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如今,生鲜电商已经不再是新概念,早在2005年,创业者们就率先试图颠覆农贸市场的传统路径,把“买菜”这个日常生活场景转移到线上,结果在品控、配送等问题上陷入困局。
2012年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生鲜领域又涌现出了一批模式新兴的电商创业者,而这一年也被称作生鲜电商元年。2018年底开始,越来越多的生鲜电商资金链发生断裂,钱烧完了却拿不到新的融资,只能黯然离场。据不完全统计,2018-2019年倒闭的生鲜电商品牌有36家,如果算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公司就更多了。因此这个时期也被人称为“生鲜寒冬”。
1、生鲜电商现状:有钱才能走的更远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只能宅在家中,出门采购的次数大幅减少。如同2003年的非典推动了电商一般,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生鲜电商“枯木逢春”;启信宝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生鲜电商行业共有4个融资案例,披露出的融资总额最高为4000万美元。今年7月,共有8个融资案例,最高为8亿美元。生鲜电商,又一次变热闹了。
时至今日,生鲜电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风口,引着无数初创公司进入这个赛道;而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下场更是加码了入场者的竞争热情。然而即使是巨头切入,也很难讲能够一招制敌。
互联网公司进入生鲜电商行业,更多的看重线下的流量入口,希望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但是实际上,规模化背后所负担的总部成本,包括人力、租金、供应链等,并没有被单店的利润覆盖。发展到现在,各家的盈利压力任然很大。
千亿市场的繁荣表象背后,是极其残酷的真实:数据统计,生鲜电商创业者中只有1%的玩家实现盈利,88%是亏损,7%是巨额亏损;不夸张地说,生鲜电商赛道上,“横尸遍野。”
生鲜电商这块骨头为什么这么难啃?因为鲜有盈利,烧钱已经成为生鲜电商的代名词,纯靠资本输血的运营模式是导致其最后崩盘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近日已经申请破产的国内第一家生鲜电商“易果生鲜”。在7轮融资近60亿元后,由于断了“血液”,依然保不住性命。
其实人们都不难发现,众多生鲜电商拉新、引流量的主要方式都是各种如出一辙的优惠、红包和补贴。这种“烧钱”模式运用在市场推广期原本没有任何问题,既能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又能以最快速度达到品牌宣传效果。可用到了最会薅羊毛的用户身上,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国内买菜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用户,他们统一的一个特征就是价格敏感。被各类平台发放补贴吸引而来的他们,当补贴结束,他们就会果断放弃生鲜电商,重新回到家附近的农贸市场,继续亲力亲为地选购食品。纵使平台仍然会发放小额度的补贴,但只要优惠力度减少,他们就会减少使用频率,直至卸载平台的APP。“用户忠诚度”对他们来说,不存在的。
早年前盒马CEO侯毅曾公开表示,“生鲜以超市为主,取代农贸市场是必然趋势。”而就现今还尚未找到一个成熟盈利模式的情况下,生鲜电商要想“取代”农贸市场,可能还为时过早。
2、智慧农贸:传统农贸变智能,竞争力大增
在生鲜电商前景不明朗的对比之下,农贸市场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显得格外坚挺。
以数为据,招商证券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农贸市场渠道目前仍占生鲜销售70%左右的份额。由此可见,对于买菜这件事,消费者最爱去的,还是家附近熟悉的农贸市场。
作为老百姓“菜篮子”的农贸市场,近几年也开始了探索智能化升级之路。其具体升级模式为:采用先进的“农+超”现代化运营思路,引入超市化管理模式和商场化购物环境,通过引入品牌化、标准化、电子化的集约型管理,配备先进的农贸市场电子交易系统等新型智能服务设备,力争实现诚信交易、价格公示、产品溯源,为消费者、商户和农户三方带来实惠。
尤其是在疫情后时代,健康意识深入人心,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实施目的,农贸市场向着“智慧化、数字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将更为清晰。
智慧农贸的“智慧”,除了体现在其运营管理方式上的与时俱进,配备高科技技术含量的智能设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农贸行业已经涌现了一批较为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依托互联网+农贸市场最前沿的技术研发,为智慧农贸市场发展助力。
智慧化提升主要体现在对“两屏一秤”(信息公示屏、查询屏、溯源电子秤)的改造。消费者点击各个功能区,就可以查询到近期该市场所有菜品的价格以及菜品最近一段时间的价格走势曲线。
同时,各个摊位上安装的智能显示屏,上面不仅显示了商品名称、价格等内容,右下角位置还增设了一个客户评分栏,消费者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手机支付,还能对经营户的服务质量和商品品质进行评价。
为避免市场内发生短斤少两问题,摊位进行了统一更换电子秤,不仅误差小,经营户自己也无法对其进行改动。
3、食品溯源,解决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比如蔬菜的农药、微生物的残留情况。在智慧农贸市场中,设置农药残留检验室也必备的环节。
市场管理方可每日抽检市场内经营的农产品,并实时将抽检数据在显示屏进行公布,以供消费者查询,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自己将购买的农产品拿去检验。
此外,为了方便消费者查询菜品,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秤打出的小票上的二维码,获取商品进货信息、索证索票等,清晰地了解商品的相关信息。
以此,智慧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保障监管就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层层追踪”的有机整体,消费者在市场中看得到、摸得着,吃着也更放心。
在买菜这场战役中,谁更加适应用户需求,谁就赢了。虽然智慧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也才短短几年,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但目标明确,直指民生所需,智慧农贸为行业带来勃勃生机已是必然趋势。
来源:新浪财经、腾讯财经、品牌农业与市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电装与Delphy达成基本合作意向 携手推进数据驱动..
出海,中国农业的下一站!
【智慧农业】《北京市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实..
【乡村振兴】没钱没资源、5个低成本模式助你玩转..
乡合“科技+服务”:90后小白种地创业,亩产增收..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必知的3大类型与9种落地模..
温铁军:循环农业如何价值增值?
【智慧养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赋能肉牛产业..
植物工厂掘金战:五大商业模式破解90%亏损魔咒!..
【未来农业】如何评判“零碳”,国家发展改革委..
深耕十一载!丰农控股:推动“AI+农业”走向深水..
【县域农业案例】优质农林产品如何进行电商蝶变..
乡村振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做法及..
政策青睐!数字乡村如何从“盆景”变“风景”(..
【预制菜】2025预制菜趋势预测:聚焦大单品,迈..
农业项目为何难成功?一个价值万金的“铁三角”..
立卓信息携手神农智慧农业亮相第九届国际智慧农..
1200亿智慧农业市场爆发,特别是AI+农业,重塑产..
欢迎报考乡村振兴管理师,非常适合大学生、乡镇..
【证书推荐】农业经理人技能证(第19期)7月4月..
【乡村振兴案例】国家推行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六..
中化化肥举行2024“迈优伴”领航行动启动会..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