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跌至1元以下、调减达3000万亩、玉米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种植
   马云华
2016-10-07 12:27:43
[ 导读 ] 纵览玉米产业转型升级的案例,玉米市场需求依然存在缺口,但唯一却的是思维和方式的转变。未来,玉米产业大有可为!

  9月下旬以来,伴随主产区东北及华北新季玉米的收割上市,新陈交替过程中其价格随之展开新一轮凌厉跌势,其中华北产区玉米收购价格已经低至1元以下,部分全面破“8”。同时,东北产区目前尚属新粮上市初期,其价格承压窄幅下调,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则因新粮上市价格将会持续走低。

  

  另据中国之声报道,农业部预计,今年全国调减的玉米面积将达到3000万亩。2016年是“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第一年,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第一年,两个“第一年”叠加,玉米价格下跌预期早已形成。

  价格持续下跌 无法阻挡

  据了解,中秋小长假过后,北方主产区逐渐进入新粮“上市季”,加上临储玉米“去库存”力度不断加大,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如期集体“跳水”,尤以华北产区跌势最为明显,当地粮商、深加工企业更是借着今年市场普遍看跌情绪弥漫,肆意压价。按惯例,每年华北玉米上市初期都会迎来一轮大幅降价,今年也不例外,目前价格已展开新一轮凌厉跌势。

  农业行业观察分析师认为:目前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基本可以确定,未来新产玉米价格不断走低的概率很高,国内玉米下跌的趋势很难改变。

  玉米行业显示:整个国内的玉米价格是一直下滑的,华北地区我们以山东、河南为例,价格就比中秋节前跌了一毛到一毛二,后期的话,等到华北玉米大量上市,10月份是东北玉米上市,国内玉米还将维持一个下跌的模式。后期的话,到春节之前,价格很难有一个好转,年前来看,最高就很难突破8毛这个底线了。

  

  玉米价格为何下跌?

  农产品价格一直是中国经济“晴雨表”。价格下跌与市场、需求、政策都有密切的关联。

  据媒体报道:中储粮自9月份开始投放2014年产临储玉米以来,成交量逐渐下滑,就2014年产跨省移库玉米而言,4次的成交量分别为81.45万吨、63.81万吨、33.04万吨和6.56万吨,不仅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成交均价也从首次的1752元/吨降至1687元/吨。

  同时,今年8月末至9月上旬陈玉米供应紧张,新季春玉米供应也不理想,导致企业出现用粮缺口,随着华北夏玉米逐渐上市,拍卖成交量也逐渐下滑,同时,在新季玉米上市之际,市场关注目光开始转移,临储玉米去库存也将进入“慢车道。

  有专家认为:国家取消了临储收购,整个市场的保护价没有了,政策支撑没有,国内玉米全部走向市场化,价格下跌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据了解,高粱在畜禽料中可以实现100%的替代玉米,从理论上来讲,高粱在猪料中对玉米的 替代也能达到100%。

  同时,进口高粱、大麦并不像玉米那样存在进口配额限制,因此今年进口量大幅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份中 国进口的玉米以及替代品(包括大麦、高粱和玉米酒糟粕)创下历史新高。其中:7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为111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倍左右;7月份中国 大麦进口量为128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68%; 7月份中国高粱进口量达到111万吨,同比提高183%。

  玉米近些年来,因临储政策支撑价格可谓水涨船高。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各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不得不购买价格低廉的进口玉米或高粱、大麦等作物替代玉米。

  上述,政策的调整、玉米的库存量、进口高粱等原因都是导致玉米价格持续波动的表明因素。所以,玉米产业需要进行调整。

  玉米调减是“十三五”时期“主旋律”之一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预计今年全国调减的玉米面积达到3000万亩。这个调减,主要调减的是非优势区的玉米,不仅是主产区玉米调减,非主产区玉米面积也调减了。不仅调减了春玉米,也调减了一些低产区的夏玉米。调减的玉米改种了主要是有市场需求的优质蛋白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作物。预计今年大豆面积增加超过900万亩,杂粮杂豆面积增加超过700万亩。

