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是涉农的文件,今年应该也不例外。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四件大事: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从文件来看,下一步农村工作的重点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已连续17年围绕“三农”问题出台“中央一号文件”。
此次会议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讨论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讨论的《意见讨论稿》,从标题可以看出,‘十四五’时期开始,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由脱贫攻坚全面转向乡村振兴,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最终目标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现代化。”1月6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告诉记者,若不出意外,意见稿将体现为一号文件。
意见稿是否就是即将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记者就此向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另一位研究员求证,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随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宏观经济室主任李国祥也称“应该是”。
1、乡村振兴将被重点提及
尽管中央一号文件还未发布,不过2020年12月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重点全提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支撑”、“完全成本”这两个提法和“乡村建设行动”一样,都将是一号文件里的新词。
相比此前,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不只是讨论明年的一号文件,是在为“十四五”定调: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此次又重新把“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句话说了一遍,含金量比往年更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上指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此次农村工作会议为此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
习近平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据记者了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改革试验研究室副主任刘俊杰表示,长期以来城市这条腿长、农村这条腿短的问题突出,如果不能让乡村同步实现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能否处理好农村这一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现代化的成败”。
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作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尤其在过去的2020年国家又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而2021年“三农”将迎来大的发展转折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一点也不亚于脱贫攻坚。
2、缩小城乡差距
多位受访专家均称,乡村振兴是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
“除了特别贫困的山区,农村的楼房比城里人都住得好。现在的乡村比改革开放之初的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乡村与城市相比最缺的是什么?这个才是乡村振兴需要做的工作。”1月6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虹告诉记者。
在邓虹看来,乡村与城市比,最大的短板就是公共设施建设落后。“但是,公共设施建设又有一个规模效益,居住人口太少的话,建设的经济性太差,也很难维持,所以,我认为找到一个适合各地条件的推进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的路径最重要。”邓虹说,至于农业生产方面,“我认为好的技术不需要刻意去推广,农民都会自觉地学习。农民问题应该还是继续改进基础教育条件,让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一个安全规范的成长环境,这样的话,孩子们长大以后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才能够成为一个懂科学、用科学的合格农民,为祖国乡村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梳理发现,年前的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 。农村工作会议再强调,尽管未来“三农”的工作重心已发生历史性转移,但巩固扶贫攻坚的成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仍需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
农村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记者注意到在乡村振兴的内容中提到,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被问及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强调,用乡村振兴的办法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确保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跟上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步伐。为做好衔接工作,唐仁健表示,还必须做好同过渡期内的各项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扶上马”再“送一程”。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认同,脱贫攻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应用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乡村振兴,反之推进好乡村振兴也将促进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拓展”。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近日透露,在过渡期内,将继续实行“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主要政策措施不会急刹车。
来源:华夏时报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农村电商】2025农村电商全景洞察:政策赋能、..
竞争惨烈!农资行业7条创新之路,引爆未来农资..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
【创业】事关创业!人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重磅意..
农产品电商五大模式大决战,供应链决定生死局!..
乡村产业振兴 21 种模式,构建文化旅游生态圈,..
【政策解读】标准|休闲农庄建设规范(农业行业标..
【精准农业】精准农业下的智慧农机:农业机器人..
案例剖析!“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方法可..
【农业机器人】这款农业机器人亮相央视!1台顶6..
2025农业迈入AI元年,或将引爆农业新一轮变革..
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模式与对策..
模式研究!8个粮食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
农村电商:进入3.0时代,不是建群而是建网!..
【农场经营】休闲农场和村集体,如何打破“单打..
【世界农业案例】美国现代农业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产学研用新范式:中国农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
【县域经济】2025年壮大县域经济怎么干..
乡村振兴多元产业发展23种模式与实施建议..
熊猫指南:用科技重构农业美学,解码中国好味道..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