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蔬菜出现滞销 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讲透农产品流通的大玄机
农产品
  
2017-02-22 18:51:19
[ 导读 ] 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民的出路:就是把小农种植组织起来,把利益链条拉长,做品牌农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没有品牌的农产品,一定卖不出好价钱。


菜农说:“菜你随便拿,钱随便给!”。

2月18日一早,这样一条消息在“朋友圈”传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上千吨蔬菜滞销,为了种上新菜,菜农只好忍痛将蔬菜砍掉丢弃在地里。

此事一出,引起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厅厅长王敏正迅速组建班子并亲自挂帅于2月20日上午来到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探寻蔬菜滞销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2月20日上午,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副厅长桂明英一行来到新发地市场,重点探讨农业发展及农产品流通问题,受到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常务副总顾兆学的热情接待。


在新发地电子交易中心,负责人赵志刚向王厅长详细介绍了新发地电子交易中心的运作模式以及订单式农业的新成果。王厅长在平台的产品准入制度、检验检测以及交易时间等方面与赵志刚交流了意见,并建议新发地市场组团去昆明参观学习、借鉴鲜花交易市场的先进模式。当王厅长问到新发地的高端农产品销售情况时,常务副总顾兆学坚持邀请王厅长一行到新发地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看看。


据悉,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是新发地提档升级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满足广大首都人民对安全、健康、优质农产品的迫切需求,新发地专门投资建设了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聚集了全国近万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在满足消费者不同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各省、市、地区优质农产品在京销售、宣传推广、驻京联络、商务洽谈提供了绝佳平台。


在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重点参观了云南特产馆,馆内陈列着云南各地独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云南馆负责人陈丽岩向王厅长介绍了云南特产馆的基本情况。她说,云南是个好地方,盛产优质农产品和土特产,过去这些好产品一直没能走出来,加上包装低端、宣传不足,导致好产品却买不上好价钱。新发地建立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后,我就开了这家云南馆,通过这个全国优质产品聚集的大平台,让云南特产走进千家万户。有了这个品牌,特产的附加值也显著提升,总的来说产品卖的不错,希望政府能帮我们找到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王厅长听后很满意,他认为,地方特产是诞生伟大品牌的天然沃土,“褚橙”就做的很好,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云系”、“滇牌”,做出云南农业大品牌。我们现在讲农业供给侧改革,讲精准扶贫,讲一带一路,包括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其实发展特色农产品、做品牌农业才是关键。

随后,又参观了国际水果交易区、特菜大厅、菌类大厅、蔬菜交易区。在蔬菜交易区,遇到了常年经营云南菜的经销大户薛建新,他是第一个将云南菜拉到新发地市场的人。他卖的菜基本上都是来自云南通海,是由云南蔬菜集团从产地统一起来后,他直接去收购。对于目前滞销的云南油麦菜,他也表示,现在做的人很少,卖不上价钱。


此行,萦绕在王敏正厅长心头的正是云南菜的滞销问题,特别是油麦菜,根本没人收。接连走访了数家云南菜商,都表示近期油麦菜卖不上价,没人做。想起菜农们无可奈何的将蔬菜砍碎在地里时的绝望和悲观,王敏正心一横:不管怎样,一定要找出蔬菜滞销的真正原因,才能制定应对措施,帮助菜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古有训:勤劳致富。农民在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精心种出的蔬菜却卖不出去,难道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带着心中的疑虑,王厅长一行来到新发地宏业投资中心会议室,和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坐了下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王敏正开宗明义:“中央下了14个一号文件,云南农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但是云南好产品种出来了,要走出去还需要新发地这样的大市场的帮助和支持。我们今天有幸来到新发地,就是希望新发地的领导和商户能给我们提要求,提建议,怎样更好的让云南的农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销往北京,销到全国,同时让农民得到更多的收入。”


张玉玺回应:“首先,我们要感谢云南人民种出的好产品,并供应到北京。”紧接着,张玉玺用了准确的农产品数据把北京市场供应和云南农产品的关系彻底讲透了。

北京是有着3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其农产品的自给率不到10%,而且越来越少,其它90%来自全国各地,这90%的量正好被新发地担负了。而在冬季时,北京农产品自给率只有5%左右。我们概括了一下,北京人在冬季吃四种菜:第一类是“南菜”,就是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的菜,占50%的供应量;第二类是储存菜,如土豆、洋葱等,占20%;第三类是山东、河北、辽宁的保护地蔬菜,也就是通常说的“大棚菜”,这类占到25%;第四类就是北京自给菜,以小菜为主,占5%。

云南的蔬菜、水果供应总量约为100万吨,水果、蔬菜各占一半。云南的菜有三样是最先上市的,一是新鲜洋葱,二是新鲜大蒜,三是新鲜土豆,基本都在二三月份抢先上市。其它月份的有昆明、曲靖的菜花、莴笋、架豆、荷兰豆、豌豆、豇豆等,还有玉溪、红河、西双版纳的西红柿。云南的水果包括芒果、蜜橘、西瓜、香蕉、石榴、杨梅等也都大量的供应着北京,云南农产品总的供应量占北京的11%。

