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农】科技变革下的“AI+乡村振兴”新范式
乡村振兴
  
2023-02-10 17:34:35
[ 导读 ] 科技变革下的“AI+乡村振兴”新范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近5.1亿人生活在农村。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80%左右),农村人口仍将在3亿左右。同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021年城乡收入比达2.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更加重视农业,更加惦念农民,更加关怀农村,在新征程中用新的思路、范式去破解“三农”难题。换言之,民族复兴征程上,一定要实现乡村振兴。

以人工智能、新能源、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澎湃而来,为乡村振兴突破传统范式,以技术创新应用 引领乡村变革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正是基于此,党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提出建设数字乡村。

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把“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作为35项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可以预计,数字乡村建设将进一步提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获得更大用武之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参与方,市场主体正着眼于政策导向、“三农”需要和自身能力,积极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掣肘乡村振兴的三道坎

“三农问题”是我国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换、国家政策扶持,“三农问题”部分症结得到缓解,但并未彻底解决。

目前来看,乡村依然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迈过三道坎。

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经济转型升级缺乏内在动力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虽然得到快速提升,但明显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目前,农业深加工不足、产业链过短,整体附加值过低,且智能化、大型化技术工具应用偏少。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规模经营,进一步推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从二产来看,高度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下,乡镇企业竞争力整体偏弱,或处于价值链低端,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力大不如前。从三产来看,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优质市场要素的依赖性更强,但优质要素恰恰是农村的短板。近年部分地区出现的乡村游内容同质化严重,可持续性较差,且容易沦为地产项目。

第二,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环境治理尚存在盲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绝大部分乡村实现了道路硬化,超97%的乡镇有了快递网点、农村基本实现稳定可靠供电服务、超98%农村通光纤和4G。但是,相较于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数字化、智慧化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部分地区乡村智能化平台建设、数据收集等前期工作尚未完成,部分地区的数字化平台沦为“晒太阳”工程,事倍功半。此外,我国城乡环境治理水平差距依然较大,面源污染、垃圾围村等“脏乱差”现象还比较突出,美丽乡村建设面临挑战。

第三,农民就地增收难,人口结构严重失衡,人口老龄化严重,不利于社会治理。由于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居民(尤其是中西部)通过本地化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的渠道相对较少、难度较大,外出务工(尤其是到东部沿海)依然是实现家庭增收的主要途径。年轻劳动力外出求学、务工、就业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但也造成农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在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主力人口。在部分村庄,甚至存在村委会成员全部为55岁以上村民的情况。人口结构的失衡,给当地的养老、教育、就业、治安等带来一系列挑战。如何在现有人口结构基础上,实现乡村善治、产业适配、生活宜居、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创新性路径。

AI探索破题“三农”新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三农”难题,也需要有更多方向性、战略性细分抓手。

我国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不断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加快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三农”的深度应用,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具想象空间的抓手之一。

2020年9月,国家相关部门在全国部署了117个数字乡村的试点。在政府引导鼓励下,包括商汤在内的多领域龙头企业先后探索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在广阔天地中开展广泛实践。

目前,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农业、农村、农民,对实现乡村振兴产生强大的牵引作用。

第一,AI正浸润农业全链条,加快一二三产融合,激发农村产业动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加快农业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原本割裂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得以有效链接和延伸。这种全链条巨变,可以帮助产业规避风险、激活农村闲置资产,培植出新的产业机遇。

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商汤通过自研的SenseMARS火星混合增强现实平台,将当地传统村落和自然景观进行数字化呈现,复现万亩梯田五龙戏珠与白鹭群飞等壮观景象,打造AR契约博物馆、牌匾古文物、蔡宅古建筑等,精彩呈现历史古迹背后的传承故事(如牌匾背后的捐粮故事、家谱背后的家族跃迁故事等)。另外,通过三大AR视觉应用还开发了AR寻宝打卡奖励兑换实体优惠券活动,可以与当地农产品销售挂钩,带动一产销售和乡村文旅开发。

同时,数字技术提高一产、二产的智能化水平,极大节约了人力、物力。遥感技术与AI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能在农业病虫害早起预警、精准农药喷洒、提升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实现降低投入、提高产出。AI技术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筛选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商汤通过AI技术进行甘蔗检测、筛选,目前已实现90%以上的甘蔗杂质(如甘蔗皮、叶、根等)自动检测率,检测效率比人工检测提高了67%。

