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村土地流转不易,且行且珍惜!
乡村振兴
   马云华
2017-04-01 12:06:31
[ 导读 ] 2017年,农村土地流转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阻碍。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各位买主注意:流转的为使用权,不是承包权,使用权到期,卖主有权收回土地。

由于现代农业化的推进,农村土地也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流转,但是由于流转制度不健全,普遍存在着“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的现象,农民为卖地在每天发愁,商人为找地也在每天发愁。这种现象本身就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是由于什么导致的,我们可以来分析下:

(1)一边是农村土地规模流转难度较大,一边是一些地方“毁约弃耕”严重影响农民的土地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进程。(买地的找不到卖地的,那么为了解决买卖双方互不相识的尴尬局面,于是诞生了土地流转中介,中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个尴尬问题,也可以快速实现土地流转)

(2)当前土地流转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土地流转行为本应该为书面合同,但是很多人不懂,随便就定了个口头合同,往往这样会导致土地纠纷;有些签订了流转合同也是形式简单,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承租土地上附作物处置、有关赔偿条款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最后还是纠纷问题不断。

(3)有的合同未经管理机构审查、签证或公证机关公证,当事人双方如果出现纠纷则难以解决;主体不合法,有的流转合同,转出方多是村或村土地合作社,而有经营权的农民没有书面委托,造成流转双方主体资格不明确。

2017年,农村土地流转不易,且行且珍惜!

合同违约,违约诉讼成本高,农民难以承受,不违约,可农民还要吃饭,如何有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当然还要靠法律法规。

大量的农村土地纠纷案由法院受理后不作实体性裁决,而要求政府确权,农民往往不服裁决反复上诉,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无结论,导致广大农民“一朝被欺骗,十年怕流转”。

农村土地位置固定,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去看地,就算去看地,也是看10家也没有看中一家

商人流转农民的土地,往往会导致土地过度开发,后期归还给农民,无法使用

现在农民也很为难,有些土地都在流转5年了,还是没有流转出去;买地的也很为难,坐飞机从北到南,一次花费4000-5000千,结果地没找到,成本高。买卖一块地实属不易,买卖双方且行且珍惜!(来源:昆曼土地大数据)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