王敏正厅长频频点头,对张玉玺董事长的专业讲述表达了由衷的敬意。他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要把云南农业的基本情况做独特的介绍。

他说,云南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工业化阶段云南没有赶上,这反而给云南发展农业留下了难得的机会,种农产品非常好。它的海拔从76米到6700米,这样的地方可以覆盖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气候条件,一年四季可以种任何农产品。云南还有一个特点:低纬高寒,昼夜温差大,利于优质农产品的生长。所以云南的农产品要做到生态化、多样化、标准化、品牌化。在新发地要独树一帜,卖云南农产品就是要贵一点儿,卖的就是好东西,然后真正做到订单农业。现在的农业种植很盲目,种多了,菜就卖不出去。

我们这次来,有一个重要的事。最近云南的油麦菜卖不出去,滞销了,一下子成了新闻热点。菜卖不出去都烂在地里,有没有办法把它弄出去?

这个问题正好是新发地统计部部长刘通正在研究的。刘通说,油麦菜在北京有点滞销了,今天新发地油麦菜的价格在1元到1.2元之间,菜花前几天卖的也不好,最近这两天价格刚回升了一点儿。豆角也一样,之前不好卖,近期云南的豆角到尾期了,海南的还没下来,所以有了价格上扬的条件。包括圆茄子等等,今年哪都种的多。我们统计发现,今年1月—3月的这段时间,菜价是五年来同期最低的,价格很难反弹。去年到这个时候冬储菜都卖空了,甚至南方都到北方来收菜;今天这个时候储存的都特别多,云南的新土豆、新洋葱都上来了,存量过剩。北京种的花冠,棵小点儿,比云南的上海青更受北京人欢迎。收获期很短,就几天时间,你不收就完了。

这时候,一位商户做了补充:“云南的油麦菜棵头太大了,北京人不喜欢吃大棵头的,你们云南的油麦菜只适合销往广东那边儿。

找到原因了:一是农民盲目跟从,种植面积大增,产量过剩;二是收获期极短,不利于存储;三是品相、个头与区域消费习惯关联度很大。

最后,张玉玺董事长对整个农产品流通做了权威解读。他的一席话,直接讲透了农产品流通的各种玄机。

我们国家的农产品供应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8年以前,我们处在农产品供应短缺阶段;

1978年—2005年,农业进入发展阶段,科技发展促进产量大增;

2005年以后,农业进入流通阶段,它有两个特征:1、丰产不丰收;2、勤劳不致富。这个阶段,卖比种重要的多。我们找寻先人的智慧时发现,马克思早就在《资本论》里专门讲过流通问题,但是中国过去处在短缺时代,对流通理论先天不足,没有发展。所以,在农业大学里,普遍是只讲种植,不讲流通。你会发现,2009年以前,政府文件里基本不提流通问题。

也是一个契机,我在给温总理的信中提出:“不关注流通的农业是不完整的农业。”引起总理的高度重视,后来国家各层面开始重视农业流通了。

我们国家讲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国农产品已经进入过剩阶段了。农业改革比钢铁生产改革还要难,因为农民是盲目的,农民不知道该种什么?2012年,海南“海燕”号台风灾害过后,农业种植大面积遭受破环,但有一部分山区的蔬菜躲过了台风,大概占到总种植量的30%左右。春节过后,豆角居然卖到8块多一斤,后来农民总的一算账,不赔反赚。最后总结出来一条不成文规律:农民的出路在于“受灾”!


我讲这个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农产品种植不是越多越好。中国农业是小生产,不像巴西、澳大利亚等国是农庄主,计划性种植,规模化种植。油麦菜为什么过剩?去年大家种都挣钱了,然后一股脑儿都去种,就种多了。农庄主我们比不了,但是世界上也有小生产的国家、地区,像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他们也是小生产,但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把农民种植组织起来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农民通过农业协会组织,种植有品牌,运输有协会去办,到批发市场还是协会负责拍卖,包括到超市,也是农民所有。整个下来,利益链条拉长了,所以农民的根本出路是拉长利益链条。

农业有四个环节:一是种子研发;二是种植养殖;三是运输;四是销售。

种子研发出来了,你不给好价,我不卖给你;运输,从云南运到新发地,你不给够钱,我不干;销售,不挣钱,不交易;这四个环节中,独有种植养殖是风险最大的。你看他们在新发地做销售,实现个千万富翁很容易,但是你们可以去调查,自己搞种植的,想实现千万富翁,几乎不可能。

所以,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民的出路:就是把小农种植组织起来,把利益链条拉长,做品牌农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没有品牌的农产品,一定卖不出好价钱。

我们都在讲食品安全,如果没有品牌,食品安全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没有品牌,就很难实现可追溯,很难监管。


中国农业是小生产,出路是:组织起来,打品牌。

王敏正听到这里,又做了精彩的补充。我发现一个问题:农业的进入门槛太低,土地成本低,大家很容易进去。不像其他行业操作标准高、巨量投资、政府特许等。这样,农业就形成了产量无限扩大、产量大了就开始价格竞争的状态。现在的信息还是不灵通,导致农民盲目种植,农民的种植需要指导,更需要政府提供体系。

张玉玺说,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农产品行情,并形成数据和分析报告,这在将来就是农业大数据,会更好的指导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