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让你搞懂何为农业的三产融合?
种植
   于晓
2019-11-29 11:09:21
[ 导读 ] 农业为什么要三产融合?

尽管备受资本青睐,尽管全国各地助推三产融合的热情高涨,但三产融合从战略到落地,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两年,在国家层面相继出台相关顶层设计,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三产融合的路径愈发清晰,战略实施的抓手愈发明确。

最近两年,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成了资本追捧的风口,但很多都偏离了农业产业这个核心,做成了单纯的旅游项目,甚至房地产项目。

三产融合是为了解决农业产业附加值过低,是为了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所以,三产融合项目,一定要严格遵循省里“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设方向。

到底什么是三产融合?

一产:一产一般泛指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现代化高效农业。今年菜博会上十号厅展示的“鱼菜共生”系统,将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以水作为媒介,将鱼池中的水过滤后直接提供给蔬菜作为生长的“营养液”,被蔬菜吸收“脱肥”后的“营养液”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最终达到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用土和肥”的鱼菜协同共生的目的。

二产:二产是“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业物料、人工种养或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从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品种类别来看,国内产品种类较少,品种单调。我国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共12个行业。

三产:三产是“农业相关服务业”,拓展延伸农产品功能和提升附加值,如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品牌展示、文化传承等,近年来农家乐发展愈加壮大。

1+1+1=3还是1+2+3=6

农业除却传统的生产功能以外,加工、旅游、文化宣传、康养等功能潜力无限,不论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农家乐为主的农村观光旅游,显然都没有真正发挥农业的功能。然而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目前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很多地方尚且还处于简单的一二三产业共存状态,即1+1+1=3。

目前很多农村对于三产融合还是浅显的排列理解,一部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家里兼开着一家农家乐用于招待游客的模式屡见不鲜。种、加、销、游,看似齐全,却是各干各的,三产融合成了三张皮。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针对日本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通过鼓励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由于“1+2+3”等于6,“1×2×3”也等于6,因此称其为“第六产业”。而“第六产业”的想法其实与“三产融合”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三产融合方式多样

三产融合人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需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探索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1+3融合:服务业向农业渗透,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利用农业景观和生产活动,开发观光农业而不仅仅只是看看山水;利用互联网优势,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的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以及京东的“3F”战略,提升农产品电商服务业;以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主题,使用论坛、博览会、节庆活动等方式或平台展现农业。

1+2融合:利用工业工程技术、装备、设施等改造传统农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发展高效农业。如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等,对于农机行业的大力扶持有利于加速一二产业融合,“绿领”农机手的兴起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2+3融合:二产向三产拓展的工业旅游业,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产品展示为主要参观内容开发的旅游活动,反之以三产的文化创意活动带动加工。通过创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农村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产品。

1+2+3融合:农村三产联合开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使三种产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典型业态有农产品物流、智慧农业、工厂、牧场观光、酒庄观光等。观光牧场融合畜牧业、乳产品加工业和牧场观光业的优势,使牧场改变单一的生产模式,是三产融合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

从第一产业到三产融合:农业的多种功能正在展现

推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加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力度,探索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等品牌创建……

挖掘农业在生产、加工、服务等方面的多种功能,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新课题。各地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或“隔二连三”,实现产业链相加;通过质量品牌提升一次增值、加工包装二次增值和物流销售三次增值,实现价值链提升。

农业部一项调研显示,目前全国12.9万家各类龙头企业、27万家休闲农业企业、3.1万家农村电商和9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都初步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方向发展,为推进产业融合提供载体支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从更深层入手,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各地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把资源要素、人气人脉、利润税收留在农村,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等在农村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

农村三产融合应抓好四个关键点

找准产业融合点。

找准融合点,产业融合才有生命力。要坚持以工业理念、互联网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与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在做“精”农业、做“强”加工业、做“特”第三产业上下功夫,在农工、农旅、农商和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在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上见实效,让先进要素、技术创新在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紧密交融、互相促进,发展农业内部重组融合、产业链条延伸融合、三次产业交叉融合等形式多样的融合模式。

培育融合支撑点。

产业融合发展的层次、水平,关键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带动力。当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够,自我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弱,带动力不强,同时面临人才、用地、融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方面困难。要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增强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资源聚集效应,引领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商资本是以工补农、以工促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参与乡村建设,促进工商农联合协作发展,拓展产业融合的边界。农民始终是兴农强农的主体,要支持激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创业创新,拓宽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的渠道。

把握政策着力点。

农村三产融合是新生事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简化市场准入、审批等手续,建立健全融合发展推进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政策支持,在用地、用电、用水方面及财税、产业、信贷等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等人才培养力度,打破要素瓶颈,激发市场主体参与融合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农村技术交流、创业、金融等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完善农业保险和融资服务。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加强水电路网桥以及连片土地的高标准农田等基础建设。

扎牢利益联结点。

产业融合发展的背后是相关方利益的联结。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是融合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不能把农民抛在一边。要按照兼顾各方利益,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建立联结紧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市场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生产订单合同、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等多样的利益联结方式,使各方合理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红利。

来源:五彩农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