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氏、牧原、双汇、新希望……这 13 家农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强!
8月8日,天天学农在A轮融资媒体见面会暨周年庆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公司已完成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本轮领投方为长策投资,上轮投资方经纬中国本轮持续加注。
天天学农此次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互助在会上致辞,长策投资合伙人彭国题、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分别从资本角度分享了对农民线上教育发展前景的看法。
“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进口粮食依存度较高,各项农业指标逐年下滑,像今年夏粮产量,乳制品、鲜、冷藏肉等产量都降幅明显,究其原因,在于种植规划性不够,田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不对称,其中最大根源还是我国农民职业化水平低。中国农民的受教育年限在6-7年,其他发达国家都在12年以上,相对应的,中美农民人均年收入差距也在25倍左右。而这一困境的解决,在于抓住互联网流量下沉这一新趋势,用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帮助农民提升技能。”天天学农创始人兼董事长闫子铜在分享时说道。
天天学农成立于2017年8月,是国内首个农业领域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农业教育服务公司。目前累计合作专家500多位,上线了百余品类千余节精品课程,累计服务50万用户,其中注册用户付费转化率达到20%,用户完课率已超80%。
知识付费从2016年爆发至今,走过了2年的快速发展期,像得到、知乎、喜马拉雅FM等平台已完成了商业模式的验证,“解决焦虑、让自己变得更好”成为了知识付费上半场的主旋律。有数据显示,去年年底,仅“知识付费”平台用户规模即接近5000万,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之多。
而自2018以来,知识付费领域已悄悄发生了新的变化。
知识付费内容垂直化
《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未来,综合型、规模化的知识付费新玩家将减少,但面向特定领域、场景、用户群的“小而美”垂直知识付费平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焦虑情绪性带来的付费热度逐渐退去后,用户开始回归理性,实用性的内容变得更受欢迎,大而空的课,慢慢落地到垂直可细分的行业和课程,职业教育、技术服务等开始崛起,正好可以满足接近3亿涉农人员,对农业技术、农村创业、农产品销售等内容的强烈需求,也产生了农业和知识付费结合的新机会。
天天学农关注到了这个机会。从2017年成立之初,通过挖掘农业领域的IP,与来自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植保站农技人员、一线种植大户等500多位讲师IP合作,以实用性为核心,研发了120余个品类1000余节农业类知识技能服务课程,在用户中产生了裂变式的传播。
目前平台已经累计服务50万用户,其中注册用户付费转化率达到20%。“因平台的内容实操性很强,且课程内容的打造围绕农户学习的特征习惯,所以目前的完课率很高,已超过 80%。”闫子铜说道。
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上,天天学农CEO赵广在活动中表示:天天学农要继续研发形式更多元、内容更丰富的课程,大力拓展新内容,后续会以“农技学院”和“农商学院”作为内容研发的2条主线。农技学院中,平台将复制柑橘系列课程的成功经验,拓展至10个作物品类,包含葡萄、猕猴桃、芒果、火龙果、香蕉、苹果、草莓、樱桃、蔬菜等,为广大农户提供更丰富的农技知识及服务。
此外,在农技内容中,平台也将与国内知名植保无人机公司“天翔航空”合作,全面开展农业机械类培训课程。
农商学院则是目前课程体系中比较有特色的版块,包含农产品品牌塑造、农产品营销、农创知识等内容,将会给用户带来产后环节的知识服务。
目前,天天学农已与每日优鲜、农夫山泉、百果园、农优100等优质团队和IP展开深度合作,提升农民的软实力,农商学院将成为新农人的第一所互联网农业商学院。
在与农民的互动过程中,天天学农发现大部分用户的农业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平台将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研发国内首个提升农民基础知识的视频课程——《农学微视》,课程大纲取自农业院校基础教程,以更简单有趣的形式教给农人专业实用的农学常识。
互联网流量正在下沉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宽带接入量增加,农村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自2015年起,“流量下沉”已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一种趋势,知识付费也开始蔓延至下沉人群。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并不缺乏优质课程、前沿信息和资源,但四五六线城市以及县域以下的地区却缺乏摄入优质知识的渠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他们对知识付费侧重点也不同于一二线城市用户,长期来看,贴近其生活场景、应用门槛较低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将成为其关注度较高的品类。
相对于目前已有的知识付费课程,天天学农的课程更接近于在线教育,它有更强的约束力和更体系化的知识内容,同时又兼顾了知识付费的移动消费特征。由于有了教学过程和课后学习的问答互动,对种植户而言,就能够获得较为深度系统的知识学习,同时课程能直接对经济收入产生正相关。这使天天学农的课程成为了刚性需求。
天天学农在课程设计上还做了大量的调研,考虑到农民的学习基础、农业劳作的消耗量,农民通常不愿意学习时间长、难度大的课程。天天学农在课程设置上也摸索出了一套标准:10-15分钟,简单易懂、图文音视搭配,知识点突出。课程整体学习体验足够“轻”。
在发布会上,天天学农也发布了一系列战略产品,如APP 2.0版本、吉祥物“天天”以及《中国农民互联网教育白皮书》等。此外,每年的8月8日,也被定义为“学农日”,这一天平台的所有课程将免费公益地提供给用户。可以看到,天天学农正打破藩篱,重构中国农民的学习,“我们要坚持做农民职业化教育的大学”闫子铜自信地说道。
据悉,天天学农将在年底有更大的战略升级,也会开放新一轮的融资。
相关文章
“公益+市场”模式兴起!公益搭台链接供需 “乡..
【农资行业】2025 年有机肥市场爆发前夜:这三大..
建议收藏!一文讲透“农村三产融合”..
70%利润归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正在助..
乡村全面振兴,23种乡村产业模式
第5期乡村振兴管理师即将封班,线上学习线上考试..
【县域经济】探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多元路径..
【政策通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稳步推进稻渔综..
【预制菜】预制菜技术发展趋势,这3个是必然!..
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补助三农领域项目汇总(截止2..
1200亿智慧农业市场爆发,特别是AI+农业,重塑产..
生态农业势在必行!这8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需要知..
拆解苹果共享农庄:一个让果园变“金矿”的神奇..
【县域产业】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案例】河北沧县:以枣为势,打造乡村..
【电商分析】202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现状与发展..
植物工厂掘金战:五大商业模式破解90%亏损魔咒!..
出海,中国农业的下一站!
【政策解读】划重点!2025 年乡村文旅数字化四大..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