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观察】牧原暴跌背后,生猪市场将何去何从?
养殖
  
2021-06-28 21:34:26
[ 导读 ] 是什么因素引发了目前猪肉价格如此巨大的变动?市场未来走向又如何?

肉类食品中,猪肉是最受我国百姓欢迎同时在过去20年最普遍的肉类。据农业农村部的专业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要吃掉全世界猪肉总量的一半。巨大的市场需求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一流的猪肉生产大国。过去的一年当中,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我国的猪肉产量在世界排名仍然是第一,接近43000千吨。

或许是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国内知名企业如网易、万科等都纷纷转型养猪。近年来的数据表明,2011年到2019年之间,猪肉的价格一直稳定在20元左右,但2019年之后,猪肉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价格突飞猛涨,疫情后更是突破了50元人民币大关。

而今年的猪肉市场似乎遭遇了“滑铁卢”,价格一路狂跌,国内知名农牧企业牧原集团的市值在4个月内更是市值缩水高达2000亿。除了牧原之外,国内其它的养猪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是什么因素引发了目前猪肉价格如此巨大的变动?市场未来走向又如何?

01

市场预期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

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比上年末增加9610万头,同比增长31%,恢复到2017年末的92%,生猪存栏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随着产能逐渐恢复,行业一致预期2021年猪价进入下跌周期。

猪周期不同于大宗商品的周期,其需求端是稳定的,猪周期的本质是受养殖户的成本驱动,当猪价跌落成本线时,养殖户会淘汰能繁母猪,从而减少未来出栏量,进入猪周期底部,在成本线下方停留不超过两个月。而随着出栏量的减少,价格回升,周期底部开始向上。

一般情况下,周期底部从淘汰能繁母猪开始,进入产能缩减阶段需要10个月,而猪价上升从补栏后备母猪开始,到出栏产能恢复需要14个月以上,整个过程大概两年左右,两个轮回一个周期,从前几轮完整猪周期看也是四年左右。

本轮猪周期始于2019年,按照以往规律,大概在2022年进入周期底部,而本次周期因为非瘟的影响,能繁母猪产能受损严重,行业预判会延长一年拖后到2023年进入周期底部。

02

养殖成本出现了新的变化

猪周期受养殖成本驱动,而养殖成本受种猪价格、二元母猪价格、仔猪价格,以及粮食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而且在周期顶部各种价格波动会很大,比如仔猪价格一年中最低1000元/头,最高2500元/头,饲料中主要的玉米价格一年上涨50%。

据长江证券卖方研究报告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自繁自养育肥猪完全成本统计,最低是牧原股份的13.2元/公斤,最高是新希望为26.1元/公斤,其余的5家均价在23元/公斤左右。而外购仔猪育肥成本在31元/公斤左右。同行不同利,看来企业之间成本差别很大,主要还是由养殖模式、育种体系和管理水平决定的。

随着二元母猪和仔猪价格的下降,而饲料和防控成本仍维持高位,自繁自养育肥成本预计在20元/公斤左右,外购仔猪育肥在29元/公斤左右。

03

非瘟导致猪周期不确定性增加

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尚没有研制出针对非洲猪瘟的安全疫苗,它将会持续对养猪行业造成影响。

由于养殖密度加大,叠加季节性高发,2020年冬天非瘟多地暴发,本轮特点表现为潜伏期更长,传播力更强。据某机构调研,2020年12月份能繁母猪环比下滑1.68%,2021年1月份环比下滑扩大至4.99%。

据媒体报道,多地母猪产能损失高达30%以上,将大大影响2021年11月份之后生猪出栏供应量,进而影响生猪价格。

受非瘟和疫苗毒双重影响,80KG中小型猪存栏变化中,50-80KG下滑7.11%,0-50KG下滑6.61%,分别影响3月底和5月初的肥猪出栏量。另外,80-130KG在1月份下降9.22%,主要原因春节销售旺季,养殖企业加大出栏量,包括一定比例的低体重猪。也就是说,2021年4-6月份左右,可以预见的是出栏量同比不会有大幅度增长,届时猪价可能仍维持高位。仔猪价格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由2020年10月份的1000元/头,上涨到如今的1800元/头左右,育肥成本将在30元/公斤左右,预计2021年6月份出栏猪价维持在32/公斤元以上,外购仔猪养殖的企业才有利润。

1月8日,酝酿已久的生猪期货上市,期货核心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同时会拉长猪周期,以成熟市场为例为例,美国在推出生猪期货后,猪周期从3年延长到8年。

2月24日,2021LH9主力合约收于29010元/吨,对应9月份价格是29元/公斤,反映了行业对猪价的乐观预期。

2021年生猪价格在1月份处于35元左右高位,预计春节后下落至26-28元左右,4-5月份回升30元左右,7-8月份小幅回落后,四季度再回升到30元以上。

04

暴跌之前,头部猪企在做什么?

