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透视】寿光蔬菜,如何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农产品
  
2021-06-18 22:26:07
[ 导读 ] “寿光模式”升级再出发!

导语:“寿光模式”升级再出发!

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产业是寿光的支柱产业,自1989年开始发展蔬菜大棚以来,全市共有日光温室14.6万个、拱棚2.7万个,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蔬菜已经成为寿光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

早在今年4月,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山东寿光举行,开启寿光蔬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3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寿光蔬菜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寿光成了全国的“菜篮子”。福来咨询为寿光蔬菜策划的品牌口令“健康中国菜篮子”,与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全民健康的理念高度匹配,并抢占了“菜篮子工程”这一公共资产,充分体现了寿光蔬菜的地位、责任与担当。

寿光蔬菜的品牌图腾将寿光的“寿”字与中国的“菜篮子”形象巧妙结合,彰显出寿光蔬菜作为“中国现代菜篮子的摇篮”行业属性、产业地位及品牌价值。同时,“寿”字也寓意着健康长寿。

从买“洋种子”,到打造种业硅谷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在蔬菜高质高效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关键。过去,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优良品种,2011年前,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

近年来,寿光市以打造“全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为抓住种子话语权,寿光自2012年开始相继出台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目前,寿光本地育种研发主体日益多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纷纷涌现。

为突出企业在蔬菜种业研发中心的主体地位。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寿光市政府连续出台3项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推动。2020年3月,寿光市又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蔬菜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蔬菜种业创新发展,扶持企业繁育加工推广,吸引蔬菜种业企业落户。

出政策还要引智力!为保证育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寿光市建成投用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0多家国家级科研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寿光研发中心等相继落户。

在洛城街道寨里村,坐落着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寿光凭借多年来显著的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建基地的不二选择。

研发中心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已建成蔬菜分子生物、细胞工程、植保、园艺作物种苗繁育4个实验室和8个研发团队,先后吸引蔬菜花卉研究所涉及甘蓝、番茄、辣椒等17个课题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中心开展科研工作,育成多个蔬菜新品种,其中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目前,寿光有种苗企业300多家,自主研发的蔬菜新品种达140个,其中82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年产蔬菜种苗近17亿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70%。

在潍坊科技学院的生物工程研发中心(蔬菜种子研发中心)拥有170余亩研究基地,设有蔬菜作物新品种选育、作物精准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环境工程4个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方式服务于寿光蔬菜产业。

从输出技术,到输出标准

30年来,寿光人不断适应新形势,勇立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博采最新技术成果,大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从简单的第一代更新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第七代。同时,百余名技术员常年在外,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全国的农民兄弟。

“如果说以前的‘寿光模式’侧重于输出产品、输出人才、输出技术,那么现在的‘寿光模式’则正在向输出标准、输出机制、输出体系方向转变。”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也从侧面凸显了农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

为了站稳蔬菜产业标准化高地,2018年7月于寿光挂牌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率先发力。中心主任付乐启介绍,这是一个由蔬菜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蔬菜国际标准合作中心、蔬菜质量标准检测中心、蔬菜质量标准服务中心构成的蔬菜产业“新高地”。

在3年的研制推广下,标准中心集成236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启动16项国家、行业标准和102项地方标准,并为国际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寿光标准”在26个省份落地开花,全国新建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寿光还在不断推进以“工厂化”理念建设和运营农业园区。2018年以来已规划建设了总占地2.3万亩的18个重点蔬菜园区,全部按照标准中心标准生产,推广应用自动温控、智能雾化等智能科技设备,物联网应用率超过80%。每个大棚、园区就是一个“标准车间”“标准工厂”。

2019年,寿光蔬菜成功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为潍坊市成功注册的第一件集体商标,对寿光蔬菜提升品质、树立信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起到积极作用。2020年,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集群,蔬菜年交易量达900万吨,交易额200亿元。

如今,有了黄瓜、西红柿等主要设施蔬菜全产业链生产规范以及日光温室建造规范、园区建设运营规范等“寿光标准”,“寿光模式”创新升级就有了充足的底气,已经能够为设施蔬菜产业问题提供包括标准、机制和体系等在内的集成解决方案。

手握蔬菜产业集群的优势,寿光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步伐迈在了全国前列。从靠天吃饭的经验模式,到科学可控的标准化时代,将对全国的蔬菜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从设施农业,到智慧农业

中国设施蔬菜发轫于寿光,但是寿光的脚步从不停息,正在进行智慧农业的新探索,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寿光农业早已从之前的简单的设施大棚发展到了“云”上智慧农业。现在,当地农民只要点开手机APP,就能随时看到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能用手机遥控卷帘、放风、浇水等。“云棚”的出现,一方面是劳动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是实现了对光、温、水、气、肥等生产要素的精准调节,蔬菜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有了大幅提升。

在占地3000亩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里,有一座大型玻璃智能温室,尤为醒目。

智能玻璃温室曾是荷兰农业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中国温室大棚多以“荷兰文洛型”连栋温室为主,存在能耗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且夏季温度太高,不能生产。

这座“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融合中国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功能和“荷兰文洛型”连栋温室的大空间优势,集成应用国际上先进技术,可以全年连续生产,比“荷兰文洛型”温室大棚耗能降低一半以上。

玻璃温室里23万多株西红柿苗整齐排列,呵护它们的是正压可调通风系统、水肥智能供给系统、可视化智慧管控云服务系统等120多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

目前,寿光80%以上的新建大棚采用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70%。

在寿光,科技带来的改变体现在每一个大棚中,靠天吃饭的经验逐渐被科学控制的精确所取代。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寿光的每一个大棚正在成为一个生产车间,共同构成了中国菜乡这座规模宏大的蔬菜工厂。

山东寿光,在打造“种业硅谷”、推动标准制订、发展智慧农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是当之无愧的“健康中国菜篮子”!

来源:农民日报、微观三农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