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在“中国富硒地瓜第一村”
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
地瓜种植面积约4万亩
总产量6万吨,年产值4亿多元
占国内高端地瓜市场份额的90%
一斤地瓜最高竟能卖到26元
一、能人返乡,种出“金”地瓜
沙土村村如其名,全是沙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贫穷落后是村子甩不掉的标签。
2000年7月,从大学毕业后,王文克走南闯北,先后在厦门、北京、海口等地打过工,做过建材生意、开过网吧、养过虾,不到30岁,已在海口买房买车娶了媳妇,过上了让同龄人羡慕的生活。
但逢年过节回到沙土村,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王文克感到心酸。为此,他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在外待遇优厚的工作,回乡当农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回乡创业也不是盲目的。当时,我发现海边沙地种出来的地瓜品质好,考虑到城里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觉得这是个商机。”说着,王文克抓起一把土,沙粒马上从指缝中流下来。“沙土村的土壤含硒量高,且七分沙三分泥,大雨过后地表不板结,种出来的地瓜条形好、个头适中,吃起来粉而不硬、营养价值高。”
图片来源:三亚微势力
王文克经过考察,发现海南东洋水产有限公司引进的日本种苗种出的地瓜口感、甜度、外观、含纤维量均优于其他品种。于是,他找到该公司,双方达成合作协议。
“当时他说带我们种地瓜挣大钱,我们都嘲笑他,称他是异想天开。”村民王大叔说,大家根本不相信,这个对农业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能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2008年,为了让村民相信他,王文克说服了朋友,又发动邻里乡亲,最后有100多户村民拿出200亩地用于地瓜种植,当年实现创收20多万元,一下子激发起十里八乡村民种植地瓜的积极性。
村民们想跟着赚钱,把王文克选成了村支书。
二、小地瓜种出科技“范儿”
为了带着乡亲们一起赚钱,王文克把原来种植的200多亩扩大到1000多亩,可日本公司拒绝了。日本公司要按需定量,需要多少地瓜就只给多少瓜苗,多余的一株不给。
为了能自行育苗,村民们决定用传统方法试一试,但由于缺乏种苗脱毒等技术,他们所育出的第二代、第三代种苗都会因病毒的过度累积,出现性状变异、退化、老化等情况,和采购的第一代苗相比,品质相差甚远。这样一来,地瓜果实会变得“不够粉”、患上矮缩病甚至整体绝收,因此地瓜苗“卡脖子”问题便成了桥头村民们致富的“拦路虎”。
王文克着急了,多方打听下,找到了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刚好读完博士的刘迪,这年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刚刚成立的地瓜病毒病攻关小组。为帮助农户们摆脱这一困境,刘迪与课题组的同事们决定对地瓜“把脉开方”,启动健康种苗组织培养工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副研究员刘迪博士在地里查看地瓜种植情况。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孙谋 摄
他们利用地瓜茎尖细胞生长快,沉积毒素少的特性,将茎尖组织培养成整个株系,并从中剔除变异退化的植株。第二年,就攻克了地瓜苗脱毒技术,彻底解决沙土村地瓜种植缺苗的问题。2009年,刘迪还以《番薯茎尖培养脱毒苗的方法》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技术专利授权,这个指标体系在当时属全国首创。
“高系14号”种苗质量稳定性让桥头地瓜的种植面积火速扩增,甚至扩大到桥头镇其它村。
除了为桥头地瓜注入“种苗芯”,村民们在种植上也极为用心。
与国内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沙土村地瓜种植时采用起高垄、高密度种植,每亩种5000株,而且地瓜藤蔓水平种植,不是斜插,这样才能保证结果均匀。
图片来源:三亚微势力
此外,为了保障桥头地瓜的最佳品相,村民们会选用人工手挖的方式。这样的工作量虽然大,但是每只地瓜都是完整无缺的。在分拣环节,村民们也会根据果型和重量进行七级分级。
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通过全程标准化管理,实现从种苗、种植、采收、分拣、仓储、包装、运输到上市检查的全程规范标准化运营,保证地瓜品质的稳定,也保障了市场供应的持续。
沙土村对地瓜品质的不懈追求,收获的是市场的供不应求,产品更是成功进入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型商超,部分产品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
三、沙土村变身“亿元村”
沙土村的地瓜身价一路飙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经海南省农科院检测,沙土村种植的地瓜硒含量达70微克/公斤。沙土村也被誉为“中国富硒地瓜第一村”。
因为沙土里种植的地瓜甜度高、口感好,再加上富含硒元素,价格甚至攀升到了26元左右一斤,还供不应求。
2018年初,“澄迈桥头地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沙土村地瓜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防止桥头地瓜品牌被滥用,当地政府牵头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实行“一箱一码”。
虽然沙土村的地瓜亩产只有3000斤出头,远低于国内其它产区,但亩产值却高达1.2万元,农民纯收益在1万元左右,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2020年,沙土村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来源:南海网、乡村干部报、超级乡村研究所、长江蔬菜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竞争惨烈!农资行业7条创新之路,引爆未来农资..
【农村电商】2025农村电商全景洞察:政策赋能、..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
【创业】事关创业!人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重磅意..
农产品电商五大模式大决战,供应链决定生死局!..
乡村产业振兴 21 种模式,构建文化旅游生态圈,..
【政策解读】标准|休闲农庄建设规范(农业行业标..
【精准农业】精准农业下的智慧农机:农业机器人..
案例剖析!“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方法可..
【农业机器人】这款农业机器人亮相央视!1台顶6..
2025农业迈入AI元年,或将引爆农业新一轮变革..
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模式与对策..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农村电商:进入3.0时代,不是建群而是建网!..
【农场经营】休闲农场和村集体,如何打破“单打..
【世界农业案例】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产学研用新范式: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
【县域经济】2025年壮大县域经济怎么干..
乡村振兴多元产业发展23种模式与实施建议..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