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拼不过菜市场的四大犀利原因
生鲜
   马云华
2019-11-19 11:34:33
[ 导读 ] 生鲜电商为什么拼不过菜场?

接触过零售行业的,大家对”最后一公里“这个概念一定不会陌生。早在电商走进普罗大众,这个问题看似就已经解决了,买衣服、买家具、买生活用品,穿、用、行,都实现了点一点手机,瞬间get

我们早已习惯了宅在空调房里,等着快递小哥送货上门。那么,不断扩大的生鲜需求,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呢?

每天繁琐重复的买菜环节是消费者的一个痛点。网上有消费者自白(特别是年轻一代):我不太愿意去菜场买菜,虽也不求一日三餐有人送到嘴里,但是一日三餐所需的食材如果可以通过网络下单,直接送到家里,岂不美哉?

“最后一公里”既是痛点也是机会。入场的“大咖小咖”期望在野蛮生长中,做成“一家独大”,至少也要“分一杯羹”。

残酷的事实却是,鲜电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实尖锐而残忍。至今我们看到的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创业者们废了多少劲,烧了多少钱,又咽了多少无言的苦,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诚然,老百姓是有“最后一公里”的买菜需求,但对生鲜电商并不买账。

菜场依旧人来人往。买菜的主力军——中国大妈们,掌管了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他们还是习惯每天去菜场,三五一群边唠嗑边逛菜场

小区内送菜上门的电商效应并没有产生。解决生鲜最后一公里,入局者不少,败走的多如牛毛。

生鲜电商为什么拼不过菜场?分析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锁鲜成本PK  

生鲜生鲜,贵在字。

不新鲜的菜那还是菜吗?直接扔垃圾桶得了。

这是商户和顾客的一致观点。那些蔫掉的菜,会被圾桶

为了产品保鲜,生鲜电商也是焦头烂额

冷链物流、仓储保鲜、锁鲜包装、冷链配送......工序复杂,成本高企,产品锁鲜是最烧钱的环节。

成本高了,要盈利求生存就得提高销售价格,产品的性价比就低了。

除了促销优惠,消费者自然不愿意为网上高价的生鲜产品买账。

对菜场来说,锁鲜问题就简单多了。

-菜商们凌晨两三点到固定批发市场挑选新鲜优质的菜品,一辆摩托三轮就可以搞定整个物流(油烧不了多少钱)。

-码好货物后,商户们只需守在摊位上,时时跟进菜品新鲜卖相。

-消费者随买随得的快消节奏、高频流转,看得到买得到的新鲜就在手边。

由此看来,菜场的锁鲜成本比生鲜电商要低得多,让利给消费者,就是让顾客买到新鲜且更具价格优势的菜。

举个笔者亲身经历的栗子:

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嫩甜香最好吃。笔者每天家庭里玉米消耗都在3斤左右,因为走货量大,菜场的玉米总是很新鲜。附近菜场的玉米价格也摸透了,便宜的时候一块五一斤,最多也不超过3块一斤,每根的价格在1-2元。

在一个电商平台搜索了一下,搜到了两款玉米,每根价格在4-5元,与菜场价格相差较大!

二、生鲜品类 PK

在某知名生鲜电商平台只能搜索到一个玉米品种:牛奶水果玉米,价格却吓了我一跳,每根玉米的价格近7.5元。


笔者并不了解这个品种,但是有两点是知道的:

1-这个季节普通玉米就已经很好吃了;

2-这个平台没有普通玉米品种销售。

这不禁让人疑惑:生鲜电商在选品上的局限性。

生鲜电商更中意选择高端高价位产品似乎也可以理解:

同样是玉米,普通玉米价格很难走高,设置高价位也没人愿意买,要是卖低价了又回不了本。而售卖一些高端的噱头品种,用精美的图文来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用高价来追求高毛利。

看似高利润,却也造就了平台的软肋。品类的受限,让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而菜场,对时令性蔬菜的敏感性,和对菜品的把控能力,让人惊喜。在我们老家的农贸市场,每年6月可以买到地衣、绿豆菇、青蛳(这些都是田间地头的野物)、没有打过农药的桃子、李子,都是商户从农家收罗来的当季野生时蔬和本地水果。

让味蕾怀念的时鲜,非得去菜场走一圈不可。

三、运营成本PK

生鲜电商重在运营且用人成本高。菜场重在管理,用人成本相对较低。

生鲜电商分工很细,多为互联网从业人才(人才市场的香饽饽),用人成本较高:

网站建设架构师、前端、后端工程师等等都是高薪岗位;为了让食品看起来更诱人,产品经理、平面设计、产品详情页文案也少不了;为了让价格看起来更实惠,活动运营少不了。

更不要说把控全局的COO(首席运营官),在互联网行业处于金字塔顶端高薪水准。

这还不包括仓储、采购、客服等人工成本。

一个公司化运作的生鲜平台,人事、财务、行政等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从用人成本来看,生鲜电商烧钱的速度比盈利的速度快得多。

而菜场,管理人员构成较为简单,日常的运营管理,人才成本相比于互联网人才就相对低多了。

从菜场商户来说,夫妻档居多,早出晚归,踏踏实实营生,为自己做生意,不计入人工成本。

商户们一对一服务消费者,购物体验上也不比花大价钱运营的生鲜电商差。

笔者曾有过在某电商搞活动期间,凑单的经历。为了满减凑单,又因为品类有限的缘故,勉强选一些并不喜欢的食材。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算下来,跟菜场平价买的差不多价格。

消耗的时间和心力不说,算下来还是不如菜场买的便宜、省心,等了两天才到货,还因为家里没人为快递签收操了不少心。

在菜场,作为老顾客抹个零、送几根葱,那是分分钟的事,还能随买随得。

四、未来前景PK  

生鲜电商的未来,还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选品、冷链配送,小区恒温自提柜设置,配送区域覆盖面等等都还不健全。

而随着菜场的升级改造,环境优化,业态丰富,去菜场的脚步将更容易迈开。

例如,未来菜场加入亲子教育、烹饪学校、社区活动中心等业态,菜场做为邻里中心,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你是不是会更愿意逛菜场呢?

菜场已然成为区域的增值点:

这个楼盘离菜场近不近,买菜方不方便?

购房者往往会像考量学区房一样,考量楼盘附近的菜场。

随着菜场的价值和前景被看好,农贸行业从业人员将越来越壮大,推动菜场发展。

未来,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不再是生鲜电商抓破脑袋想要解决的,菜场也能借着自身优势参与其中。

对菜场而言,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也许还更好操作一些。

来源:经开一鸿菜市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