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粮仓买洋粮”拷问农业供给侧改革痛点
干货
中国甘肃网   
2016-10-25 09:09:15
[ 导读 ] “守着粮仓买洋粮”的尴尬,凸显的是农业新常态下粮食产业链在供需方面的结构性矛盾。


身处老牌产粮大省,市民们吃的面包或蛋糕部分原料竟要依靠进口小麦;面对农民辛苦收获送上门来的成车小麦,一些面粉加工商却表示无粮可用……近日,媒体报道河南部分企业“守着粮仓买洋粮”的怪象引发广泛热议。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河南省已实现连续十三年增产。同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南今年上半年进口小麦近4万吨。说起“国粮没有洋粮香”,一些粮食加工企业直言不讳:进口麦品质好,价格也比国内低,“若不是配额限制,肯定全部都用进口麦。”

“守着粮仓买洋粮”的尴尬,凸显的是农业新常态下粮食产业链在供需方面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人们的饮食开始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新兴面食产业对优质小麦原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此间的粮食生产仍然延续多年惯性,导致优质麦供应不足,部分加工企业原材料紧张,进口麦大量流入,普通麦粮堆高筑、积压严重,由此形成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局面。

从农民忧心“卖粮难”到企业烦恼“买粮难”,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破解相关难题,应牢牢抓住粮食生产的供给侧改革这个“牛鼻子”。这是资源错配引发现实难题后的市场倒逼,也是在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基础上提质增效的势所必然。对此,既要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不断促进生产环节的标准化、专业化,也要注重市场环节的价格引导,通过改革逐渐打破政策市主导的混收混卖模式,让好粮食真正卖出好价格,实现用市场手段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粮食的品种、品质、品牌,最终让脱节的供需两端达成匹配。

夯实粮食之基,方能筑牢百业之根。新常态下的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近则关乎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远则事关我国粮食安全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高度重视,稳妥把握,不敢稍有松懈。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