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侠会:三农领域产业社群(资源对接、案例分享、线上课程、线下活动)
国新办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在会上介绍,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速高于2022年四季度0.3个百分点,总体企稳回升。特别是,“今年一季度,食品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恢复向好态势明显,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已成为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总的看,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平稳开局,呈现企稳向好态势。”赵志国介绍,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工信部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加快复工复产,强化助企纾困,推动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季度,我国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明显。具体表现在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等方面,“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下一步,将坚定信心,锐意创新,稳住重点行业、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下功夫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补齐短板,推动二季度工业经济持续回稳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赵志国说。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恢复进一步加快,PMI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通过“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扩大内需战略部署实施、稳外贸政策举措加快出台等举措,对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形成有力支撑,为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产业升级动力“三力”有效释放、二季度我国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较好基础。
——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落实落细稳增长政策举措,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持续加强政策供给。抓实抓细部省协作、部门协同,支持工业大省当好顶梁柱,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凝聚工业稳增长合力。
——推动出口保稳提质。巩固优势产品出口势头,加大对制造业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稳外贸政策举措,努力稳定工业产品出口。
——促进内需加快恢复。深入推进消费品、原材料“三品”行动,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以高质量供给促进消费。压茬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加快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新的增长点。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培育经济新引擎。落实落细助力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强涉企服务,提振企业信心,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食品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恢复向好态势明显”
近日,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陶青介绍,今年一季度,食品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恢复向好态势明显,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已成为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营养、美味、健康、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传承的食品需求更加强烈,加快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不仅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明确了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培育5个以上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规模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及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陶青说,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食品工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保证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原料供应稳定可靠。二是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在提高生产加工效率的同时保障产品质量。三是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强化产业链协同配套,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是加强各地传统饮食文化和加工工艺传承,在保证地方特色食品“原汁原味”的同时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一季度,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陶青介绍,首批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有4个显著特点:一是优质中小企业集聚成效突出,集群共入驻中小企业2.8万多家,贡献了超过1.8万亿元产值,共有制造业单项冠军5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8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约5000家,优质中小企业占到了集群企业总数的20%以上。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作用发挥明显,集群在高性能材料、智能芯片、精密器件、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形成了高水平、专业化的配套能力。三是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集群主导产业均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集群治理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超过七成的集群建设或引入了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九成的集群建立了产业发展促进机制,超过九成的集群建立了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共商、共享、共建、共治”的集群治理格局。
“今年,工信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培育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陶青表示,接下来工信部将从以下多方面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作。引导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做好集群发展的指导和评估,开展优秀集群案例宣传和典型经验推广,加强对已认定集群的质量管理,确保集群发展取得实效。组织研究并出台促进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构建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相关文章
【通知】第6期乡村振兴管理师招生正式开启,线上..
【农村电商】深度拆解!农村电商的困境、原因与..
【养殖模式】常见的几种养羊模式,选对一个适合..
生态农庄休闲农业运营,提炼出100个盈利秘籍,值..
深度分析|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及方向..
【预制菜行业】干货梳理!如何打造预制菜品牌的..
畜牧业养殖模式及投资策略
万字文章!乡村振兴到底怎么干?十大重点,建议..
【智慧农业】全球各国大田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政策解读】《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产..
70%利润归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正在助..
【农资行业】2025 年有机肥市场爆发前夜:这三大..
【县域经济】探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多元路径..
“公益+市场”模式兴起!公益搭台链接供需 “乡..
乡村全面振兴,23种乡村产业模式
第5期乡村振兴管理师即将封班,线上学习线上考试..
建议收藏!一文讲透“农村三产融合”..
亚钾国际解读:未来氮磷钾三大肥国内外价格走势..
【数字农业案例】 阿里巴巴首个数字农场项目分析..
隆回以“中药材”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百亿图景..
AI赋能农业发展向“新”提“质”,中国移动助推..
农资行业商业模式揭秘:不靠卖农资产品,靠会员..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创业:20+条创新商业模式推..
恭喜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
【农业案例】农业创业中的5个坑,农民看过后,选..
农村电商仅剩下农产品直播,未来还将如何发展..
新年特刊!100多个特色农场的经典案例,都非常有..
数字农业创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东农场..
如何打造更赚钱的“无人农场”?
【预制菜】重磅分析!我国预制菜出海的趋势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