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中国农产品采后损耗率竟高达三成?农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农产品
  
2021-11-02 20:53:12
[ 导读 ] 农产品保鲜是现代农业发展中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农产品采后保鲜是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产品采后损耗、营养降低、品质劣变,以及农产品安全问题,还与农产品加工的原料安全保障直接相关。

目前中国农产品采后损耗率约在20%-30%,而发达国家则不足5%,意味着中国农产品每年约有四分之一未进入餐桌就损耗了,由此还形成大量生物垃圾,污染城乡环境,因此农产品保鲜是现代农业发展中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农产品的采后病害其实主要分为生理病害和病理病害。

生理病害也叫非侵染性病害,是指果蔬在采前或采后,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生理障碍,它不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病害,所以不会侵染蔓延,也没有病症,只有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在果蔬表面或内部出现凹陷、褐变、异味、不能正常成熟等病因。

病理病害也叫侵染性病害,是果蔬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引致果蔬腐烂变质的病害。可相互传播,有侵染过程,是果品蔬菜和病原菌在一定环境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农产品采后的基本环节:

1、预处理——保持和提高果蔬的贮运包装等;

2、贮藏保鲜和运输——拓展果蔬的时间和空间市场,常用技术有:常温、控温、气调等多种贮运技术;

3、商品化处理——提高果蔬的商品品质和市场价值,包括的单项技术主要有分级、催熟(脱绿)、脱涩、涂膜、销售包装等。

近几年,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开发出一批实用的数字农业技术产品并建立了专用网络数字农业技术平台。以上的农产品采后环节我们都可以运用科技的手段来实现,秋天来后,农民伯伯们也不用再担心收获的果实会功亏一篑了。

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是创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此进程中,只有主动适应潮流,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才能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步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鲜农产品应链的特点:

时效性强、保质性高:这个导致它的物流成本比较高;

高风险性:它有自然灾害的风险、市场流通的风险、市场架构波动的风险等;

复杂性和动态性: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业态是复杂的,所有的流通业态都是此消彼长;

协调性和多层次性:供应链间相互补充。

生鲜农产品流通不仅涉及亿万农户的生存,而且是事关广大民众的生活品质的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

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投入,降低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数字化,提高产需双方信息获取效率和处理效率,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将经验、知识和技术数据化,实现智能化、产业化、高效化生产,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行业风险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