  明年继续调减玉米1000万亩以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也表示,在粮食“十二连增”、供求压力减小、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国家提高粮价的空间收窄、支持的力度可能减弱。但秋收在即,国家仍然释放强烈政策信号,继续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为秋冬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明年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作物还是玉米,重点区域是“镰刀弯”等玉米非优势区,力争明年再调减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

  根据农业部此前出台的《“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玉米调减任务要到2020年完成。

  也就是说,对玉米的调整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工作。“调减”将是“十三五”时期玉米的“主旋律”之一。

  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玉米临时收储价格首次下调后,玉米价格有所回落,但国内外每吨价差仍高达600多元。

  调减须保障农民利益为前提

  玉米价格下跌后,不仅仅是整个玉米产业受到冲击,更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国祥也表示,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抓手,保障农民调减玉米改种后的收益,是做调减工作的必要遵守。

  李国祥还指出:现在要想解决玉米高库存,有很多途径。其中把生态脆弱地区,不适宜玉米种植地区的种植面积调下来,适度减少产量,对于改善玉米供求关系,意义是很重大的。过去没有找到合适途径的时候,我们采取供给结构侧改革比较好的政策去选择和制度安排,让农民通过结构调整,不但收益没有减少,反而增加,通过比较好的技术路径,种植更高效的杂粮大豆,让农民增加效益和收益,这种途径是比较好的,农民也愿意接受。

  2016年9月19日为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国家粮食局网站消息,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玉米要收,拍卖要停,库存要建,农民要保。

  《通知》还指出:要大力发展深加工,促进玉米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要鼓励粮食企业通过订单收购、预约收购等方式,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储粮总公司要在新粮上市后有序轮入中央储备和国家一次性储备玉米,中粮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有关中央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渠道和优势开展市场化收购,力争不低于去年政策性收购量,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1、种植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种植业结构性问题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而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供求缺口逐年扩大、进口不断增加。

  2016年4月28日农业部发布《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规划),《规划》指出:玉米结构调整三个方向:

  1)扩大青贮玉米根据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优质饲料来源,就地过腹转化增值。目标:到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达到2500万亩;

  2)调减籽粒玉米:巩固提升优势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重点是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春玉米,以及黄淮海地区低产的夏玉米。目标:到2020年,玉米面积稳定在5亿亩左右,重点是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5000多万亩。:适当发展鲜食玉米;

  3)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扩大鲜食玉米种植,为居民提供营养健康的膳食纤维和果蔬。目标:到2020年,鲜食玉米面积达到1500万亩。

  同时,2016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农业部整合了35亿元的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结构调整,用于“镰刀弯”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补助,目的是让改种青贮玉米、大豆、饲草等作物的农民收益与过去种籽粒玉米的收益基本相当。

  2、品牌打造 提高溢价

  “籽粒机收品种将是玉米生产方式变革的新引擎”在中法玉米种业高峰论坛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处长王玉玺说。种子既决定产能,又决定品质,同时还决定与其配套的物资与技术要求,必须以种子为核心来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现在玉米价格低迷、库存较大,适当调减玉米势在必行。玉米价格走低对玉米种植来说,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对普通玉米来说,出路在于继续培育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让农民种玉米赚钱。同时,培育能直接收玉米粒的品种,能让农民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实现玉米的全程机械化,进一步减少劳力,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根本的出路还是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种植。

  吉林松原兴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张造力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兴源种植合作社有400公顷农产品,全是打造品牌,打造有机,施用农家肥,选好的品种,把住质量关。所以附加值高了,别的地三到四公顷的效益都不如我一公顷的效益。

  3、分阶段出售

  眼下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手中收获的玉米该怎么办?卓创资讯分析师唐晓霄建议农户,分阶段销售出货。

