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企业】行业独一份!绿氮生物首次推出定向微生态培菌机,赋能产业发展
种植
  
2023-11-26 17:04:52
[ 导读 ] 刚刚!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京举办定向微生态发布会,首次正式对外发布其首创的定向微生态(Directed Micro-Ecology,简称DME)及应用体系,并推出自主研发的首代智能设备——定向微生态培菌机(即DME培菌机)...

发布会现场

“怎样让“娇气”的微生物能以最佳的活性被农业、环保等领域高效使用?今天,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京举办定向微生态发布会,首次正式对外发布其首创的定向微生态(Directed Micro-Ecology,简称DME)及应用体系并推出自主研发的首代智能设备——定向微生态培菌机(即DME培菌机)。绿氮生物旨在基于定向微生态体系,实现功能微生物菌剂产品生产前置到应用端,就地就近使用,为种植、畜牧、水产、环保等产业领域及相关科研人员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绿氮生物成立于2022年6月,专注合成生物固氮技术突破及功能微生物领域创新。创始人兼CEO马瑞强是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后;CTO曹轶博士是浙江大学微生物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博士后。

成立以来,绿氮团队在合成生物固氮技术的应用探索中,深刻体会到非芽孢类微生物货架期短、菌剂成品活性无法有效保证等行业痛点,基于高通量筛选、合成生物学、机器学习和计算建模等前沿技术,搭建“定向微生态”功能模块及应用体系,研发智能硬件载体,致力于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发展。

功能微生物应用痛点激发绿氮团队创新潜能

根据Agropages报告,全球微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0.9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6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21%。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我国要促进前沿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融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然而,微生物本身存活周期短、时间越长活菌数下降越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商品化难题;以及只有出厂标准、没有使用标准、产品没有保质期等行业难题,所以整个市场散而小、行业集中度低,市场对菌剂认可存疑,行业发展受限

绿氮生物创始人兼CEO/马瑞强博士)

马瑞强博士认为,“功能微生物在产品技术、标准化、商业化应用领域上存在诸多短板,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现酿啤酒和自制酸奶,一个是现酿现造,一个是不追求无菌环境。”在发布会开篇,马瑞强博士提到自创业以来,功能微生物应用的难题始终是迈不过去的难关,带领团队反复探索,最终是日常生活中的食品给予了他灵感来源。

绿氮生物的创新思路就是提出、定义并落地“定向微生态”及应用体系,曹轶博士对“定向微生态”做出了阐释——在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微生态环境中,通过施加有利于目标功能微生物的定向选择压,使其在种间竞争中取得优势,并在特定时期内占据微生物群落的主导地位,从而使目标功能微生物表现为优势微生物,能在应用中发挥有效功能。

(绿氮生物CTO/曹轶博士)

定向微生态及应用体系)

基于定向微生态原理,根据应用需求确定目标功能微生物,开发与之相匹配的定向营养与生长策略,经由「功能(Function)-营养(Nutrition)-工艺(Process)-生产(Production)」四大模块及模块间的“FNPP”循环实现迭代升级,通过硬件载体实现目标功能微生物的就地标准化生产和应用。

“绿氮生物的高通量培菌技术能显著提高DME适配成功率,涵盖肥料登记和饲料登记目录90%的细菌类菌株均可适配,产品开发效率是传统菌剂的10倍以上。”曹博士说。

“定向微生态”理论带来智能产品落地

将功能微生物生产前置到应用端,采取就地标准化生产扩繁、实现微生物菌剂的现制现用,缩短流通环节,依托的就是本次揭幕的智能产品——DME培菌机。

该产品由绿氮生物自研算法体系支撑内嵌程序,全周期精准环境控制,智能自主实现菌剂扩繁标准化。相较于传统工业化发酵工厂,它的优势显著:家电化体积、常规水电,一键操作,无需专业发酵工程师。曹博士介绍,“DME培菌机单次培菌周期仅需12-24小时,目标微生物含量达到95%以上,有效活菌数高达20 - 50亿CFU/ mL。”曹博士说。

绿氮生物定向微生态及应用体系的创新优势)

DME解决方案可服务于种植领域的土壤改良、作物营养,通过水肥菌一体化、种肥菌同播方式低成本便捷式使用;畜牧领域的青贮剂、饲用微生态和饲料添加剂的培菌扩繁,淡水水产养殖领域的净水改底、尾水治理,还适用于养殖污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黑臭水体的高效治理。

以养殖污水处理为例,依据养殖污水所含污染物情况,定制功能微生物解决方案。根据所需微生物种类及特性,控制培养时间、营养物质投加量和营养物种类,可明显增强微生物增殖效果,提高微生物的竞争能力且能够维持相当的数量,以达到快速降解目标污染物的目的。与传统养殖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较,污水处理时间缩短为原处理工艺的1/3;污染物降解效率提高30%以上。

谈及“定向微生态及应用体系”的研发历程,马博士深有感触:“为实现这一目标,近一年来,绿氮生物在北京实验室持续开展功能微生物厌氧、好氧发酵的工艺试验,筛选300余株功能菌;硬件载体研发上,组建机械工程团队、装备加工厂,经历数次测试迭代。数千万成本的投入,上千次的试验,才有了今天正式面市的成熟稳定的智能设备。”

探索新商业模式 为产业生态创造价值

功能微生物作用于农业在我国已发展数十年,我国微生物菌剂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微生物菌剂生产从小作坊、土办法逐步向正规企业、先进设备转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合成生物学的突破,这一产业将迎来新一轮飞跃。

绿氮生物首次发布的DME解决方案及其核心产品DME培菌机,可同时服务于产业端与科研端客户,比如:

产业端客户以2B销售为主,其中包含微生物菌剂产业链各环节商业主体,包括大型综合农业集团、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资经销商等,以大B为主,亦可覆盖终端用户本身

在规模上,单台设备即可适配中大型用户主体,以农田种植根瘤菌为例,根据目前使用惯例测算,单台设备预计可同时覆盖4、500亩至2000亩等不同规模的种植经营体。

在科研端客户上,服务于科研用户中小试规模需要及科研菌株放大定制研发,打通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满足科研项目应用示范需求。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教授)

发布会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MBA教育中心主任、中农创学院创办人付文阁进行点评总结。付文阁教授提到,绿氮生物创立迄今为止还是科研为主,但科研一定要跟商业、产业相结合。实验室的东西怎么转化为产品?第一是“傻瓜式”,以用户为导向,方便使用、提升效率;第二是成本下降,对企业、对农户降低成本。马瑞强10余年连续农业一线的创业的经历,他的经历对农业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都更加深入,绿氮生物定向微生态新产品对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

发布会的最后,马瑞强博士提到绿氮生物的未来,“接下来涉及到跟市场对接,包括科学家合作开发功能菌,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以及项目合作、课题合作;跟行业企业共同努力,绿氮生物在上游研发端发力,为产业链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和价值。”

本次发布会在微生物、种植、畜牧和水产等领域专家、学者,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知名投资机构及媒体代表等近百位嘉宾共同见证下圆满闭幕。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