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发布
农产品
  
2023-05-17 20:12:28
[ 导读 ]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下,未来十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国际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情况又会产生什么变化?4月20日,“2023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18个(种)主要农产品2022年市场形势,对未来10年尤其是2023年、2027年和2032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对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报告指出未来10年,蔬菜生产有保障,产量高位稳定。树立大食物观”“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是大势所趋,也成为蔬菜生产转型升级的政策契机。通过改造老旧设施提性能、新建设施拓空间、依靠科技进步提效率、创新组织方式补短板等措施,重点通过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苗统育统供、肥料统配统施、病虫统防统治、采后高品化处理等社会化服务,是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我国水果品种改良、设施栽培等技术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水果生产中光、热等条件限制,有助于设施水果、北种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规模扩大。随着水果品种多元化、熟期结构优化以及冷链贮藏设施条件的改善,水果供应周期进一步拉长,苹果、梨等鲜果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和消费。

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构建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稳住了基本盘,夯实了压舱石,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粮食逆境再夺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基础持续稳固。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87亿吨,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迎来“开门红”,大豆自给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百分点。棉花产量小幅增加,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果菜鱼供给充足,蔬菜面积产量稳中有增,水果量足质优。

中国农业稳步发展和持续增强,得益于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的政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不断加强,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种业振兴深入推进,供种保障率提高到75%。科技和装备支撑更加有力,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为2023年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指出,未来10年,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将持续构建,农业强国建设将取得显著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等有利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根基将得到持续巩固,15.46亿亩永久农田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亿亩以上。随着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培育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源和节水高抗新品种,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加速推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短板不断补齐,农业科技增产提效显著,未来10年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9.8%。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健全完善,食物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2032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67亿吨,其中大豆和油料自给率持续提升,蔬菜和猪肉生产更加稳定

稻米和小麦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报告显示,未来10年中,稻谷生产将维持稳定态势,播种面积稳中略降,单产水平稳步提高,产量稳定在21000万吨左右。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稻谷消费量先增后降,其中食用消费的绝对量和占比稳中有降,稻谷供求总体宽松的格局不变。未来10年,小麦播种面积呈稳中略降趋势,随着小麦单产提高,产量稳步增长,2032年将达14390万吨,年均增长0.5%。

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消费需求增加,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伴随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加快推动农产品消费由粮菜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报告指出,未来10年,粮食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饲用消费较快增长,饲用消费将增长13.4%,人均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大豆食用消费将增长34.8%;蔬菜消费量保持平稳增加,年均增长0.6%;奶制品、水果、水产品消费呈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3.3%、1.9%、1.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也是贸易顺差农产品。当前,中国蔬菜产业处于稳定发展期,供给充足,消费活跃,品种结构趋优,质量安全可靠,长期保持净出口和贸易顺差。报告总体判断,未来10年,蔬菜生产有保障,产量高位稳定。随着产地预处理水平提高,营销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深化,蔬菜消费质量进一步提升。“树立大食物观”“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是大势所趋,也成为蔬菜生产转型升级的政策契机。通过改造老旧设施提性能、新建设施拓空间、依靠科技进步提效率、创新组织方式补短板等措施,重点通过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苗统育统供、肥料统配统施、病虫统防统治、采后高品化处理等社会化服务,是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水果生产和消费国。2022年我国水果供给充足,产量在3.01亿吨。报告指出,未来10年,我国水果产量稳中有增,消费持续增加,进出口规模扩大,价格波动上涨。水果品种种植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逐步优化,成熟期更加细化,鲜果上市期延长,品质类型更加丰富。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需求的增加,新奇特水果、适合采摘观赏和加工产品类型丰富的水果品种种植面积有望增加。品种改良、设施栽培等技术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水果生产中光、热等条件限制,有助于设施水果、北种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规模扩大随着水果品种多元化、熟期结构优化以及冷链贮藏设施条件的改善,水果供应周期进一步拉长,苹果、梨等鲜果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和消费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趋势

报告显示,未来10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棉花目标价格等政策将继续实施并完善。随着人口进入负增长,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涨,加之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提升,展望期内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其中粮食价格运行相对平稳,棉油糖作物由于竞争力提升,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将有所减弱,果菜鱼价格波动幅度有所减小,肉蛋奶价格将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蔬菜价格波动上涨,成本高企。当前,中国已经跨过人口增长拐点,未来10年,是蔬菜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加速期。尤其是蔬菜生产的平均人工成本逐年增长,并持续高于其他作物生产的人工成本,给以未来一个时期蔬菜价格上涨刚性动力,很大比例集中在用工多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此外,蔬菜品牌化、绿色化、加工化发展,“互联网+”多业态并进,蔬菜价格在各类溢价水平上也将有一定上行空间