  咱农民如果是家里有仓储条件的,就可以等行情好的时候,阶段性的出货,如果说家里没有这个仓储条件的,新粮上市以后,应该就及时的卖掉,并避免价格下跌带来比较大的风险。

  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介绍,目前的粮食收购储备系统“收”和“储”的职能单一,粮食陈化问题突出,导致了巨大浪费。王勇建议让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充分参与玉米收购与储存。这些企业普遍具备较大的储备能力和专业的检测能力。他们参与和介入玉米收储,可便于国家对粮食收购终端环节管理,质量把控更为有力。同时让企业有计划有节奏地消化存粮,可有效避免陈化粮的出现。

  4、差异化、反季节种植玉米

  玉米上市一般是7-9月份,如果在错开玉米上市的季节,通过技术再造,提前上市,或许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云南的玉米70%以上作为饲料,是支撑我省畜牧业的主要作物,目前畜牧业已成为云南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年的生产总值近200亿元,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量必将大幅度增加。云南省人均占有玉米80.2公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饲用玉米400公斤差距很大,云南的玉米还不能自给,供需缺口大。

  据了解,云南省四大玉米种植生态区中,滇西北冷凉玉米区、滇东北温凉玉米区以发展优质饲料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为主;滇中温暖玉米区可全面发展;滇南暖热玉米区重点建设四季、特色鲜食玉米基地等。

  云南省通过突出特色,培育抗病、稳产、耐瘠的中早熟玉米、优质专用玉米(如青贮玉米)、果蔬玉米等,可以有效发挥云南玉米种质资源优势,同时,云南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在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大力发展反季糯玉米、甜玉米,培育笋玉米市场。

  2010年至2014年期间,云南文山州又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了优质糯玉米新品种“沪玉糯3号”、特色玉米新品种“沪紫黑糯1号”“彩糯”“沪五彩花糯”“沪五彩花甜糯”,甜玉米新品种“申甜一号”“申甜二号”等一批新品种并获得市场青睐。

  5、玉米+休闲农业

  2016年年初,农业部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休闲农业给予了进一步重视和扶持。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的威力已经在第一产业的农业变革中显示出了成效。

  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在“黄金玉米带”上全力打造中国玉米粗粮食品知名品牌,近几年,天景公司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2013年启动以玉米为主题的“天景玉米小屋”连锁项目,目前全国已建成70余家玉米小屋和专卖店。2014年天景打造了天景玉米主题餐厅,彰显了独特的玉米文化,为天景向服务贸易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此,天景玉米将完善现代农业、功能食品、旅游观光、农村金融和餐饮服务五大产业布局。其中,在旅游观光产业方面,天景将把土们岭、九台基地打造成观光工厂,使其成为吉林旅游的目的地之一。此外,到2020年将在省内实现天景品牌餐饮店20家,天景玉米小屋加盟店200家。

  6、玉米深加工

  饲料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下游市场低迷,出现产能过剩,整体行业开工率较低。淀粉加工行业玉米生产环节和加工企业脱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受粮食临储收购政策、木薯淀粉北进等影响,目前行业开工率较低。

  据了解,有机酸、变性淀粉、功能糖、酒精及生物医药加工等因为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现阶段形势较好。

  玉米的种皮做纤维饲料,里面的玉米肉(胚乳)加工成淀粉乳,通过分离加工,一部分做高蛋白饲料,另一部分加工成淀粉糖,再分别制成注射糖、葡萄糖不同的产品……

  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主要产品有淀粉糖、氨基酸、有机酸、多元醇和玉米酒精等几大类。

  同时,我国淀粉糖年产量1200万吨,居世界第二,出口量占总产量的约10%。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产品质量稳步上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淀粉糖的应用目前主要在食品领域和医药领域,饲料领域正在逐步开拓市场,未来发展仍将具有一定的潜力。

  2016年8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关于恢复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通知》提到“自2016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此举将利好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

  纵览玉米产业转型升级的案例,玉米市场需求依然存在缺口,但唯一转变的是思维和方式。

  未来,玉米产业大有可为!

  更多农业重磅新闻、产业报道、干货案例、尽在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收藏 0  赞 0

相关文章