第二,AI科技赋能农村“智”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通过数字化手段,乡村治理逻辑得到重塑,事前防控和事中处理、转向数据决策机制在部分地区日趋成熟。AI科技正弥合城乡之间的鸿沟,城乡深度融合,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加速。

在云南保山,平安乡村AI赋能项目极大减轻了当地行政部门的日常治安维护压力。通过AI技术,诸如人群聚集、路面垃圾暴露、机动车违停、违规载人、违规秸秆焚烧等突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可以做到有效识别,精准定位,助力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在松阳,商汤科技正协助打造国内第一家以数字乡村为主题的研学示范基地,开发包括AI课程设计、研学线路开发等内容。目前,商汤正结合AR导览技术、虚拟主播技术和青少年AI课程体系,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研学线路,为江浙沪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研学内容,帮助他们在了解AI和AR前沿技术的同时,学习田野调查、营销技巧等实践课程。

第三,以AI为手段削减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人力、物力支出的空间巨大。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陆续向乡村覆盖,促进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红利,使之成为数字乡村的最大受益者。

一方面,AI技术进一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例如,利用遥感数据对作物的实时苗情、环境动态和分布状况进行宏观的估测,及时了解作物的分布概况、生长状况、肥水行情,根据所得数据生成涵盖植保、水肥等不同调优管理措施的空间分布图,为作物生产管理者或管理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农技指导,减少人力“能耗”。

另一方面,AI科技将精耕农业升级为智能精准农业,减少农业物力“能耗”,间接有利于农民增收。智能化的农业监测,不仅让农民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上的人力付出,还能减少物力付出。结合AI技术对病虫害进行自动监测和早期识别,病虫害检出率达95%以上,误报率低于1%,不仅能够降低人工作业量,也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等农资的消耗量,既有利于降低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化转型。例如,通过智能早期识别,农药使用量可减少30%以上,病虫害综合成本(农资、人工等)每亩可减少100-200元。

AI重塑乡村的商汤方案

商汤依靠人工智能为主的数字科技,赋能浙江松阳、云南保山等地,探索智慧化手段加持下,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城乡融合区域协同的均衡化发展模式。

但是,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商汤在乡村振兴上所追寻的“星辰大海”,不仅是要实现个别地域、应用场景上点的突破,更在寻求如何让AI与乡村振兴发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化学反应,重塑科技变革下的乡村振兴范式。

实际上,商汤坚持依托自身共性基础能力,深入农业农村场景赋能,人工智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已经谋划出以AI技术为引领的数字乡村建设框架,并探索以松阳、保山为起点,在更多地区落地生根。

在商汤的“AI+乡村振兴”框架中,旨在依靠一大能力、四大基础设施,打造覆盖一二三产业、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十大场景。

一大能力就是人工智能引爆超级生产力。商汤“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致力于让AI赋能百业,成为像水、电、能源一样随处可见、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并产生引发社会变革的新一代超级生产力。商汤已经为全球700多家企业和政府单位提供人工智能服务,在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驾驶上取得一系列成功,一再验证人工智能应用所引发的生产力爆炸效应。

商汤之所以敢于尝试在乡村振兴中引爆超级生产力,还在于其所拥有的SenseCore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这主要包括SenseLayer遥感解译平台、SenseMars感知智能及混合与增强显示系统、SenseFoudry City Dayu城市开放平台治数引擎、SenseFoudry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四大基础设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阵列,为乡村振兴场景打造提供实实在在的前沿技术支撑,让最古老的乡村与最前沿的技术融生突变,重塑乡村。

在此基础上,商汤正在打造农林牧渔一张图、传统古村落AR复原、作物生长综合监测、乡村研学、乡村数字博物馆、作物分拣加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监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乡村治理视觉平台、县乡治理模块集成创新在内的十大乡村振兴场景。

例如,通过农业资源“一张图”建设,形成农业资源核心数据库,全面、快速和准确地掌握区域内农业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做到区域内农业资源状况一览无余,为政府决策、交流会商、信息公开提供全方位的应用平台。这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权属信息(承包权、经营权)展示、查询与管理,涉农上下游企业、水利和气象等涉农设施空间分布及信息管理,各类耕地(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园艺果树空间分布及信息管理,农村各类生态资源分布及管理等。

从松阳,到保山,商汤携AI前沿技术优势,蹚出中国“AI+乡村振兴”新范式的道路清晰、明确、坚定。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国家号召下,商汤的“AI+乡村振兴”正逐步在更多地方、场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科技政策与伦理研究主任  宫超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