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巨头的“数字化”:不只是赶超欧美,更是超越自己
种植
  
2021-07-30 22:42:49
[ 导读 ] 种业巨头的数字化是什么?

作者:陈立耀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产业●科技●商业)

这个年代,企业没有数字化、信息化就好像火车没有动力一样...跑不快。

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是21世纪企业的一场革命。

由于数字技术的重要性,近几年,传统农业企业纷纷抱团互联网公司。比如,北大荒与阿里、京东、腾讯签订合作,中化农业与阿里签订合作,隆平高科与华为签订合作...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竞争的武器。

近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与华为云签署合作协议,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用大数据驱动科研、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的智能升级,加快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圆梦步伐。

-010-

种业巨头的“两步走”

经过阵痛之后,2016年,隆平高科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中信的入主,隆平高科再度回归种业国家队,也从此踏上国际种业巨头的征程。

隆平高科还提出“2025年进军全球前五,打造民族种业的航母,护航国家粮食安全”的口号。

然而,目前全球种业进入新一轮并购浪潮,比如,拜耳收购孟山都,陶氏和杜邦合并,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行业进入快速整合阶段,全球种业集中度和竞争门槛进一步提升。

所以,面对竞争,隆平高科走了2条路:1)数字化转型;2)发力育种国际化。

要解决与外界竞争,数字化转型成了隆平高科发展主要出路。这些年,隆平高科引入中信集团的全球化管理理念,加快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快速提升管控体系建设和企业管理能力。

如今,隆平高科现在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从研发、田间生产、工厂加工,再到营销管理,都有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支撑。未来,隆平高科将进一步通过数据去贯通整个价值链,引领行业潮流。

作为一家高科技现代化种业集团,隆平高科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努力,是湖南农业企业把握时代风口,拥抱数字化浪潮的缩影。

除了信息化数字化之外,隆平高科还发力生物育种。目前,隆平高科公司旗下拥有隆平生物和杭州瑞丰两大转基因科研平台。同时,隆平高科未来也会积极与全球种业巨头加大合作,推进包括并不限于品种授权、开设商业化合作公司等方式,共同致力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隆平高科还积极“出海”淘金。早在2018年,隆平高科发布海外市场规划,未来,公司一方面将着力聚焦杂交水稻核心海外市场,加快商业化运营平台建设,将公司的研发优势和产品优势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商业回报,快速提升杂交水稻海外市场占有率,服务公司2025杂交水稻国际化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公司还将以巴西隆平为平台,加快南美地区杂交玉米种子业务拓展,提升区域市场份额,加快将海外优良种质资源引入中国市场,助力国内玉米种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2021年7月,隆平高科还发布了其近年的项目规划,包括育种基地的建设、种子产线的扩建、转基因相关项目的研发、品种测试评价的升级和公司信息化的建设

目前,隆平高科凭借数字化、信息化,正奔跑在“国际化种业巨头”之路上。

-020-

育种数字化势在必行

“打好种业翻身仗,关键在于做好种质资源的搜集和应用,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最基本的材料就是种质资源。”隆平高科高级副总裁尹贤文说,种子行业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最高的,而强大的研发能力是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种业首先是研发周期长,在国内种业界,要研发一代全新的品种,从确定研发方向到出台商业化品种,一般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国际上甚至更长,需要12年以上。往往品种还未育出来,又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淘汰了。所以提高科研效率,跟上市场节奏非常重要。

这是问题也是机会。

业内专家告诉农业行业观察,数字化育种新技术可缩短育种年限2—3年,节约育种成本30—50%。

面对育种困局,隆平高科希望借助数字化缩短育种周期。

现阶段数据不能取代育种实践,新种子的诞生依然要靠人完成。但大数据可以代替人工去试错,预测杂交试验结果,减少育种工作量,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面市。据悉,目前,隆平高科在华为云的帮助下正在梳理数据,搭建隆平高科大数据底座平台,为未来的数据应用和分析打基础。

“当然,现阶段数据不能取代育种实践,一颗新种子的诞生最终还是得靠人来完成。但利用数据能加快新品种的面世。”隆平高科信息总监杨佳表示。

除了在育种上发力之外,隆平高科还希望用数字化解决产业难题。

杨佳介绍,目前在制种领域,制种基地的土地与制种企业每年都在变动,关系松散,造成制种成本高,农民收入不稳定。在制种时,绝大多数企业在确定农户土地面积、地块方位、品种位置、播种去雄收获进度等环节,还在使用人工方式进行丈量、画图、记录、汇报等工作,不但效率低,且易出错。同时,在土壤肥力状况、病虫害情况、气象变化等方面不能及时监测、预警、处理,使制种产量和质量都面临风险。

杨佳表示“而数字化转型能给我们带来的,是生产运营的优化、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高,能有效解决目前制种领域存在的痛点。”

对于未来,隆平高科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有更长远规划,将来会与华为等拥有顶尖数字技术的企业在精准种植、分子育种、全基因组编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030-

不仅是追赶欧美,更是超越自己

数据显示,我国一年消耗6亿多吨粮食,其中1亿多吨依靠进口,粮食自给率仅在85%左右。耕地存量有限,想要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子的质量是关键。

在全球局势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背景下,粮食安全得到空前重视,“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成为共识。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育种作为8个被“点名”的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种子“芯片”性能如何,直接影响农业产量和品质。换句话说,种子是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在地区或国家农业竞争力中占据至关重要地位。

然而,目前,我国信息化育种平台较少,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种业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推动作物育种由3.0时代的设计育种,转变为4.0时代的信息化育种。这是农业育种机构,近期面临的关键问题。

数字化+育种正成为必然,中国巨头企业纷纷布局。除了隆平高科之外,种业巨头“先正达”也正在发力生物育种技术与数字化相结合。

目前,先正达积极发力商业育种业务,将上游的基础研发和下游的商业化结合起来,推动中国在基因编辑等关键农业生物技术、绿色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控、土壤改良等新技术等领域的提升。同时,先正达还借助MAP与数字化现代农业服务平台连接下游食品加工企业、渠道商、饲料加工企业等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产业生态,真正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

或许,中国农业的数字化,不仅仅是追赶欧美,更是超越自己。种业“数字化”,未来可期。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