报告指出,肉类价格波动幅度趋窄。长期来看,随着畜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的健全,畜牧业走向转型升级,逐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肉类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加之加工流通体系的逐渐完善,肉类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调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价格波动将进一步趋稳。

生鲜乳价格总体波动上行。未来10年,短期看,生产成本难以显著下降,全球奶制品供应链存在安全风险,推动国内生鲜乳价格震荡上行;中长期看,受土地、水等资源禀赋限制,国内供需缺口长期存在,对奶价形成刚性支撑。

分品种展望:


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产量增长快于消费增长。未来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播种面积稳中略增,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年均增长0.3%;单产年均增长0.9%,是粮食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2032年粮食单产将达到423千克/亩(6345千克/公顷);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预计到2032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67亿吨,年均增长1.2%。由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预计年均增长0.6%,到2023年粮食消费量为8.67亿吨。粮食供需紧平衡将成为长期态势,但产需平衡压力有所缓解,粮食自给率将提高至88.4%。粮食贸易规模总体下降,但粮食进口在优化国内供给结构和调剂余缺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贸易规模将继续维持高位,到2032年粮食进口量为1.22亿吨,年均下降2.2%。

稻谷:产消保持基本稳定,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口粮绝对安全始终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未来10年稻谷生产将维持稳定态势,播种面积稳中略降,单产水平稳步提高,产量稳定在21000万吨左右。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稻谷消费量先增后降,其中食用消费的绝对量和占比稳中有降,稻谷供求总体宽松的格局不变。随着国内稻谷优质化率持续提高、饲料粮需求快速增加,用于品种调剂的精米进口将保持基本稳定,具有价格优势的碎米进口将有所增加,同时国产优质大米的出口竞争力将不断强化,出口量稳步增长。国内稻谷市场体系持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稻谷市场将平稳运行

小麦:生产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进口需求呈明显下降趋势。未来10年,小麦播种面积呈稳中略降趋势,随着小麦单产提高,产量稳步增长,2032年将达14390万吨,年均增长0.5%。小麦玉米比价关系回归正常,小麦饲用消费量持续回落,但随着中国小麦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工业消费量逐步增加,小麦消费总量呈稳中略增趋势,预计2032年为14130万吨,年均增长0.1%。中国小麦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专用品种小麦数量增多,对进口优质小麦依赖度下降,预计小麦进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小麦进口量逐年回落,预计2032年进口量为602万吨,年均下降4.3%。

玉米:产量保持继续增长,玉米供求关系将由偏紧逐渐转为基本平衡。未来10年,玉米播种面积先增后稳,预计2032年达到65905万亩(4394万公顷);随着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施,预计单产保持1.7%的年均增长速度;产量将稳步提升至32869万吨,年均增长2.0%。玉米消费量增速放缓,工业消费占比有所下降,预计2032年消费量将达33235万吨,年均增长1.5%。玉米供需关系将逐年转松,展望期末玉米自给率将达96.9%;进口量持续下降,2032年将减至685万吨。

大豆:面积、产量均逐年增长,大豆自给率将显著提升。随着大豆生产支持政策完善和大豆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未来10年大豆播种面积将逐年增加,预计2032年将达到2.01亿亩(1339万公顷),与基期相比增长40.7%;生物育种及其产业化有力推进,大豆单产预计年均增长3.4%;大豆产量年均增长7.0%,至2032年将达到3675万吨。由于压榨消费需求增速放缓,食用消费逐年增加,大豆消费量稳步增加,预计2032年为11947万吨,年均增长0.6%。展望期内大豆自给率持续提高,2032年将达到30.0%左右。随着自给率提高大豆进口量呈下降趋势。

油料:产量持续增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步提高。未来10年,受益于品种改良、资源利用率提升及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等,中国油料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32年油料产量将达到4668万吨,比基期增长29.0%,年均增长2.6%。受人口总量减少、经济增长和城镇化速度趋缓、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接近饱和影响,中国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增速将继续放缓。预计2032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将达3756万吨,年均增长0.6%,低于过去10年1.3%的年均增长率。未来10年,中国将继续利用国际市场来满足和优化国内食用植物油的供应,但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趋于平稳。中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32年将达到43.8%。

