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生意不赚钱,90%的人没有把这个做好!
农资
   李剑
2017-07-12 09:22:36
[ 导读 ] 随着农资行业发展及深度竞争必将导致分销渠道发生大变革,只是靠卖农资为生的传统营销渠道将成为过去式,以服务为主导的新型服务渠道将成为主流。

众所周知,农资市场供大于求,渠道产品经营同质化严重,营销手段单一,农化服务落后,传统农资渠道的弊端愈发凸显。

随着农资行业发展及深度竞争必将导致分销渠道发生大变革,只是靠卖农资为生的传统营销渠道将成为过去式,以服务为主导的新型服务渠道将成为主流。

当下传统农资流通存在3个问题

1、赊账问题严重

问题谁都回避不了,甚至成为恶性循环。同时,这种现象还成为某些农资企业的制胜市场的武器。

比如:农资企业给经营销售赊欠农资产品,经销商把农资产品赊给种植大户、农民。

这些流动资金实现不了回流,一旦遇到天灾,这些账目就是死账。

2、营销玩法单一

农资企业卖产品就是通过产品说明会;经销商卖产品基本上通过技术讲座的形式。当然,还会有很多农资企业在行业媒体上打广告。

这些都是传统的营销玩法,其已经很难市场上起到积极作用。因为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方案,这些途径又称为“鸡肋营销”。

3、阵地已经发生变化

农资市场已经由之前的卖方市场变成现今的买房市场,种植大户的话语权占主导方向。

同时,农资企业和农资经销商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来自同行,还有面对互联网企业对农资市场的分食。比如:京东农资、农村淘宝、苏宁电商等这些互联网大佬的重金布局农村市场,还有新锐农资电商平台的诞生。比如专注农资B2B的七公里、农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大丰收商城。

问题虽然存在,但农资市场真的很诱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农药销售正在稳步攀升。在2016-2021年间,若以10%作为我国农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的下限,以20%作为我国农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的上限,以15%作为我国农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的理想速度。到2021年,我国农药行业最高销售收入将达到8996亿元,最低销售收入将达到5337亿元,理想销售收入将达到6969亿元。

这么大的蛋糕!谁能切割!

谁都想分一杯羹!但能在农资生意里赚到的人,一定是坚持流通领域的建设与打磨。

农资流通的赚钱“黄金三角”

随着互联网及国家对现代化农业的政策,大佬们布局的流通的切入点已经发生变化。

1、上游:新品研发

这是基于流通需求而存在命题。同时随着国家布局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高效农药、有机肥、生物农药等新兴农药际肥料不断问世。

有媒体报道,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今后几年,占我国农药使用量70%左右的5种剧毒化学农药将会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低毒生物农药。

同时,2017年是有机肥发展的有利之年、机遇之年、创新之年。据农业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养分总量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率不到50%,到2020年,我国有机肥市场尚有900万吨缺口,发展前景广阔。

因此,农资新品的研发成为流通企业发展的基石!其中,金正大一直倡导新兴肥料,并在硝基肥领域和水溶肥领域、缓控释肥领域投入让人惊叹。

2、中间:供应链金融

流通中间环节靠什么打通?金融!这是毫无质疑的!

大部分农业经营者面临资金短缺难题,在三农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为广大三农经营者提供高效便利、成本低廉的融资服务是个潜在巨大的金矿。

另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农业供给侧改革”,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再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作为农资使用者:农民、种植大户、农业经营公司对金融的渴望特别强烈。他们不仅需要钱购买农资产品,而且还要做大企业。包括生产、销售的个产业端的对接。

因此,农资流通领域的大佬们都在纷纷布局金融领域。比如:辉丰、诺普信等流通企业涉足金融服务。

3、下游:农化服务

农资流通不再是“卖与买”,而是服务,深度服务的更替不卖化肥,转型搞服务...已经成为农资企业战略转型的方向

什么是农化服务?我们百度一下: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多种学科知识来作为实践的基础,这些学科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复杂,比如种子学,气象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病虫害学以及生物防治等。这些知识需要学习并且不断向农民消费者进行传播,这些传播主要是通过细致的服务来实现的,这就是农化服务。

由于至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国内化肥企业存量更趋激烈。参照欧美发达国家路线,未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推进,化肥农药企业将不断拓展品类转型综合农资企业,同时提供一体化服务转型综合农业服务商,农化龙头企业转型综合农资分销和农化一体化服务公司是行业发展新趋势。

其中,金正大、祥云、史丹利、新洋丰等农资生产型企业纷纷布局农化服领域。

另外,还有一个农资流通的核心——农资电商!虽然经历2016年沉寂后,2017农资电商又将成为农资流通领域的变革者,必将满血复活!

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农资的两大融资事件就说明这一点——农资电商将朝着产业互联网方向更替,将会更加注重服务能力。

2017年4月,专注飞防服务的农田管家宣布已完成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戈壁创投领投,云启资本、GGV、顺为资本、真格基金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其将会持续深化共享经济模式,致力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一体化平台。

2017年6月份,农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大丰收农资商城(简称“大丰收”)完成了2亿元 B 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兰馨亚洲、华创资本领投,经纬创投继续跟进。大丰收创始合伙人谭泽鑫表示,这笔融资将继续拓展线下业务区域,加强供应链建设,加速产业上下游整合,并持续搭建农业互联网顶级团队。

据统计,我国农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市场规模已超过1.5万亿。

然而,有人说:2017年农资人遭遇史上最强阵痛!但不经历阵痛有怎能体会蝶变的幸福呢。

农资人想要生存,一定为此做出改变!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