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将遭遇三大劫:环保、高科技、 转型
农资
   马云华
2017-09-29 09:13:59
[ 导读 ] 环保、高科技、转型成为未来农资行业三大门槛,跨不过去就要跌倒,永远爬不起来的跌倒。

2017年养殖行业遭遇政策高压,一大批养殖户将会倒下。

其实,农资行业也差不多。环保、高科技、转型成为未来农资行业三大门槛,跨不过去就要跌倒,永远爬不起来的跌倒。

环保

农产品安全、农业资源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国家及各部委高度重视。

早在2015年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该《通知》的主要目标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2017年可谓是农药行业政策之年。继今年6月1日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和8月1日五大配套规章正式实行之后,农业部日前又公布了关于登记、生产、农药标签二维码的4条实施细则,更多的实施细则也将很快落地。

同时,2019年8月份由环保部、发改委等16个部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已于8月18日开始实施,要求“2+26”个城市全面完成《大气十条》考核指标。其中,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涉 VOCs 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这意味着28个城市将有一大批农药企业面临停产。这意味着28个城市将有一大批农药企业面临停产。

因此,面对环保高压、政策监管之下,未来3类企业必将倒闭:

1、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

从国家各项政策颁布来看,国家希望农药、化肥生产企业努力改变生产方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呢?科技创新就是关键的一环。但数据,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比例占销售收入的不足1%,远低于跨国农药公司的6%~10%。同时,全国36.6万家农药经营单位,其中90%分布在乡村,超过50%的农药经营人员文化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指导农民科学安全用药。

2、不重视环保的企业

专家分析,环保督查常态化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与其说企业不想做好环保,不如说很多企业缺少精力、人力、财力去落实环保要求。

虽然,很多上市企业,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都是上亿元,高昂的处理费用,规模以下企业根本无法承担。

去年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起草的农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又提出,到2020年农药企业数量要减少30%,环保就是最有力的抓手。最终实现淘汰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的目的。

3、不懂农药和经营的经销商

2017农药新《条例》指出,一方面设立农药经营许可,明确农药经营者应当具备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能正确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方法和剂量等,有望一举改变过去不懂农药还能卖农药、推荐农民用药的情况。

同时,新《条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堪称史上最严。

条例明确对无证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假劣农药等违法行为,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等食用农产品的,规定了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科技

高科技已经成为农资行业的一把利剑。尤其是,种植和养殖行业,高科技的运用比例已经逐步提升。

时下,农业机器人、植保无人机投入将会裂变农业格局面,也改变农资行业的格局。

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用农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力进行农业生产,有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比人类,机器人具有劳作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王玲所在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机器人,不仅可以采摘棉花,还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籽棉的品级。

北京一家植保公司与意大利、西班牙合作生产的会喷雾打药的机器人,可以节省大批的劳力成本,还提高打农药的精准度。

同时,这几年中国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比重也节节攀升。植保无人机除了打农药、监测之外,还能种田。

据《人民网》报道,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家名为“Drone Japan”的公司正在日本试验利用无人机协助栽培大米的新一代现代化农业项目“无人机大米项目”。

“无人机大米项目”的具体做法是,在水田上空飞行搭载了摄像头的无人机,对稻米的生长状况、用水、收货时期等进行紧密跟踪分析的精密式栽培。此做法就是不适用化肥与农药就能种植优质的大米,目前在日本7大区域的种植户参与了该项目。此产品向海外富裕阶层而栽培生产的。目前,在日本国内主要以邮购方式出售袋装大米。

当然,高科技的普及也会淘汰两类人:

第一类、农民

尤其是农业机器人的普及,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迫使种植基地或者种植企业减少雇佣农民的数量。

同时,有文化、懂科技的高级农民将会大受欢迎。

第二类、传统的农资经销商

新时代之下,种植大户需要农资经销商不仅卖农药、更要为其提供完整的种植解决方案。

因此,只会坐店卖农药的传统经销商必将会被种植户抛弃。

转型

其实,转型是双向的。一些企业主动转型,这样的企业适应能力会更强,因为他有充分的准备。另一些企业是被迫转型,他们会迫于生产的压力而转型,因此会因资源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

所以,农资企业的转型困难重重。顺者成功,不顺者失败。从历来的转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的企业都具备3个原因:

1、内部原因

生产结构是农资企业转型内部原因的关键,因企业结构负重或者不平衡,导致成本增加,效率低下。

因此,进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与转型势在必行。

所谓内部结构转型一般有2种:第一种放弃不熟悉的业务或者外包给其他企业;第二种直接砍掉不盈利的项目。

2、政策原因

政策因素是导致企业转型的核动力。因政策生、因政策死的农资项目是农资行业的一大特色。

这几年,国家相继颁布政策、法规给农资行业带来的阵痛会比较大,有些企业因政策而倒闭的比比皆是。

3、竞争原因

这个时代就是“合则生”时代!融合成为农资行业的关键词。

农药、化肥企业与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物流公司的跨界与合作案例已经影响到未来的农资行业发展趋势。

那么,未来转型的方向如何呢?我认为有2个方向:

1、产品转型

农药新规发布后,对农药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农药化肥产品将会成为企业改革的重点。

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大,水肥系产品、生物农药将会成为未来农资产品的新趋势。

2、从生产商转型服务商

植保服务、农技服务已经被农业部重点扶持。同时,种植户对农资企业的需求不仅仅卖,而且还要其提供解整体的植保决方案。

因此,农资生产企业必要从只管生产的企业转型成农资服务上,为用户提供种植、销售整个产业链上的服务。

当然,未来农资行业必将发生聚变,但生产端、技术端、销售端、服务端的市场机会都是千亿级。

挑战也是机会!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