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现代农业,如何释放乘数效应?
种植
  
2024-03-27 17:10:24
[ 导读 ] 数据要素×现代农业,如何释放乘数效应?

数字技术作为重要变革引擎正在重塑各行各业,持续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尽管与其他领域相比,数字技术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进程相对慢些,但这也表明在“三农”领域加大力度释放数字技术赋能的乘数效应空间巨大。

早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旺则乡村旺。当前,要特别着重释放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量增质升的乘数效应。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显示,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有效释放。数据已被列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市场处于加快培育之中。正是由于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和政府审时度势的统筹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0.2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41.5%。这为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得益于国家对网络强国战略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注重推进使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拓展乡村功能价值,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这可从以下数据获得佐证:国家统计局公布最终核实的2022年GDP相关信息显示,该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约为19.5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24%,比2021年提高0.19个百分点;2022年底我国已经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2023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5%;2023年我国多地能够有力克服“烂场雨”、洪涝、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国家数据局于2023年10月25日挂牌成立,并于同年12月31日联合农业农村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该计划的一个重点行动是“数据要素×现代农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量增质升

近年来,我国加速构建数字中国建设的体制机制。乡村产业发展领域的数字技术赋能正从“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形态升级到“数据要素×现代农业”阶段,数字技术赋能的影响正从叠加转变为乘数效应。

首先,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总量增长。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数据资源具有低成本复用、非排他使用、边际报酬递增等特性,能够被乡村市场主体应用于涉农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涉农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泛在连接,催生短链农业、众筹农业、共享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催育乡村产业以需定产新模式,打通涉农产业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数字化链路,增强粮食和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其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质量提升。数字技术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能够推进涉农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管控程度,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精准性。智慧种植养殖实现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的可视化表达和数字化管理,能够促进涉农产品的消费升级。使用围绕特定涉农产品的育苗、生产、储藏、流通、加工、消费全链条数据流,可带动技术、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在产业链上优化配置,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

最后,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韧性增强。数字技术的连接红利,可使涉农经营主体共享土壤、天气、产能、加工、物流、贸易、消费等数据,提高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有效解决乡村产业的短链、缺链、断链等问题。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减少自然灾害、疫病传播、价格波动等对涉农供应链的冲击影响。

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

现阶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精神,高质量推进“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释放乡村产业发展的数字技术赋能效应。

一是既要充分认识到乡村产业特别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程度,又要以历史责任感担起推进“数据要素×现代农业”的责任,摒弃不愿、不敢、不会数字化转型的想法,积极稳妥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二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乡村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数字化发展规划。深挖和激发数据资产活力,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数字文化产业,拓展乡村智慧旅游应用,促进数字乡村产业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涌现。

三是着力提高涉农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数字素养、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场景的决策能力,提升数字知识教育和数字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弥合数字鸿沟,培育涉农数据要素企业,强化农产品经营主体流量扶持。

四是完善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以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为契机,秉承价值共创理念,强化涉农企业数字责任,不断实现“三农”领域的数据交易规模倍增。

五是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数据采集、应用、开放、管理等标准建设,着重研究农业农村专有软件与信息系统的整合集成技术,探索元宇宙农业,提升涉农产业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六是破除制约数据资产应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数字化构建,推进全社会生产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严守数据安全底线,为乡村产业发展营建更加优越的数商环境。

作者分别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和海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