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乡村民宿面临什么样的机遇?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何对策?
休闲农业
参见庄主    陈立耀
2016-10-10 09:51:57
[ 导读 ]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一、背景:乡村旅游新形势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 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诞生标志着“农家乐”旅游模式拉开了乡村旅游的序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从精英消费转向大众消费。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旅游了,另一方面人们旅游的次数增加了、频率提高了。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生活久了,人们更加渴望回归清新自然的田园。同时私家车的普及和交通的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在2013年已经超越美国和西欧(接近18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目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71辆,但是预计到2020年可能达到大约200辆。除了私家车的普及之外,高铁的建设也为旅游提供了动力。我国高铁通车里程达到1.7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60%。

2015年9月19日“中国现代乡村旅游30年论坛”在京召开。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表示,中国每年国内旅游达36亿人次,其中18亿人次在乡村,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预计未来5到10年,乡村旅游接待可达20亿人次。随着乡村旅游极速发展,一种新型的住宿形态——民宿正在兴起。

二、 民宿开发中面临的新问题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在乡村旅游新形势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民宿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研究说来自日本,也有的说来自于法国和英国。民国70年左右在中国的台湾兴起并迅速发展。大陆的民宿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由于起步时间晚,在建设中出现了定位模糊、胡乱开发、恶性竞争、缺少制度规范等问题。

1.自身定位模糊,对消费者需求把握不准确

中国历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很大比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就说明,大量的人离开农村,成为城镇居民。他们来自农村,或是父辈来自农村,对农村有一定的认识和情感记忆。

但是民宿主往往以自己的喜好对住房进行建设和改造,未分析消费人群—城镇居民的心理需求。业内人士表示,别墅取代农舍、修饰过重的马路取代乡间小道,乡土元素被现代化元素取代,乡村本身的自然感被抵消,对游客难以构成吸引力。正如木尧所说,“你喜欢的瓷砖外墙,城里人不一定喜欢;你不喜欢的木头疙瘩也不要乱烧,没准就是极品根雕材料。”

2. 复制他人模式,缺乏个性和文化内涵

我们身处一个这样的时代:各种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碎片化的时光被商家巧妙的压榨一空。

目前很多民宿主还把思维停留在“农家乐时代”,采摘、果蔬认领、农家菜、游园、垂钓等被认为是标准配置。为什么“农家乐”都是一个样?因为他们看见别人某一种菜很受欢迎,立马做出同样的菜;看见别人建了一个座凉亭,顾客都夸好看,立马也建一座同样的。

看啥火就想模仿啥,是缺乏个性和文化内涵的弊病。也有一些民宿主他们懂得个性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动辄破木头、碎瓦片、粗麻绳、旧布片、烂陶罐、坏农具。让人觉得这是一种乡村文化,殊不知是对乡村文化完整性的破坏。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制度规范

乡村长期以来都处于偏远地区,水电、网络、停车场、厕所、消防设施、安全监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健全。这对民宿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有些美丽的村庄,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但由于道路不通畅,致使游客不能到达。

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个体民宿肯定会走向单打独斗,自立门户,一切问题自己解决。从而,拉长民宿的分布,无法形成合力,甚至自生自灭。广阔的乡村,蕴含着旅游业的大好商机,关系到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但民宿发展不应该野蛮生长,没有国家的支持和法律的保护。要成为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尽快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法律法规。

三、 我国大陆民宿开发对策

《到台湾恋上民宿》一书写道:“每间民宿都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解甲归田的都市白领、热爱自然的艺术家、老房子改造达人、为爱走天涯的痴心人……听听民宿老板关于生活、朋友和梦想的故事,准能收获满满的感动。”大陆民宿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开发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探索新的路子,也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1.寻找准确定位,进行个性化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每一座乡村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座乡村都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坐拥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独享独一无二的日月精华。民宿主根本不需要挖空心思找特色,要做的仅仅是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在不破坏大环境大生态的前提下,针对顾客需要进行改造。

“床上铺着麻质的被罩和紫色的绶带,昏黄的灯光下是一个懒人躺椅,复古的衣橱边上挂着泰国风情画,壁炉上的花儿漫不经心地开着。”

“Antoine家里有着复古的家具,红色的沙发鲜艳地占据着视觉空间;墙上的画作,细聊之后发现都是主人的创作;仿古的橱柜蛮有味道;满是绿色的阳台,连墙壁都攀爬着我未知的植物。”

这是《相约法国,相遇在民宿》一文中对法国两家不同民宿的描写。我们看到的是具有个性化的环境和情调。

民宿不是酒店,不需要统一的色彩、摆设、床单、桌椅。民宿要的就是个性化和家一样的格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第十七指出: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2.符合当地环境,展现文化内涵

一次难忘的乡村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除了身心的放松,还有心灵的一种归属。发展乡村旅游要善于利用乡村的“自然气质”。乡村中很多小道、农舍、老树、老桥,这些是当地的最真实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乡村游很注重环境生态,乡间步道几乎都不用水泥,全用渗水比较好的鹅卵石、石子或者就地取材其他天然、环保材料铺就,给人的感觉非常自然、舒适。

城市大拆大建,使得现代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感严重缺失。而乡村由于开发建设相对较晚,传统文化的保留还相对完整。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性的节庆文化等都是民宿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扬的。蒙顶后山庄园,利用悠久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山上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宿庄园,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茶文化成为了蒙顶后山的符号,让这里的民宿真正有了灵魂,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

3.建立规范标准,完善政策制度

当前的民宿业,急需解决的是合法、安全、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即建设合法、经营合法;消防安全、人身财产安全、卫生安全;建筑同环境融合,不污染、不破坏环境。

我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对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有了基本要求,并规定了等级划分条件以及评定标准。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厦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村民利用原有自建房作为民宿使用,参照出租房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同时,由于很多民宿项目结合当地的一些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等,有自身的特殊性,既要有基本的共同标准,也要有个性化的空间,比如房间的大小、布置的简略、风格的差异等。

4.民宿环境是基础,民宿主才是关键

民宿的装饰、布置等环境,给人最基本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但是如果只注重硬件建设,缺乏人文情怀,就让人感受不到农家的温馨,丧失休闲放松的乐趣,不愿做回头客。

《相约法国 相遇在民宿》一文中作者记述了在法国民宿入住的亲身体验。除了舒适、温馨的环境以外,最动人的是民宿主的友善和热情:“她居然贴心地给我准备了中文的地图和旅游指南,虽然也可以看英文的,但是参杂着法国地名和人名的介绍还是让人头晕。”作为民宿主应该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提前想到顾客的一些需求,让他体会到家的感觉。

好的民宿主,不但为顾客提供身体的栖息之所,也提供心灵的安放之处。学会和顾客做朋友,陪他们说话,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民宿的情怀和乡村的美好。

四、 结语

乡村旅游是当下我国旅游发展的重点,民宿是旅游者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民宿的建设道路艰辛而漫长,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术研究,密切关注乡村旅游和民宿中出现的新动向和新问题。沈晰琦

加入农业中小企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核心商圈(农侠会),行业解读、案例干货、行业报告、实战课程请订阅农业行业观察 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