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石倒卖玉米赚300万的商业案例, 看农业创业的3大底层逻辑
创业
   于晓
2020-05-20 10:26:29
[ 导读 ] 从王石创业中看农业经营逻辑~

作者:于晓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机会给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有人的成功、有的人没有成功。这可能与你是否敢想敢做的心态有关系。

1983年,王石靠着倒卖玉米赚到300多万元,这也是王石做生意的第一桶金,这笔钱孵化一个拥有4000多亿市值的万科。

毕竟王石的第一桶金与玉米贸易有关,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剖析下王石靠倒卖玉米赚到第一桶金的商业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经营农业的底层逻辑。

商业故事:王石第一桶金来自倒卖玉米

作为“红二代”出身的王石,具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敢想敢做。

我们先从王石身世说起,王石的父亲王辉是开国将军王震三五九旅的下属,王震后来率工程兵团到深圳开发特区,其父亦南下全家到了广州,后任柳州铁路局局长。

除了王石父亲的背景显赫之外,王石的前妻家庭也很强大。王石前妻的父亲叫王宁,曾经是王石父亲王辉的战友。建国后,王宁历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广东省政法委主任、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省纪委书记、省顾委主任。

强大的身世背景和关系网,帮助王石在以后创业及生意上带来巨大隐形力量。除了王石身世之外,王石的眼光和胆量也是特别重要。

1983年年初,王石出差到深圳。他从朋友那里得知美国大陆谷物公司与深圳养鸡公司合资的饲料生产企业正大康地,需要大量的玉米,而这些玉米来自美国、泰国和中国东北。

在当时因为运输和国家政策问题,来自东北的玉米却不是直接从东北运来的,而是要从香港转运过来。这也导致2分钱一斤收购的玉米,到采购企业手里变成了7分钱一斤。

王石看到机会,他想“如果能实现东北玉米直接运输到深圳客户手里,至少可以赚到5分钱一斤,几十吨下来就是赚上万元。

想到这里,王石兴奋不已。于是王石先正大康地自己有饲料可以低价供应,然后再跑去广东海运局让他们开辟北方航线。另外,王石手里没钱,他就让对玉米供应方发货,自己半年之后再付款给对方。

1983年4月到12月短短8个月,王石赚了300多万元。“这就是我下海挖的第一桶金,干干净净。”王石提起此事颇为自豪。

底层逻辑:商业本质不变,干农业也一样

其实,我们从王石经营玉米生意中,我们悟出了农业创业的3条底层逻辑,农业企业更值得学习。

1、先找市场再造产品

当前,很多经农业创业的朋友经营逻辑是反的“先搞种植或养殖再去找市场”,这个逻辑已经违反了市场原则。

正确的市场经营逻辑就是“先找市场再造产品”,否则你的产品将会只有打价格战、甚至遭遇无人问津的窘地。

王石就是先确定正大康地的合作关系再到东北寻找玉米供应商,如此就规避了“产品无销路”的问题。

2、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农业永远是一个“利润薄”的行业。如何在农业领域赚钱?用规模降低成本。

农业的规模化可以帮助经营者降低采购成本、人力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赢得市场的主动性。

王石经营玉米生意,采取的就是“降低成本的方式”,他通过改变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玉米单价成本,最终从玉米差价中获得利润。

3、诚信胜于一切

在商业生意中,诚信胜于一切,“无信,则不立”。

对于玉米生意,王石属于中间商,对采购商和供应商都要说话算数。在经营上,王石深悟其道,答应玉米供应商半年结款的事情,王石按照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承诺。

之前很多人说,经营农业的人“诚信度很低”、甚至还有说“毫无诚信可言”...按照生意来说,我们就有责任或义务遵守诚信和游戏规则,如此,口碑会越来越好、生意越来越广。

最后,总结一下,王石的成功当然是时代的成功,但有一点,无论什么年代,做企业或者做生意的本质没有变化:先找市场在做产品、帮助客户省钱、遵守诚信。你们认为呢?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