棉花:产量稳中略降,消费和进口呈下降趋势。展望期内,受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持续上升、水土资源条件约束趋紧、植棉比较效益低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户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继续下滑。棉花品质适应纺织转型升级需要,单产稳步提升,品质持续改善。预计2032年棉花产量为579万吨,年均下降0.1%;中国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棉花消费国和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地位,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产业转移、化纤替代等将导致棉花消费量呈下降趋势,预计2032年棉花消费量为745万吨,年均下降0.3%;棉花产量稳中略降,消费需求呈下降趋势,进口相应减少,高等级棉花仍然是进口的重点,进口来源多元化发展,预计2032年减至170万吨,年均下降2.0%。

糖料:产量不断增加,消费增速放缓。未来10年,受糖料种植比较效益较低和其他替代作物竞争的影响,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稳中有降,预计2032年糖料种植面积为2214万亩(148万公顷),年均减少0.2%。但是,随着良种良法技术的推广、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以及精细化生产管理的强化,糖料单产将有所提高,预计2032年食糖产量达1104万吨,年均增长0.8%。由于受中国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等的影响,食糖消费增速放缓,预计2032年食糖消费量为1644万吨,年均增长0.7%。在国内产糖增长潜力有限、农村食糖消费持续增加以及食品、饮料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预计2032年中国食糖进口将达到587万吨,年均增长0.4%。

蔬菜:产量和消费基本稳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未来10年,蔬菜产业继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3亿亩(2000万公顷)左右,蔬菜产量趋稳、增速放缓,商品率提高,品种结构和季节供应进一步调优。预计2023年蔬菜产量为7.93亿吨,比上年略涨0.3%,2032年产量将达7.99亿吨,10年年均增速为0.3%。蔬菜消费平稳发展,消费质量进一步提升,消费量年均增速0.6%,预计2032年达6.09亿吨。蔬菜贸易以稳规模优结构为主,保持“大出小进”格局,预计出口量年均增速1.9%。蔬菜产业将持续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蔬菜市场价格季节性波动可能趋缓,但可能遭遇更为频繁的不利气象灾害冲击,受人工成本等不断上涨影响,整体呈波动上行趋势。

马铃薯:产量总体趋增,消费持续增加。展望期内,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呈现增长态势,预计2032年为9169万亩(611万公顷),比基期增长8.8%,年均增长0.9%。随着育种研发能力增强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广,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32年提高到1335千克/亩(20025千克/公顷),比基期增长11.5%,年均增长1.1%。在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共同作用下,展望期内马铃薯产量总体趋增,预计2032年将增至12242万吨,比基期增长21.3%,年均增长1.9%。长期来看,中国马铃薯消费量持续增加,预计2032年为12808万吨,比基期增长18.5%,年均增长1.7%。

水果: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进口和出口规模均不断扩大。未来10年,水果面积扩增有限,单产继续提高,产量稳中有增,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水果供给增加。展望期间,水果产量年均增速为1.8%,预计2032年达3.53亿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食物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水果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消费量年均增速为1.9%,预计2032年达3.48亿吨,其中直接消费量1.79亿吨,年均增速2.2%,加工消费量5037万吨,年均增速2.4%。水果进口量和出口量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速分别为7.6%和8.2%,贸易逆差持续存在。

肉类:产量和消费量保持增长,进口先增后减。展望期内,随着肉类产业逐步转型升级,畜禽产业供给能力将提升,产量将保持增长,预计2032年肉类产量达到9994万吨,年均增长1.4%。肉类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肉类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加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消费渠道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肉类消费量将平稳增长,但增速放缓,2032年将达到10485万吨,年均增长1.1%。展望初期,肉类产品国内外价差依然存在,加之国内需求增长,预计肉类进口量呈增长态势,2023年肉类进口645万吨,比上年增长5.2%;展望中后期,随着肉类产品自给率逐步提高,进口量缓速增长趋稳后将下降,预计2032年进口量601万吨,比基期下降19.9%。

