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刘继芳:我国蔬菜产业风险防范与发展展望
农产品
  
2020-12-03 06:50:13
[ 导读 ] 我国蔬菜产业风险防范与发展展望。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十年展望

(一)当前我国蔬菜供需基本情况

从生产端来看,我国蔬菜产业供给基本是安全的。但是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产地交通受阻导致蔬菜供应滞销,疫情缓解后各地采取相应措施,蔬菜供应链迅速恢复。据测算,今年全国蔬菜产量可达7.27亿吨,比去年增长约0.8%。从消费端来看,疫情时期在外餐饮消费大幅度消减,团体消费阶段性不振,疫情缓解后,消费恢复性增长,预计消费量达5.35亿吨,同比增长0.4%。从贸易方面来看,新冠疫情导致国际贸易局面更加复杂,蔬菜贸易整体偏弱。疫情缓解后,我国蔬菜进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保持贸易顺差局面。从价格方面来看,全年蔬菜价格偏高,保持季节性波动,夏秋季蔬菜价格下行,受气候影响,预计第四季度菜价将较往年偏高。

(二)蔬菜产业发展十年展望

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总体稳中有进,增速略显趋缓态势。预计到2025年全国蔬菜产量可达7.69亿吨,2029年可达7.96亿吨,年均增幅1.2%左右。这一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目标主要由过去产量主导逐渐转向到质量和绿色发展方向上。

在区域供给方面,目前“西菜东进”成为“南菜北运”与“北菜南运”的有利补充,跨区域长距离运输,使蔬菜流通成本和市场波动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在产销对接方面,随着各种产业协会、供应链不断完善,“以产定销”模式将成为主流,带动产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因供应链对产地标准有一定要求,使蔬菜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持续加强,逐渐替代成捆买卖成为消费的主导方向。在生产规模方面,整个蔬菜种植比较优势仍相对较大。蔬菜平均成本收益率于2017年达40.1%,预计下一个十年会保持这样的基本优势。

在资源成本方面,蔬菜规模扩张速度受限于水资源、土地资源整体性约束,且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蔬菜利润空间,导致蔬菜平均成本利润率出现整体下行态势,预计后期将延续。

在消费结构方面,蔬菜消费总量将小幅增长,消费需求更加重视绿色、品质和健康。鲜食消费将小幅增长,预计到2029年约占总消费46.2%;加工消费稳定发展,加工率达23%以上;随着管理水平提高蔬菜损耗逐年下降,估计年均自损率降幅为1.3%。

在国际贸易方面,蔬菜贸易将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我国贸易进出口量年均增长率在3%以上,出口品类更多样化,一些优势产品的出口数量、品质、价格方面将继续保持。蔬菜进口规模较小,对国内供需影响有限,但蔬菜进口很可能给“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新的机会,增加新的活力。在我国加强种业种植之后,蔬菜种子进口预计将减少。

在价格方面,蔬菜价格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但未来十年价格上涨的幅度会小于过去10年。从年际变化看,各种成本资源约束、居民消费需求提档升级,导致价格维持小幅增长态势。从年内变化看,受其他政策影响,包括将来冷链、物流、场地、冷链存储以及供应地冷链存储得到加强,这将对蔬菜价格“V”字型波动态势有所缓解,但依然会保持。

二、蔬菜产业运行规律与主要风险

(一)蔬菜产业运行规律

一是蔬菜产业受上一期收益影响显著。一般农户都会受到蛛网模型的影响,上一期什么价格高,便决定下一期种什么多,这个规律虽然在大家认识提高以后有所缓解,但是规律依然存在。

二是产地转换特征进一步明显化。总体上讲,因为我国蔬菜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经形成,产地转换按照经纬度已形成基本规律,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影响,产地转换出现脱节和断档现象,局部时间和局部区域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重叠调查的问题,从而导致供应链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的态势。

三是年度内季节性波动仍然较显著。根据统计的28种蔬菜显示,价格季节波动呈“W”型波动规律,年初、年末价格高,春秋季价格低,夏季短暂转折,这个态势将来能否转变依然是我们制约的动向。

四是小品种大幅波动现象日益频繁。大葱、生姜等产品由于产地集中,比较容易储存,容易引起资本高度关注,在今年9月份开始,我国市场大葱和生姜价格迅速上扬,也引起了多方关注。

(二)蔬菜产业风险

一是自然风险。首先是极端天气,这是导致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大风灾和大冻害,都对蔬菜生产存在比较大的影响。其次是病虫害,因为我们高度集中化使生产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容易发生,同时使用农药稍加不注意可能导致残留过剩,对安全水平造成影响,使供应形成不确定性,这些都将影响我国蔬菜的供应和价格的波动。

二是经济风险目前我国大部分交易市场不成熟,农产品现货电子盘交易相关法规还不完善,交易不合规、恶意做庄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会导致蔬菜尤其是个别小品种,价格出现不合理波动。蔬菜价格剧烈波动,将导致菜农积极性大大受挫,同时引起产品供给的波动。

三是贸易风险。我国现阶段与他国贸易摩擦时有发生,进出口量可能存在剧烈变化。此外,食品安全标准变化也使得出口存在不确定性。在生产方面,主要是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标准提高等因素都将会导致我国蔬菜产业贸易风险提升。

四是技术风险。据统计,几乎所有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都有研发机构和代理机构占领市场,国外蔬菜品种占我国蔬菜市场的份额在13%到20%之间。此外,我国整个蔬菜供应冷链物流不发达、不完善,设施技术落后,专业人员素质较低,导致损耗量大,间接增加了供应链成本。

三、蔬菜产业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科技创新驱动

首先在生产加工方面,我国蔬菜产业需要加强育种育苗、智能环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创新,扶持蔬菜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要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提升蔬菜保鲜能力,制定统一冷链物流产品质量标准,防止途中温度改变,导致损害增加。另外,质量追溯技术也需要加强,充分利用其可追溯性强、无法篡改等特点,进一步保证蔬菜产品质量。

(二)推行蔬菜产销保险制度

我国蔬菜环境价格波动很大,对菜农造成一定影响,急需推行相关保险以稳定产业。目前我国已在多地开展蔬菜产业保险试点,这些实践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当的保险品种。此外,蔬菜产业需要财政支持方式做出一些改变,如在一些地区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进行政策性的支持,还可以考虑对已有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给予菜农一些保险补贴,鼓励菜农加入保险行业,突破WTO“黄箱”限制,从根本上转变财政补贴方式。

(三)强化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蔬菜在饮食结构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菜篮子负责制抓的正当其时,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制的改进工作,不断进行充实,加大落实力度,保证好中国人的“菜篮子”。

(四)完善蔬菜监测预警制度

一是蔬菜信息监测制度。我国蔬菜产业需要不断完善蔬菜田头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规范采集标准,打造蔬菜产业数据链,提高数据资源可用性、共享性和可拓展性。二是完善蔬菜信息分析平台。目前来看我国蔬菜产业需要着力打造“消费确定生产”作用链,搞消费引导确定生产,形成一个新的供应链条。三是进一步完善蔬菜产销信息服务制度。我们需要充分研究信息发布与服务的内容、路径和方法,打造“信息引导生产”传导链,着力提升信息服务标准化、智能化、智慧化,使蔬菜产业进一步完善。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