2019 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上涨,也令猪企股票持续走高,然而企业「走得太高也怕摔得太惨」,在市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许多猪企也依然不敢扩大经营。

据周天财经了解,生猪头部企业温氏集团和牧原股份在吉林的养殖场在 19 年都原定有扩大规模计划,但由于运输途中极易遭受病毒感染,致使扩大计划只能搁浅。

受困于种猪跨省调运限制,不但无法扩产,随着种猪的逐步淘汰,存栏量也在同步减少。

例如,温氏集团在吉林省其中一个年生产 9 万头仔猪的扩繁场,随着能生产的母猪逐渐淘汰,又无法从位于河北邯郸的温氏种猪场调运种猪,能繁育的母猪存栏量由 4000 头减少到 3000 多头,半年来减少 20%。

可以说,猪企们在 2019 年下半年眼看着猪价水涨船高,却面临着繁殖无以为继的问题。

产生的直接影响是,由于猪企生猪出栏量下降,无法产生大量现金流,因此牧原只能依然凭借股票大涨的时机,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据了解 2019 年 8 月,牧原股份共募集资金 49.99 亿元,其中 80% 的资金用于新建及收购养殖场,并对其原有分公司进行增资,此后牧原在全国各省市县,设立分公司超过 25 家。与此同时,温氏集团也在 11 月份出资 8.1 亿收购新达牧业。

非洲猪瘟苦了自繁自养型的养猪散户,却甜了龙头猪企业——许多中小养猪场开始和企业进行合作代养。

此外,猪肉价格及股价的大幅度上涨,也让很多企业闻风而动,跨界进入猪肉市场,这也为今年猪肉价格的下跌埋下伏笔。

不过我们要知道,猪肉作为大周期性产品,它的生产周期延后效应非常明显。按照种猪、育肥猪生产规律和养殖的基本流程,引种的后备母猪从 4 月龄到初次配种之间的备孕期一般需要 4-6 个月的时间,母猪受精后开始进入怀孕期约 114 天,分娩后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约 160-170 天。

也就是去年投产的猪,今年开始进入消费市场,必然会导致整体价格的供给过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导致猪肉价格的下降,这是整个市场的大势所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经历过数次大大小小「猪周期」的头部猪企们,意识到了随后猪价下跌的剧情,只是当时的它们尚未明白这场猪价战争将比以往更猛烈、更长久。

05

猪企日子十分难过

提早布局可抵御风险

目前,全国猪肉断崖式下跌超过18周,据统计,5月猪肉市场价格为30元/公斤,比上个月同比下降30%。

北京新发地的猪肉价格更是跌到20元左右,接近冰点。养殖户苦不堪言,都处于严重的亏损之中。例如新希望在今年1季度就亏损了6个亿。

而猪肉的价格冰点一般来说要低于成本线下的20%,也就是说,目前的猪肉价格依然还没到最低点。

其中,牧原虽然经历了暴跌,但是它的销售收入其实是增长了。这归功于牧原在过去一年中的布局。据牧原的5月份销售简报显示,当月的生猪销售达到了309万头,同比增长接近120%。

毕竟,牧原集团对未来的洞察能力是很强的,2020年不断布局数字化养猪和设施建设,成功抵御了猪瘟的侵袭,生猪的存活率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目前,数字化养猪的风口已经掀起,科技化、智能化可以让猪企更加灵活的应对风险。

06

猪肉一直降,为什么消费者还嫌贵?

据猪易数据显示,21 年的生猪平均价格虽然一直下降,但与 19 年相比依旧高出 40% 左右。这也是为什么,价格一直下滑,但消费者感受却不明显。

猪肉价格高于以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猪饲料价格的上涨。

玉米作为猪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价格走势会直接影响到猪肉价格。而在 2021 年年初,玉米收购价格,从往年的 0.8-0.9 元每斤,上涨到 1.3 元每斤,玉米单价超过大米,很多养猪场甚至出现用大米喂猪的魔幻景象。所以对于猪企而言,养猪依然需要付出较高成本。

综上来看,虽然近几年养猪行业接连受到冲击,但无论是疫情控制还是市场供需关系都逐渐趋于正常,猪企的生意在资本及现代化技术运用下也并不难做。

虽然牧原股份市值蒸发超千亿,但主要原因是猪肉难以维持如此「天价」,从牧原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扣非净利润依然达到 69.53 亿元。

伴随着生猪市价降低,玉米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二季度收入下降已经成为必然。但由于市场需求依旧稳定,企业在稳定经营的前提下,不会产生较大的市场风险。

从实际经营上看,全产业链布局的牧原有着全行业最低的成本,在猪价走弱的趋势下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率实属不易,但接下来不管是牧原、温氏还是新希望、正邦等猪肉代表企业,过几个季度的苦日子恐怕是大概率事件,持仓较重的投资者建议做好仓位和预期管理。

来源:36氪、证券市场周刊、品牌农业与市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