦工厂、乡村人才培育基地,延伸乡村农业产业链。那么,分水村的核心产业也可以逐步清晰出来,基于现代乡村服务的人才培训产业将成为未来青霞输出的优势项目。

(2)乡村农业产业增收

幸福公社里的成都农业创客中心,是全国首个农业创新创业平台,开创“设计+产业+农业”全新模式。

从包装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农产品变成高端伴手礼,全面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属性和品牌优势。累计推出100多个品牌设计,有力提升全系产品价值和“大邑造”品牌知名度。大邑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蜜李”从自产自销到供不应求,正是得益于品牌孵化的力量。

通过建立“西岭绿源”公共品牌,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推介,“金蜜李”从过去的平均5元/斤,到现在最高5元/个,价值提高了十倍以上。

(3)吸引和培育乡村人才

在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的同时,创客们还将创意设计就地运用到乡村规划、院落、林盘、产品等建设中,塑造了乡村幸福形象品牌。

目前,创客们已创办设计、工艺、餐饮、客栈、阅读、加工等各类经营主体30余个,举办活动200余场,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

创客们通过自己的创业兴业,在幸福公社带动本地200余人就近就业,还吸引300多返乡人才创业,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