猪肉:产消保持基本平衡,进口呈下降趋势。展望初期,生猪供给波动幅度收窄;中后期受生猪养殖布局日趋合理、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定点屠宰场规范性提升等因素影响,生猪产业将健康平稳运行,猪肉产量稳中有增,质量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预计2023年猪肉产量将达到5570万吨,比上年增长0.5%;受国际供应链恢复、餐饮和加工消费增加等因素影响,猪肉进口量将增加至200万吨左右。预计未来10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速为1.2%,2032年产量将达到5602万吨;猪肉进口需求将会稳步下降,2032年将降至130万吨。受肉类需求结构优化以及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猪肉消费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较基期的年均增速放缓趋势,年均增速预计为0.8%,至2032年消费量将增至5719万吨。

禽肉:生产和消费保持较快增长,进口呈先稳后降趋势。随着城镇人口占比增加、食品加工和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人们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饮食方式将继续拉动禽肉产品消费增长;展望中后期,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和城镇人口占比逐渐趋于稳定、人口数量减少等因素可能使禽肉消费增速放缓;展望期内禽肉消费整体呈增长态势,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禽肉产量保持增长,增速先高后低。预计未来10年,禽肉产量年均增长1.8%,2032年为2926万吨;消费年均增长1.6%,2032年为2943万吨。因禽肉生产周期短,产量增长快于消费增长,禽肉进口平稳后下降,出口稳中趋增;预计2032年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109万吨和92万吨。

牛羊肉:生产和消费均保持增长,进口呈增加趋势。未来10年,随着牛羊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预计牛羊肉产量继续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1.2%和1.3%,2032年牛羊肉产量将分别达784万吨、578万吨。综合考虑居民消费升级带动以及老龄化加深和人口增速下降的影响,消费保持增长但增速趋缓,2032年牛羊肉消费量分别为1096万吨和625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1.6%和1.3%。牛羊肉进口增速均有所放缓,2032年牛肉进口量为313万吨、羊肉进口量为48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2.8%和2.4%。

禽蛋:产量增速放缓,消费量先增后减。未来10年,随着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实施,蛋禽良种培育能力、养殖场(户)管理水平、蛋禽疫病防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蛋禽养殖良种化、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将有力支撑禽蛋产量保持平稳增长趋势,2032年将达到3580万吨,年均增长0.4%。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食物消费结构优化、消费者需求升级等因素的推动下,禽蛋消费量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但随着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和老龄化,禽蛋消费需求将下降,预计2030年前后禽蛋消费量将达到峰值,约为3572万吨,2032年消费量将下降至3555万吨。

奶制品:生产量和消费量均较快增长,奶源自给率不断提高。未来10年,奶类产量保持增长势头,奶源自给率持续提升。预计2032年奶类产量将达到5602万吨,年均增长4.0%;奶源自给率达71%以上。奶制品消费稳定增长,人均消费量大幅提高。预计2032年奶类消费量将达到7902万吨,年均增长3.3%;奶类人均消费量55.9千克,比基期增长37.7%。国内奶制品供给缺口依然存在,进口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预计2032年奶制品进口量将增至2320万吨(折合生鲜乳),年均增长1.6%。

水产品:产量与消费量不断增长,进口增长快于出口。未来10年,在需求拉动、技术带动和政策推动下,水产品产量保持小幅增长,年均增长0.8%,2032年达7248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年均增长1.0%,在总产量中占比提高至82.2%;捕捞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食物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和流通渠道更加多元,水产品消费不断增长,消费量年均增长1.0%,2032年将达7621万吨。加工消费增速较快,年均增长1.8%,2032年将达3290万吨,占总消费比例将提高到43.2%。展望期内,水产品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总体稳中有涨。居民对海捕鱼类和虾蟹等水产品消费偏好增强、自贸区建设深化拓展以及电商渠道发展,将带动水产品进口较快增长,2032年将增至824万吨。出口稳中有增,2032年将达451万吨。进口增速将明显快于出口。

饲料:生产和消费稳步增长,价格将高位运行。未来10年,饲料原料多元化,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饲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随着工业饲料普及率达到稳定状态,总产量增速放缓,2032年产量将达到35625万吨,比基期增长26.0%,年均增速为1.7%。随着养殖品种改善和养殖技术进步,饲料转化率有所提升,饲料消费增速放缓,2032年达35369万吨,比基期增长26.1%。生猪饲料、肉禽饲料和蛋禽饲料的消费量保持缓慢增长,水产饲料和反刍饲料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展望期内,预计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将总体维持较高水平。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